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开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县境内贺江以东部分区域,占地143.2平方公里,由花岗岩、石灰岩、沙页岩三种不同地质地貌构成,拥巨石、奇峰、幽洞、林海、秀水等地质奇观,和古人类及动物化石遗址、金矿开采遗址等人文景观。主要景点有天下第一石、千层峰林、龙山溶岩、莲都画廊、贺江曲流。
封开国家地质公园
龙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杏花、河儿口、莲都、白垢四镇境内,占地面积25.34平方公里,由龙山溶岩、大斑石、千层峰、莲都画廊、贺江两岸等五景点组成,自然与人文相映生辉,是粤西北风光典型代表。
龙山风景名胜区
龙山溶岩景区
位于河儿口镇龙山风景名胜区内,距县城江口镇56公里,省道S266线在景区门前经过,占地面积129.3公顷。由白石岩洞、双龙洞、龙泉洞、龙湖、绿色生态酒店等要素组成,形成瑶池仙境、江南秀色、海底龙宫等著名景致。
龙山溶岩景区
“天下第一石”(大斑石)景区
位于杏花镇广信河畔,距龙山溶岩景区8公里,占地面积180.2公顷。其采日月之精华,聚天地之灵气,一石成山,五彩斑谰,雄伟壮观,集古、美、奇、绝于一体。民间传说,它是天上的神龙下的蛋,左右的白马山、麒麟山是它的守护神;又一传说,大斑石是女娲炼石补天时,留下的色彩斑谰的五色石,故曰大斑石。
天下第一石
千层峰景区
位于河儿口镇内,距龙山中心景区3.8公里,占地面积280.2公顷,属砂页岩峰林地貌。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庐山之秀,峨嵋之幽”于一体,以奇峰、秀水、林海、花艳著称。每当暮春三月,漫山遍野各色杜鹃花点缀最美。
千层峰景区
莲都画廊景区
位于莲都镇内,距龙山溶岩景区8公里,毗邻怀集燕岩风景区,占地面积14.68平方公里,是龙山风景名胜区辖下最大的风景区,属咯斯特地貌。有延绵数十里的青翠群峰、美丽的田园风光、民风淳朴古的老乡村、古树竹林遮盖的溪流、神奇的龙潭和各色溶洞,构成“千峰环野立,一水绕山流”,如诗如画的风景。
贺江风景区
位于贺江下游的白垢镇,距龙山溶岩景区23公里,占地面积476.8公顷,以一江两岸的秀丽景色为主,配套有水上乐园和休闲度假村。贺江以其河道蜿蜒,江水清澈,两岸林茂竹秀著称。
贺江风景区
黄岩洞陈列馆
位于河儿口镇狮子山脚,距龙山溶岩景区1公里,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主要由陈列馆和黄岩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组成。黄岩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展示了封开乃至华南地区的历史文化面貌,是省文物保护单位。陈列馆,是封开县一个比较齐全的出土文物陈列馆,又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粤西工作站,馆内有在垌中岩出土的距今14万8千年(比曲江“马坝人”还早2万年)的古人类牙齿化石,以及在封开境内其它地方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至近代的化石、石器、陶器、铁器和青铜器等文物数千件。
黄岩洞陈列馆
广信塔
位于西江与贺江交汇处,塔高55.8米,外九层内十三层,气势恢弘,堪称“岭南第一塔”和“西江第一楼”。
广信塔
杨池古村
位于罗董镇,距县城28公里。始建于明未,已有380多年历史,有60多座保存完好的古屋,清一色砖石木结构,是典型的明清岭南建筑风格,有“岭南第一村”之誉。历代出了60多名科举文人(进士2名)、12名七品或县处级以上官员。解放后,先后有35人考入高校,是广东特有的“文化之乡”。
封开县北回归线标志塔建成于1984年6月21日。整座标志塔坐北向南,塔高15米。塔身从8.4米、15米处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四边棱分别向外飘出两块羽翼,从不同角度观看,都显示出“北”字形象,是“北回归线”的含意。
封开县龙山风景区,美景遍布,以“奇”取胜。龙山“奇观”包括斑石、千层峰、白石岩、双龙洞、莲都十里画廊以及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等。风景区集中了石灰岩、花岗岩和砂页岩三种地质地貌,构成各具特色的巨石、奇峰、幽洞、秀水、林海等自然景观,成为岭南“地貌博物馆”。1993年5月被列为广东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封开国家地质公园,是广东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县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在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三种迥然不同的地质地貌。有花岗岩的天下第一石大斑石,砂页岩的“广东张家界”千层峰,石灰岩的“广东小桂林”溶洞·梦多奇。其特点——“地质奇观、生态山水、岭南古都”。
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200公顷,位于粤西封开县境内,在北回归线上,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位于热带与亚热带间的过渡带,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八十年代中期,在国家教委的支持下,封开黑石顶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实验站建成并投入服务。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685种,已知蓝藻植物126种,真菌138种,脊椎动物200多种,鸟类110多种,昆虫988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35种,如云豹、蟒蛇、穿山甲、白鹇、苏门羚、福建柏、伯乐树、巴戟等。区内古树参天,瀑布飞舞,溪水潺潺,鸟语花香。
泰新桥位于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据民国年间《封川县志》载:“嘉靖十二年(1533年)邑人陈时用等募缘修建,长十余丈,阔一丈,上覆以亭”。清嘉庆年间重修。现桥屋梁底仍有重建时的题记。
桥为梁柱式廊桥。桥长10.89米、宽3.4米。桥上有涵盖全桥的桥屋。桥屋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抬梁式梁架。四椽栿上置驼峰,驼峰上隐刻栌斗承托平梁,栌斗纵横向上出栱。平梁正中置驼峰,驼峰亦隐刻栌斗承一斗三升斗栱,上承三角形梁枕木和脊榑及顺脊串,题记写在脊串下。脊榑截面为圆形,顺脊串砍作腰鼓形,其两端雕刻花纹。梁架间以驼峰斗栱承托,驼峰上刻如意纹。明间两侧驼峰则雕刻鲤跃龙门、双狮戏球、丹凤朝阳、麒麟献瑞等饰金彩绘木雕。桥屋次间梁架比明间梁架增高,从而使屋架向两端生起,屋檐也形成向两端生起的圆滑曲线。屋脊饰灰塑卷草吻,脊身看面灰塑浮雕卷草花纹。
桥墩为方形花岗岩石柱,每墩用4根石柱排成一列,共四列,每列相对于桥廊的各缝梁架。柱顶有楣梁,柱间以穿枋连接。各柱列中穿枋与楣梁之间置蜀柱承接。石柱脚以较平整的石块垫承,不施斧凿。柱上架梁,梁上铺以桥板。
桥为穿斗与抬梁混合构架,建筑精巧,造型古朴。桥下部分保留了我国唐宋时期木结构梁柱或桥梁的古制,十分珍贵
封开特产:
杏花鸡、“十月红”柑桔、长岗油栗、杏花银梨、麒麟李、白马茶。
欢迎你到封开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