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发展的三个阶段

中国高铁发展的三个阶段,第1张

中国高铁发展的三个阶段:

1、预备阶段

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向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

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开端。1998年6月,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达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是为中国第一种预备型高速铁路机车。

2、过渡阶段

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过渡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本线于2003年开通运营。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第一条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点、中国铁路的里程碑式的建设线路,也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自主研制的“中华之星”电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创造了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321.5公里/小时。

3、快速铁路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快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是:

1、1999年4月23日,广深铁路200千米/小时电气化新技术通过原中国铁道部鉴定。8月16日,秦沈客运专线开工建设,作为中国第一条轮轨高速动车组的试验线路。

2、2001年3月1日,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开工建设,作为中国高速铁路磁悬浮技术线路的试验性工程。

3、2002年12月31日,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建成。设计速度430千米/小时,为中国首条高速轨道系统。

4、2003年10月11日,秦沈客运专线全段建成通车,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为中国第一条高速国铁线路。

扩展资料:

从国情世纪出发,中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也是必然选择,主要原因有四点:

1、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瓶颈”制约矛盾非常突出。

2、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

3、中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

4、中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高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铁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1978年引进、20世纪80年代创新、21世纪初提速、2008年高速铁路、2009年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通运营,列车最高运营速度350千米/小时,标志着中国进入高铁新时代。

详情

1、1978年引进:1978年的时候,新干线铁路上的高速列车受到了我们的关注,而这时候的中国还是没有高速铁路的所以高铁正式进入到了我们的视野中。

2、20世纪80年代创新:刚刚进入到80年代的时候,因为中国铁路的运输能力不足,所以这时候的列车行驶速度达不到120公里,客货混跑矛盾增加。

3、21世纪初提速:在21世纪初期的时候因为各方面都成熟了,所以开始引进摆式动车组列车,速度提升至160km/h了。

4、2008年高速铁路:这时候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行,这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条设计速度350km/h的高速铁路。

5、2009年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通:这时候列车运行速度达到了350km/h,首次打破铁路春运瓶颈,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到了高铁时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2326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