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的宫殿现在都哪去了,比如秦宫,楚宫,帝王宫殿现如今在不在了,宫殿应该很多,只剩下故宫了?

古代帝王的宫殿现在都哪去了,比如秦宫,楚宫,帝王宫殿现如今在不在了,宫殿应该很多,只剩下故宫了?,第1张

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认定郑州为第八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说: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这么多古都,怎么可能没有

比如西安

大明宫

大明宫: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明宫是东方宫殿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

未央宫

未央宫: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未央宫遗址又称西宫,刘邦称帝后七年(前200年)始建。使用时间达360多年。

华清池

华清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

一,长影世纪城:(推荐指数:10) 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长春长影世纪城,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电影主题娱乐园。作为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娱乐园,集好莱坞环球影城与迪斯尼游乐园精华于一身,集激光悬浮电影、动感球幕电影、三维巨幕电影、4D特效电影、立体水幕电影等当今世界经典特效电影于一园的“世界特效电影之都”。科技含量高,寓教于乐。不仅是电影发骚友的圆梦之地,更是青少年体验高科技,拓宽视野,培养想象力的最佳去处。

"长影影视城"长春净月开发区内,乘车路线:54、264、120、52路

 

二,横店影视城。(推荐指数:9) 被誉为“江南第一镇”的浙江横店影视城,是亚州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影视城共有秦王宫景区、清明上河图景区、江南水乡景区、大智禅寺景区、广州街香港街景区以及明清宫苑、屏岩洞府景区七大景区。是国内拍摄场景最多、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影视拍摄基地,已经有100多部电影在这里完成。不愧是古装剧发骚友的圆梦之地。

影城格调:镇北堡中的两座城堡是明清时期为防御贺兰山以北各族入侵银川城而设置的驻军要塞,分别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乾隆五年(1740年),镇北堡最吸引影视艺术家的正是这里被岁月侵蚀的衰而不败的古旧面貌。

影视风云:在《牧马人》、《红高粱》之后,作家张贤亮在此开创了华夏西部影视城,先后有《五个女人与一根绳子》、《东邪西毒》、《老人与狗》、《新龙门客栈》、《大话西游》等70部影视剧相继在此拍摄。难怪有人说,“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

旅游贴士:城里的瓮城一定要去,它被电影界称为“幸运之门”,曾出现在几十部影视剧的镜头里,如《虎兄豹弟》、《西行漫记》、《五魁》、《老人与狗》及海峡两岸合拍的《飞天》、韩国的《战争与爱》,当然还有《大话西游》。门票20元/人。

交通指南:从银川市区乘中巴或从西门乘坐16路公交车可直达镇北堡影视城。

三,上海影视乐园(推荐指数:8.5) 集影视拍摄、旅游观光、文化传播为一体的上海影视乐园,由"30年代南京路"、"上海里弄民居"、"上海老城厢"、"欧洲建筑群"、"苏州河港区"、"马勒别墅"、"教堂"、"和平广场"、"浙江路刚桥"、"湖山区"、等景点及大型摄影棚、放映厅所组成;还辟有环行有轨电车、"跑马场"、"老上海杂耍"、"录象摄影"、"拍摄观摩"等娱乐项目。

四,中山影视城(推荐指数:8) 分为中国景区、日本景区、英国景区、美国景区和展览馆区五大部分。它沿着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浓缩他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而建造起来的,集中反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进程,同时又展现了以中山市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形成一个既有革命纪念意义又有历史文化品位的多功能综合文化旅游城。

五,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推荐指数:7.5) 被誉为“中国一绝”的镇北堡西部影城是在一个原始古堡的基础上修建的,保持并利用了古堡原有的奇特、雄浑、苍凉、悲壮、残旧、衰而不败的景象,突出了它的荒凉感、黄土味及原始化、民间化的审美内涵。在中国众多的影视城中以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独树一帜。

