举例:《乐记·乐论》:“乐者,天地之和也”《乐记·乐论》中的一段。
天(人)之和
举例: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上海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和谐城市,心灵乐章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出自《道德经》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①,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②。
【翻译】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注释】
①人之道:指人类社会的一般法则、律例。
②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陈鼓应先生认为这三句与上文不连贯疑为错简复出。此处仍予保留。
【引语】
本章文字透露出一种朦胧的、模糊的平等与均衡思想。这是他的社会思想。他以“天之道”来与“人之道”作对比,主张“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老子把自然界保持生态平衡的现象归之于“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他要求人类社会也应当改变“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现象,效法自然界的“损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以奉天下”,体现了他的社会财富平均化和人类平等的观念。因而,这一章是七十四章、七十五章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这一思想的继续和发展,表达了老子对统治者推行苛政的痛恨,对老百姓生活艰难困苦的同情。所以,这是《道德经》所有的人民性一面,是其精粹。
【评析】
本章主旨的是论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出于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认为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对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张松如指出,“老子把他从自然界得来的这种直观的认识,运用到人类社会,面对当时社会的贫富对立,阶级压迫的不合理现实,他认为‘人之道’也应该像好比张弓的‘天之道’那样,‘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是他的主张,他的愿望。可是,现实怎么样呢?现实是‘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校读》第414页)杨兴顺说:“在老子看来,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自然界最初的自然法则——‘天之道’。但人们早已忘却‘天之道’,代之而建立了人们自己的法则——‘人之道’,有利于富人而有损于贫者,‘天之道’,有利于贫者,给他们带来宁静与和平,而‘人之道’则相反,它是富人手中的工具,使贫者濒于‘民不畏死’的绝境。”胡寄窗说:“老子所以产生这种分配观念,由于他们认为自然规律总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应该使贫富平均,大家有利。天之道虽主损有余以补不足,但损有余的结果会更增加被损者的利益,因为‘物或损之而益’。由于现实社会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存在领主贵族对劳动人民的压榨,也存在新兴地主阶级与富商大贾的剥削,所以,老子企图以‘天之道’警诫他们,使他们本着自己的利益以遵行天道。他们要求富者能够作到‘常善救人,故人无弃人;常善救物,则物无弃物’。从均富和使人与物都能得到充分利用一点看来,老子的愿望是好的,但在考虑如何实现这一愿望时,他们并没有提出任何积极的斗争纲领,而是向剥削者说教,妄想他们发善心,这又充分暴露了他们的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上的软弱无能。”(《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第212页)以上诸位学者的观点,基本上找到老子在均贫富问题上的合理之处和症结所在。
作者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 或陈国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一部《道德经》让世人无不为中国古典哲学着迷,对于“道”的解读,可谓见仁见智。在我的看法里,“道”可分为“天之道”和“人之道”。
天之道属于自然之道,可以对应于“衰落”,而人之道属于生命之道,可以对应于“生长”。从宇宙万物来说,一切事物都有其生灭、更替、盛衰、变化,自然之道讲究的是能量守恒,也就是讲究阴阳平衡,大道归一。天之道有其自然规律,比如盛极而衰,比如“反者道之动”。总体上来说,天之道对应的是“大道”,对应的是一种自然规律的趋势,这个趋势就是“熵增”。其实熵增说简单点就是所有的系统因为能量守恒的缘故,都会逐渐趋于无序化,也就是让开始所有的分别、不同,最后变成浑然一体。
而人之道对应于生命之道,我们会发现,所有的生命从诞生之初就是在不段增殖、不断生长、不断繁衍,不断进化,可以说叫“生生不息”。其实,生命发展的趋势就是对抗消亡、衰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在对抗自然规律里的一种趋势。 当然,最终自然规律会逐渐消解生命的发展、进化、成长规律,只要生命存在一天,生命之道就会存在一天。
生命之道就是“负熵”,也就是熵减,也就是努力维护个体的有序化,让个体系统尽可能存在和发展。而要维持这个有序化,就必须从自然界获取能量。所以,人的自身系统要维护生长,就不能自我封闭循环,必须要从外部输入能量,而这对于自然之道来说,就是不平衡的。所以人之道,就是不平衡之道。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两个“道”是如何影响人的,一方面,人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也要遵循能量守恒,遵循天道的生老病死、往复循环,另一方面,人又属于生命体,是万物之灵,必须又要追求自我的成长,(适度)对抗自然规律对生命的消解。
前几天,我们这个城市遇到了50年一遇的大洪水,洪水退却,河岸两边曾经郁郁葱葱的树木被冲毁,倒伏于岸边裸露的河床上,一片狼藉。我想,这就是“天之道”,天道是无情的,它按着自己的规律来运行。而今天我再次路过大桥,看到挖掘机和一群工人正在河岸边修整河堤,栽种树苗,我想,这就是我所说的“人之道”。
一个人耽于“天之道”,就如同洪水肆虐,冲垮了堤岸、树木、庄稼、房屋,然后你两手一摊,说,“看吧,这就是命运”。一个人若懂得“人之道”,他便会为有幸莅临这个世界感到荣幸,虽有千般险阻,也要努力活出光彩,不枉此生。
其实,总结来说,所谓“天之道”,便是顺其自然,充分掌握、了解、接纳大自然的基本规律,对于个体来说,就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所谓“人之道”,便是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有所突破,有一种精神气傲然屹立于世。这就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声张。
中国古人说“自利利他”,其实也是符合天之道与人之道的,自利就是人之道,人要生存,要发展,需要外部世界的能量支持,所以,满足个体自身的需求和价值就是符合人之道。那么,利他则是关注于外部世界的天之道。从个体来说,生存的环境无非是两部分,一是自我的内部环境,其二是外部环境,个体以外的大自然和他人、社会,都属于外部环境。这一部分是不由自己主宰的。这部分就是天之道。
《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对这段话,后人的解释可能多种多样,有的会关联到意识形态的东西,这里我不谈意识形态,我只谈我的理解。
我认为,“天之道”犹为“天之意”,意思如果天如果有心意,有自己的看法,一定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能够体恤和关照弱者的。其实,我以为所谓“天之道”、“天之意”无非就是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比如“盛极而衰”、“物极必反”,而这就是“天之道”。
而“人之道”,也就是“人之意”,也就不同了。因为这是受人性主宰的,人性自然是自利的,自利就是符合丛林法则,就是“损不足而奉有余”的。
综上所述,行“天之道”便是匹配,就是做事不违背基本的自然规律,行“人之道”便是超越,就是做人一定要有所成长,要在“天之道”的局限上有所突破,有所成就。看起来这二者似乎比较矛盾,既不能违背,但是人性又要求你有所超越。其实,整个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辩证统一,就是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