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又一条高铁开通!合杭高铁湖杭段开通,将会对乘客带来哪些便利?

长三角又一条高铁开通!合杭高铁湖杭段开通,将会对乘客带来哪些便利?,第1张

合杭高铁湖杭段开通运营正式融入长三角高铁网,合杭高铁湖杭段是浙江首条由省及沿线市县区资金为主投资新建的高铁,是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的重要节点工程,是杭州亚运会重要交通保障项目,社会关注度极高。

从线路的整体走向上来看,宁杭铁路二通道位于现有宁杭高铁的西侧,拉近了杭州都市圈内的安吉以及安徽省的广德、郎溪等地,与杭州的距离,使这些区域乘高铁往返杭州的距离进一步缩短。

以安吉为例,目前安吉虽然已有高铁可通往杭州,可由于高铁站所在位置位于县域北部,距离县城较远,且列车运行需绕行至湖州,耗时相对较长。据测算,宁杭铁路二通道建成后,从安吉乘高铁到杭州火车西站的耗时将缩短至9分钟,相对要方便不少。

因此,宁杭高铁二通道可被视为一条连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的高铁,它将贯通三省毗邻地区,对加快“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构建长三角高品质快速轨道交通网,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7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暨暑期运行图,其中不少与长三角息息相关。

比如,从长三角出发,将有“新概念”——上海站首开至兰州西站“新丝绸之路”概念动卧列车。从上海、南京、合肥出发,去往武汉、重庆等方向,优化开行多趟“长江经济带”跨省概念列车。为弘扬“红船精神”,方便旅客重走“一大”路,嘉兴南站首开4对“红色之旅”概念动车组列车。

还比如,铁路服务市场的理念进一步体现——针对上海至杭州以远客流日常与周末不均衡的出行特点,铁路部门在沪杭客专采取“一线两用”方案,即周中组织开行上海至温州方向的列车,满足商务客流的需要,周末组织开行上海至杭黄方向的列车,满足 旅游 度假客流需要。针对“世界级黄金 旅游 线”杭黄高铁在周末、节假日客流增多的特点,铁路部门实行日常和高峰两张图,高峰期间增开杭州东至黄山北2对动车组列车。另外,嘉兴南站首次开行始发终到的动车组列车,分别向北京、玉溪、重庆、运城等方向。更有一批中小城市比如台州、滁州、奉化、瑞安、宜兴的“小站”将开行始发列车,这将对“小地方”的知名度、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大有帮助。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形成全国最为密集完善的高铁网,动车组公交化开行,“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已成现实。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末,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3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5300公里,运营的铁路覆盖三省一市范围内除浙江省舟山市以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仔细研究长三角高铁成网的细节,发现它既服务国家战略,又让老百姓颇有获得感。

从长三角到西北再到欧洲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徐瑞华是苏州人,他记得自己1978年去兰州铁道学院读书的日子。当时从苏州到兰州,乘火车要48个小时,而且往往要从苏州一路“挨”到安徽蚌埠,站10来个小时才能等到座位。毕业之后,徐瑞华当老师,虽然有钱买卧铺票了,却得发动亲戚朋友“值班”轮流排队,才能买到票。徐瑞华是学铁路运输的,他以前常常想,啥时候他们这群“学铁路的”能真正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

徐瑞华感慨,如今好了。在新的列车运行图中,上海站首开至兰州西站“新丝绸之路”概念动卧列车。上海到兰州西,来回都是夕发朝至,全程约14个小时,途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徐州等地。到了兰州西站后,可接续换乘去往西宁、敦煌、嘉峪关等城市的高铁列车。

为了开好该趟列车,铁路部门巧妙运用“既有线+高铁线”接续开行模式,在高铁夜间车辆、线路等检修期间,列车在上海至徐州间通过京沪既有线运行,在检修结束后,列车在徐州至兰州西间通过徐兰高铁运行。

据悉,该种接续开车模式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此趟列车的开行,可有效弥补长三角与西北间航班较少的不足,方便旅客在航空和高铁两种交通方式上自由选择出行。