影城格调:镇北堡中的两座城堡是明清时期为防御贺兰山以北各族入侵银川城而设置的驻军要塞,分别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乾隆五年(1740年),镇北堡最吸引影视艺术家的正是这里被岁月侵蚀的衰而不败的古旧面貌。

影视风云:在《牧马人》、《红高粱》之后,作家张贤亮在此开创了华夏西部影视城,先后有《五个女人与一根绳子》、《东邪西毒》、《老人与狗》、《新龙门客栈》、《大话西游》等70部影视剧相继在此拍摄。难怪有人说,“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

旅游贴士:城里的瓮城一定要去,它被电影界称为“幸运之门”,曾出现在几十部影视剧的镜头里,如《虎兄豹弟》、《西行漫记》、《五魁》、《老人与狗》及海峡两岸合拍的《飞天》、韩国的《战争与爱》,当然还有《大话西游》。门票20元/人。

交通指南:从银川市区乘中巴或从西门乘坐16路公交车可直达镇北堡影视城。

六,同里影视拍摄基地(推荐指数:7) 被誉为“东方小威尼斯”的同里影视拍摄基地主要景点可以概括为“一园”(退思园)、“二堂”、“三桥”。 整个同里古镇就是一个天然摄影棚,完整的明清建筑,幽静的青石板街,摄影基地就是古镇本身,不过由于同里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来此拍摄的剧组并不多

影视风云:自1983年谢铁骊导演在同里拍摄《包氏父子》以来,先后有《红楼梦》、《风月》等160余部影视片在此拍摄。《戏说乾隆》之后,《半生缘、一世情》也在同里拍了一百天,其中的孤儿院就是崇本堂。

旅游贴士:同里位于周庄西面10公里处,建筑依水而立,有“东方小威尼斯”之称。主要景点可以概括为“一园”(退思园)、“二堂”、“三桥”。门票:同里古镇:80元/人。

交通指南:上海前往同里自驾车可从沪青平公路318国道-青浦-吴江芦墟-北厍-金家坝-屯村-同里,约99公里。也可从旅游集散中心坐巴士前往。

七,象山影视城(推荐指数:6.5) 象山影视城坐落在新桥镇大塘港生态旅游区内。影视城以灵岩山为大背景,整体建筑呈现宋代风格,巧妙结合了当地的山、岩、洞、水、林等自然景观,主要由大门广场区、村街作坊区、墓府山洞区、庄园湖塘区、店铺城宅区等五大景点区域组成,集影视文化与旅游休闲于一体。气势恢宏、风格独特、创意新颖。

八,北普陀影视城(推荐指数:6) 北普陀影视城位于大兴县瀛海乡南宫,距市区20公里,占地30万平方米,是集旅游观光、影视拍摄、影视研修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型影视文化城,是继中央电视台无锡、涿州影视城之后崛起的、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调的第三大影视城。北普陀影视城拥有20多个景区,50多处景观,还有一处纪念《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祠庙。

九,焦作影视城(推荐指数:5.5)1995年因拍摄《东周列国志》耗资数千万元建起来的焦作影视城,分为即城门区,周王宫区、 楚王宫区和市井区四个区。气势恢弘,设施完善,内容丰富,环境优 美集中体现了华夏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历史风貌,再现了东周 夯土筑台之风。

十,涿州影视城(推荐指数:5) 涿州影视城将现代电视制作艺术同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它展示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电影电视的拍摄场地,而是一个充满了东方的民俗趣味及古韵气息的,集影视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异国风情於一体的影视城、历史城、文化城和旅游城。

