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故里在哪里

杨家将故里在哪里,第1张

杨家将故里在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讲述了北宋年间杨家名将杨业、杨延昭等人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

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迫害;

辽国皇帝约请太宗,赴金沙滩 “双龙会”,暗藏杀机,兵困行宫,声声怒吼,阵阵击鸣,战车交错,刀光血影,大郎、二郎和三郎战死、四郎和五郎失踪,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

扩展资料:

陕西省神木县历史悠久,境内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石峁遗址是现存史前最大城址,为4000多年前中国北方及黄河流域的文明中心;

神木历史上一直是守卫中原、抗击外夷的边关前哨,素为“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的塞上重地;

陕西省神木县的杨信是一名宏信,五代时麟州新秦土豪杨业之父,后任北汉麟州刺史,子孙为北宋忠臣,世代保边,屡著功勋,人称“杨家将”;

凝聚在杨家将传说故事中的前仆后继、忠心报国的伟大精神,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面对外族侵扰和西方列强欺凌,反抗侵略、保家卫国、追求和平美好希望的一种寄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陕西省神木县

有两个杨家将故里。

陕西省神木县城北15公里处麟州城---杨家城。因杨业父亲杨信做麟州刺史(今陕西神木)家眷由山西迁到麟州,而杨业在此长大。

山西代县。在代县东北20公里的鹿蹄涧村有杨家将祠堂,又称杨忠武祠。在代县东40里的东留属村边有一座黑色圆石砌成的古墓--杨七郎墓。在枣林镇盆窑村东有杨六郎驻军营地。在峨口镇木角村有杨门女将穆桂英储备粮草和武器的洞库---穆桂英洞,在代县城北20公里的东陉雁门关上有杨六郎祠。在古雁门关北口西坡有六郎城。

山西省东北部 代县,位于雁门关下

杨忠武祠又名杨令公祠,座落在鹿蹄涧村,创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是北宋名将杨业满门英烈宗祭之地。与此相关的七郎墓是雁门古战场杨家将镇守边关留下的唯一墓冢,胡峪口六郎城则为宋代边隘军事戍守工程,以及散布代州境内的其他杨家遗存,为弥足珍贵的雁门杨家将文化实证,是雁门边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忠武祠] 位于枣林镇鹿蹄涧村,为杨氏宗祭主建筑群,因杨业谥“忠武”而名。祠堂座北向南,对面3间楼台为“颂德楼”,先称祭台后称戏台,台前古槐2株,粗壮挺拔,至为茂盛。祠门3间,上飞甍居高,下石阶着地,各悬一匾,分曰“奕世良将”、“一堂忠义”、“三晋良将”,门楣正中书“忠武祠”。祠门内侧抄录北宋皇帝关于杨家诰敕10篇。祠分前后两院,前院东西配殿各3间,北为祠堂主建筑正殿,面阔5间,进深3间。悬4匾,竖匾为“敕建”,横匾为“千秋忠义”、“威镇华夷”、“忠勋世美”。柱悬联匾,上联“丰功伟绩著边疆,勇冠千军称无敌”。下联“浩气英风留古塞,声威万年佩青城”。内塑像22尊,中为杨业与佘太君夫妇,两侧为杨延平、杨延定、杨延光、杨延辉、杨延昭、杨延郎、杨延兴、杨延玉八子,东西南三面为杨氏历代名将,均资容伟俊,气宇轩昂。后院中列鹿蹄石,祠中存碑6通。宋代著名诗人苏辙题诗:“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大刚嗟独畏人言//驰驱本为中原用/常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4100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