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一般睡在哪里?

熊猫一般睡在哪里?,第1张

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它们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8]

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但是,正是它这种慢吞吞的动作使它能够保存能量,以适应低能量的食物。它们有时候也会爬树侦察情况,逃避入侵者,或是打盹。[8]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有时它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随着同吃同住。[8] 通常情况下,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但一但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关怀看望,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张牙舞爪,动手动脚。有时它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可以象猫一样把身体伸直,前是伸开,后半身抬起,让身躯灵活舒展,或睡醒以后,前肢直伸打哈欠。如果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也可以象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8] 在野外,大熊猫通常在发情季节发生冲突,特别是当三到四只雄性追求一只发情的雌性时。有时候,雌性和雄性也会发生争斗。

熊猫是在栖架上睡觉的。在美国,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中。国家动物园为大熊猫准备了室内外两个栖架,供熊猫休息和睡觉。栖架由竹子制成,环境保持比较舒适和安静,熊猫可以在栖架上蜷缩身体享受睡眠。此外,在熊猫特别爱吃的竹子附近也会安置一些栖架,方便它们随时上下。由于熊猫的睡眠时间很长,每天能睡14-16个小时,所以在动物园里经常可以看到熊猫在栖架上睡觉的情景。

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

拓展链接

大熊猫属熊属猫的百年论争

生活在我国丛林间的国宝——大熊猫,以其温驯、害羞而又逗人喜爱的美名闻名于世。大熊猫究竟属熊还是属猫呢?从1869年法国传教士皮耶·阿曼德大卫将大熊猫命名为新种黑白猫以来,生物学家对大熊猫的分类争论了整整120年。有人认为它与熊同科,有的将其归入浣熊科与小熊猫同类,还有人认为它既非熊也非小熊猫,而应自成一科。1983年,S.J.奥布赖恩等受托鉴定美国国家动物园中熊猫妈妈玲玲所生幼仔的父亲。原来,玲玲与其异性伴侣同住数年而未怀孕,园方决定以伦敦动物园的雄性熊猫佳佳的精液给玲玲施行人工授精。然而不凑巧,玲玲在接受人工授精的前一天,恰好与欣欣进行了第一次交配。园方再三考虑,仍决定按原计划进行人工授精,以提高玲玲授孕的成功率。结果玲玲生下一只幼仔,这样就留下了一个究竟谁是其生父的疑问。科学家们根据凝胶电泳法终于确立了父子关系。他们从欣欣、佳佳及幼仔体内分离出不同组织的蛋白质置于凝胶电泳板上,结果证实这只小熊猫的真正父亲还是欣欣。这项成果无疑为追溯大熊猫的祖先提供了希望。能否用类似的遗传学技术获得与大熊猫祖先有关的信息呢?根据遗传学中的同源规律,大熊猫的蛋白质一定最像它最亲的近亲。科学家决定对大熊猫、小熊猫、浣熊和某些熊的同源蛋白质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先后收集了熊科中的棕熊、北极熊、亚洲黑熊、美国黑熊、马来熊、懒熊和浣熊科中的小熊猫、浣熊、蜜熊的血液及皮毛标本。利用DNA杂化作用技术进行了分析。绘出了一幅种族发生的关系图谱。它告诉人们,大熊猫与熊的血缘关系更亲近于浣熊。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谜:既然大熊猫与熊亲缘较近,为何又有许多特性与熊迥然不同呢?例如,大熊猫与浣熊科的小熊猫同为草食性动物,以竹子为主食;它的头很大,牙齿宽而扁平,其下颚和颔肌都相当发达,除猿类外它是唯一可运用对向趾的动物;它不像熊那样在冬季时进入冬眠状态;它发出绵羊一样咩咩的叫声与熊的吼哮声形成鲜明的对照。尤其是大熊猫只有21对染色体,与22对染色体的小熊猫相近,而熊却有37对染色体。对此,美国科学家纳什又将大熊猫的染色体与6种熊科中熊的染色体重新进行了比较,令人惊奇地发现,6种熊的模式带与大熊猫染色体臂上看到的类型极其相同。由此断言,大熊猫无疑还是从熊祖先分家而立。最近,约翰·F.艾森伯格等综合各家研究成果后提出,大熊猫应自成一科——熊猫科。从而确立了大熊猫的祖先,结束了分类学家长达一世纪之久的论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281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