影视风云:1992年以来,先后有《唐明皇》、《三国演义》、《东周列国》、《水浒传》、《武则天》、《寻秦记》等140多个中外影视剧组到基地。

旅游贴士:最宏伟壮观的当属铜雀台景点,集亭、台、楼、阁、廊、桥、院、阙于一体。总参观时间约需2小时左右。门票:35元/人。

交通指南:自驾车由北京六里桥上京石高速公路后40分钟可达,影视城有专用出口。

"南海影视基地" 广东佛山南海南国桃园旅游度假区,距广州、佛山12公里

有"中国好莱坞"美誉的中央电视台南海影视城,具有拍摄影视作品和旅游两大功能,自1997年至2004年成功拍摄了《太平天国》、《香港的故事》、《澳门的故事》、《少年包青天》等100多部影视作品和制作举办了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城市之间》、中央电视台99'元宵晚会《群狮欢歌贺太平》、中央电视台文艺戏曲频道《同一首歌--走进南海》以及《宋祖英暨群星演唱会》等大型活动。

黄河文化影视城 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位于焦作市北郊凤凰山上,是中央电视台与焦作市政府合作修建的大型影视剧拍摄制作基地

苏小小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作的一首《杨柳枝词》。诗中第三、四句 提到了苏小小其人。苏小小何许人也? 相传苏小小是六朝南齐(479-501)时人,是钱唐有名的一个歌妓。关于她的故事传说,最早见于六朝南陈徐陵(孝穆)编集的诗集《玉台新咏》中的一首古诗《钱唐苏小歌》: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传说,苏小小是个美丽而又聪明的女子,自幼父母双亡,寄住 在西陵(西岸)桥畔的姨母家,因生活所迫,沦为歌妓。她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擅长演奏各种乐器。她虽身为歌妓,却很知自爱,不随波逐流。苏小小平时十分喜爱西湖山水,自制了一辆油壁车,独坐车中,叫人推着,遍游湖畔山间。一日,游贾西湖,沿湖堤而行,不期遇到一位少年阮郁,正骑着一匹青骆马迎面而来。两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为了表达爱慕之心,苏小小口吟一诗:“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阮郁闻知,后来登门求见苏小小,互诉爱慕之情。不久,这对年轻人终于如愿以偿,结成良缘。

自此,两人比翼双飞,‘每日不是在画舫中飞斛,游览那湖心与柳岸的风光,就是自乘着油壁香车,阮郁骑着青骢骏马,同去观望南北两峰之胜概。”(《西湖佳话·西岸韵迹》)不料好事多磨,仅仅过了三个月的婚后幸福生活,阮郁在京做官之父派人来催归。阮郁不违父 命,忍心与小小挥泪相别,匆匆而去。自此之后,杏如黄鹤,毫无音讯。苏小小情意难忘,时时思念。

这年秋天,为了排遣心中烦闷,苏小小乘油壁车到满觉陇赏桂,见满山红叶,甚觉可爱。在烟霞岭下一座破庙前,看到一位书生正在攻读诗文。交谈这下,方知这位书生名叫鲍仁,正欲上京赶考, 但缺少盘缠,不能前往。苏小小十分同情书生的贫困遭遇,慷慨解 囊,赠银百两,资助鲍仁上京赴试。

又过一年,夏秋之交,苏小小赏荷归来,夜间贪凉,坐在露台久了,犯了风寒,染成一病,加以经常思念阮郁,病情日见沉重,卧床 不起。临终前,她向身边侍候的人嘱咐道:“我生于西冷,死于西冷, 埋骨于西冷,庶不负我苏小小山水之痛。”说毕,奄然而逝。正在此时,得到苏小小资助去京应试登第、已任滑州刺史的鲍仁,专程来钱唐西岸向苏小小道谢,获悉小小的死讯,抚棺痛哭不已。鲍仁后来遵照苏小小“埋骨西冷”的遗愿,就出资在西岸桥畔择地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题“钱唐苏小小之墓”。后人又在墓上建亭,亭名“慕才亭”。这就是千百年来流传的西岸苏小小故事。

