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快的五种高铁 你见过几个

世界上最快的五种高铁 你见过几个,第1张

1、第五名:西班牙Renfe AVE,西班牙高铁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因为属于欧洲国家,在技术方面都能”共享“,西班牙是欧洲最早开通并运营高铁的几个国家之一,而西班牙的AVE高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欧洲高铁的巅峰之作,而首条西班牙AVE高铁开通是由西班牙的马德里通往塞维利亚,西班牙AVE高铁日常运营速度为300公里/小时,全球排名第五。

2、第四名:意大利AGV Italo,与西班牙高铁一样,意大利高铁产自欧洲,也有着浓烈的”贵族气息“,意大利是欧洲最古老的几个国家之一,在欧洲总体工业化大环境下,意大利工业也是欧洲工业的佼佼者,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世界上第一个跑车之国就是意大利,著名的兰博基尼、法拉利、玛莎拉蒂、菲亚特、阿尔法罗密欧都是产自意大利,而意大利高铁也如这些跑车品牌一样,深受全世界的尊重,意大利高铁出了名的安全和人性化,因为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隶属于意大利法拉利公司,所以意大利高铁也有着尊贵的”豪华“感,想体验跑车可以先来体验一下意式高铁,意大利AGV高铁日常运营速度为320公里/小时,全球排名第四。

3、第三名:日本新干线L0系列,说到日本这个国家,可能大家心中多多少少带有一点”不一样“的感觉,但是,不可否认,日本在科技、工业等方面已经站在了全球的最高端,就连美国和德国都得敬三分,日本工业也是出了门的安全、细致、谨慎、苛刻,新干线高铁可以说代表着全球的高铁,因为日本本身就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前几个研究并制造高铁的国家,日本高铁的速度曾几何时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多年,直到我们国家的高铁出现,日本高铁日常运营速度330公里/小时,全球排名第三。

4、第二名:中国复兴号高铁,复兴号犹如它的名字,代表着中国伟大的复兴,一列高铁承载着多少的中国梦,在它的速度之下,在中华九州绽放梦想,复兴号的速度排名全球第二, 中国复兴号的出现打破了多少世界纪录,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速度了,因为在此之前,一直是日本的新干线排第一,直到中国复兴号的出现,中国复兴号日常运营速度为350公里/小时,全球排名第一。

5、第一名:中国上海磁悬浮列车说到第一名是上海磁悬浮,相信不会有太多人反对吧,坐过上海磁悬浮的朋友们都知道,那真是一个快啊,上海磁悬浮曾经也是代表着中国高速列车领域最高水平,从首次运营开始,上海磁悬浮已经走过了十个春秋,答案是430公里/小时,你要知道,这速度仅次于飞机啊,真不愧是中国的骄傲。

又有高铁就是动车组的说法了

哎……

说简单一点

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

动车组是“动力分散的铁路机车车辆”

怎么可能一样呢?!

中国动车组的设计时速都超过了200KM/H

CRH1A,CRH1B,CRH2A,CRH2B,CRH2E,CRH5A动车组的设计时速为200KM/H,在部分铁路上的时速接近极限为250KM/H,主要是在一些已经提过速的铁路干线与新建设的快速铁路(大于200KM/H)行驶。

而CRH2C,CRH3C动车组的设计时速为300KM/H,为了适应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武广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的建设标准被提高到了350KM/H的商业运行时速。这两款动车组被称作“高速动车组”。当然以后京沪高速铁路上还会有更好更快的动车组诞生(主要就是在研制的CRH2-350型动车组,可以有最高380KM/H的商业运行时速)。

另外中国动车组的技术来源:

中国加拿大合资企业---青岛BSP公司,制造生产CRH1型动车组;(加拿大庞巴迪)

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生产CRH2型动车组;(日本川崎重工)

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生产CRH3型动车组;(德国西门子ICE)

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生产CRH5型动车组。(法国阿尔斯通TGV)

而高铁的设计标准也有不同

像合肥-武汉,合肥-南京,温州-福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高速铁路的设计标准为200KM/H(预留到提速至250KM/H的条件)

像郑州-西安,武汉-广州高速铁路的设计标准为350KM/H

运行速度的差异主要由弯道半径,轨距等等的因素决定,当然市场才是最大的决定因素。

另外再指出一点,其实国际上通用的高速铁路标准为200KM/H,那么中国新建设的高速铁路;快速铁路;与已经提速到200KM/H的既有铁路都可以被称作“高速铁路”。只不过铁道部为了分清楚各种铁路的界限,在各种规划图中没有把高于300KM/H的铁路称作高速铁路,而是换了一个“快速铁路”的说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255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