莫愁女:生卒年待考。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钟祥人。姓卢,名莫愁,生于公元前3世纪前后,貌美如仙,爱好歌舞。十六七岁时被楚顷襄王征进宫作了歌舞姬女。由此民间歌舞走进了楚王宫廷。在楚王宫,得以与屈原、宋玉、景差结识,受其指导,歌舞技艺日进。后将古传高曲融屈原、宋玉的骚、赋和楚辞乐声,完成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阳阿》、《薤露》、《采薇歌》、《麦秀歌》等楚辞和民间乐诗入歌传唱。寡和高曲《阳春白雪》成为千古绝唱,对后世的乐赋入歌传唱产生了深远影响。后因未婚夫放逐三吴扬州而投汉江,幸被渔夫救起,不知所终。

莫愁女是以歌谣、舞蹈著名而传世的。《容斋随笔》说:"莫愁者,郢州石城人,今郢有莫愁村画工传其貌好事者多写寄四远。"莫愁女见于正史,出自于古《乐府》和《石城乐》和《莫愁乐》。《唐书.乐志》载:"《石城》,宋臧质所作。石城在竟陵,质尝为竟陵郡,于城上眺瞩,见群少年歌谣通畅,固作此曲。"《莫愁乐》,出于《石城乐》。石英钟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乐.和》中复有'莫悉'声,故歌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天监十一年(512)冬,梁武帝改"西曲",将石城《莫愁女》,亦云《蛮乐》,旧舞十六人,梁八人。莫愁女的许多传说故事,也从西楚传播到东吴。在钟祥,则留下了莫愁村、莫愁湖、莫愁渡等名胜古迹。宋人王之望《舆地纪胜》说:"莫愁村,在汉江之西,地多桃花,春末花落,流水皆香。"《钟祥县志.古迹》篇载:"莫愁村,在汉西二里,古汉水经城址,其西为村,为莫愁所居地,城北有湖,与村毗连,称莫愁湖。"这些名胜古迹,千百年来,俱为历代文人墨客倾慕寻访的佳妙去处。 莫愁女居住的村庄,原名不叫莫愁村,因为年年桃花盛开,红如簇云,所以人们习惯地称它桃花村。与莫愁村毗连的莫愁湖,远古史称沧浪湖。桃花村与郢中石城西门渡口矶头绝壁上的白雪楼和楼东的阳春台隔江相望,城北的沧浪三湖跨江与村毗连。

莫愁女的父亲卢公,在汉江上靠摆渡为生,母亲在村中植桑种桃。在楚襄王初年的一个风雨天,莫愁女降生在桃花村头江岸渡口的船舱中。她刚生下地时,不住地啼哭,卢公抱她哄着她:"莫哭,莫哭,莫悲,莫悲,莫愁,莫愁!"听到"莫愁"二字,她的哭声竟一下停止了。卢公于是就把她取名为莫愁。"金雀玉搔头,生来唤莫愁。"(明.张宁)莫愁女生在风波里,行走风浪中,喝着汉江河中水,吃着桃花村中粮,有时随村中姐妹在那碧波荡漾的沧浪湖中采菱摘莲,有时随父母进城卖桃,有时在江中、湖里摇艇打桨,有时在阳春台、白雪楼习舞唱歌。她有一副津甜清脆的嗓子,郢中的诸般曲,她一学就会。

当她长到十五、六岁时,出脱的竟如沧浪湖中的出水芙蓉一般,纤纤腰肢,亭亭玉立,靥靥酒窝,笑缀缨唇;容颜似香荷新瓣,白里透红;行动如风送彩云,轻捷飘逸;金嗓一歌声嗽玉,霓裳一舞袖吐虹。莲荷包透佳气,江涛涌玉音,莫愁女得屈原、宋玉的指导、帮助,翻古传高曲,融楚辞乐声,继大琴师刘涓子之后,完成了寡和之典《阳春白雪》的合乐入歌传唱。莫愁女的歌舞声誉传进了楚王宫苑,楚襄王把她征进了宫中作了歌舞姬女,把她的未婚夫东邻王襄哥放逐到了扬州。扬州地面距郢中数先千里之遥,襄哥此放实是生离死别。古《莫愁乐》记述了莫愁女汉江泪别王襄哥的悲痛情景:"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雪浪滔滔的汉江水,流不尽莫愁女的衣愁,她目送载着襄哥的船儿远去,含忿在白雪楼举身奔赴投了汉江!

人们为了纪念她,便把桃花村改名为莫愁村,把沧浪湖改名为莫愁湖,她系艇登岩的白雪楼下的矶头渡,则称莫愁渡。 "悲莫悲兮分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令》)传说莫愁女其实并没有死,她被汉江渔夫救起,曾寻屈原的踪迹,也找寻过王襄哥,泛艇江湖,足无定踪,真正回到了民间。《莫愁乐》歌唱道:"家家迎莫愁,人人说莫愁,莫愁歌一字,恰恰印心头!"后世千百代,吟咏莫愁女、莫愁村、莫愁湖、莫愁渡、阳春台、白雪楼的诗、词、歌、赋,历历记述了莫愁女的事迹。如唐李商隐诗:"雪中花下与谁其,梅雪相兼一万枝。若是石城无艇子,莫愁还自有愁。"唐郑谷诗:"石城昔为莫愁乡,莫愁魂散石城荒,帆去帆来风浩渺,花开花谢春悲凉。"宋王之望诗:"沧浪渡口莫愁乡,万倾寒烟木落霜,珍重使君留客意,一樽荒酒醉斜阳。"宋周密《杏花天.赋莫愁》词:"瑞云盘,翠侵芳额;眉柳嫩,不禁愁积。返魂谁染东风笔,写出郢中春色?人去后,垂阳自碧;歌舞梦,欲寻无迹。愁随两桨江南北,暮石城风急。"明.王世贞诗:"倚鞭白鼻埚,绕渡碧桃花,客程无暇问,先访莫愁家。"清刘泽宏诗:"石城西畔莫愁湖,谁道当年女性卢?遣愁愁向莫愁湖,愁向莫愁愁遣无。"清李苏《莫愁村看桃花》诗:"南国佳人字莫愁,至今生长有芳洲,冶魂不许春风歇,散作桃花片片差。"

诗文共传誉,人地两留芳,正象阳春台、白雪楼、高雅名曲《阳春白雪》与宋玉一样,莫愁村、莫愁湖、莫愁渡,遂与莫愁女一起,千古驰誉,万世名扬。 当年的汉江,紧贴郢中石城而流;当年的莫愁湖,碧波千亩。随着时代的变迁,汉江西移离城五里之遥;莫愁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天下郡国利病疏》载:"汉水故道逼进郡城而下,明嘉靖初徒,新洪绕沿山湾东,去城弥远。"《钟祥县志.方舆》载:"自有显陵后,明世宗惑于风水之说,堵塞敖口,迫使汉江南移,敖水已由直河入汉,不复达莫愁湖。"原来跨汉江东西两岸的莫愁湖,和桃花盛开的莫愁村,今天都在汉江东岸了。今处于汉江西岸的文集镇,仍保留了楚时旧俗,不仅沿江桃林片片,而且传承了楚国图腾舞蹈《凤凰舞》。莫愁湖,则因围湖造田,久而久之便只剩下面积约二平方公里、蓄水约一千万立方米的一泓碧水了。在围垦后的汉江故道上,建起了现代化的棉纺厂和自来水厂,厂里的姑娘们--新一代的莫愁女,正在意气风发地为祖国的建设贡献青春,展现着蓬勃的绰绰风姿。 莫愁源的东北为中国明代十五陵--明显陵,陵中有九曲河与湖相通。年年阳春三月,湖岸桃花开放更盛;夏秋两季,姑娘们则成群结队,于湖中洗濯放歌,采菱摘莲。湖南岸有柳堤一道,风光绮丽,暇日垂钓,其乐无穷。钟祥市人民政府在市镇建设规划中,将开发莫愁湖公园列为重点项目。未来的莫愁湖,必将水更青、花更艳、景更美,更加吸引四方游客、八方嘉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3795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