在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主编、教授孙章看来,上海与兰州之间开行动卧列车,不仅能服务于沿线旅客,更是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观察口。一方面,一条贯通东西部的动卧列车,让两地求学、旅行的人方便了不少,促进经济要素往来,扩大内需。另一方面,孙章由此想到了长三角中欧班列。目前,长三角开出中欧、中亚班列15条,到达欧洲8个国家15个城市、中亚9个国家19个城市,装车点覆盖苏州、义乌、合肥、南京、连云港、上海等长三角主要城市,并形成浙江义乌小商品、江苏苏州电子、安徽合肥家电汽配等特色货物的出境班列。

时间追溯到2013年9月29日,自苏州至华沙首趟中欧班列开行以来,长三角铁路货运中欧中亚班列跨境运输便拉开序幕。自2013年至2018年底,长三角铁路共开行中欧中亚班列5339列。据孙章观察,可喜的是,如今不仅从长三角往欧洲方向的班列常常爆满,从那头回来的列车也常常满载而归。2018年,长三角铁路开行中欧中亚班列1205列,同比增长12.9%。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共组织回程班列209列,回程班列增幅高达280%。

连接海洋与长江经济带

长三角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打通断头路到开行跨省公交车,从协同推进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到加强省际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都并不满足于长三角内部的互联互通,更着眼于服务全国。

从中欧班列的长三角这一头,还牵着面向海洋的广阔航运线路。长三角集装箱海铁联运普快货物班列如今倍受热捧——上海铁路集团公司上海货运中心市场营销科营销经理袁晓菁拿出一组亮眼数字:今年1至5月份,该中心共发送长三角海铁联运集装箱货物5.86万吨,同比增长近5倍。

以往,从无锡、苏州等长三角地区出口的电子、日用电器等产品大都选择公路运抵上海,然后再远洋运抵国外。为了提升铁路运输能力,优化道路货运市场环境,推动城市绿色配送,上海市政府研究制定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推进海铁联运发展工作方案》,建立推进机制,并给出优惠补贴政策,提出实现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20%、海铁联运量年均增长10%的目标。海铁联运让长三角的腹地“走出去”,比如在安徽,近五年来,蚌埠铁路“无水港”从无到有,从零散到批量,从内陆到了海外。

面向内陆,长三角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联系将更紧密。7月10日后,铁路部门将优化开行多趟“长江经济带”跨省概念列车。其中,为满足上海与湖北之间直通客流的需要,上海虹桥站至武汉站增开了1对动车组列车。同时,上海去往重庆、汉口方向4对动车组列车由上海虹桥站改为上海南站始发终到。此外,铁路部门还沿长江经济带增开南京南—汉口、合肥南—汉口共2对列车,满足相应区段高峰客流出行需要。

“长三角人”最有获得感

长三角铁路班次多了、运力强了,最有获得感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一批浙江嘉善的“跨省上班族”最近很高兴,他们在论坛上奔走相告:从7月10日起,早上8时之前,有两趟高铁可以到上海。一是嘉善南站7时04分出发,7时28分到上海虹桥;另一趟7时24分出发,7时55分到达上海虹桥。在7月10日前,嘉善到上海最早的高铁大约7时42分左右出发,到上海要超过8时10分,紧接着的下一趟,到上海得8时44分。

沪杭客运专线,是上海去往杭州及以远方向高铁的唯一通道,近年来,随着动车组列车越开越多,沪杭区段高铁运能增长出现瓶颈。可7月10日之后,经过铁路部门统筹优化,使该条线路开行动车组列车数由原来的148.5对增加到156.5对,运力提升5.3%。怎么做到的?原来,针对上海至杭州以远客流日常与周末不均衡的出行特点,铁路部门在沪杭客专采取“一线两用”方案,即周中组织开行上海至温州方向的列车,满足商务客流的需要,周末组织开行上海至杭黄方向的列车,满足 旅游 度假客流需要。同时,铁路部门还尝试利用沪杭既有线通道功能,增加开行5对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列车,缓解沪杭客专通道压力。

一条杭黄高铁,拉动了 旅游 ,也让铁路通过大数据分析,精细化服务市场。7月10日后,杭黄高铁将实行日常高峰两张图,毕竟,这条高铁贯穿了浙皖两省7个5A景区和50多个4A景区, 旅游 客流大,导致该条高铁线节假日与非节假日、周末与非周末客流最高波动在25%以上。铁路部门在高峰期间增开杭州东—黄山北动车组列车2对。另外,日常列车编组以8节的单组动车组为主,周末及高峰期列车编组以动车组列车重联为主,增加席位。

合肥人觉得自己的城市更霸气了。在新的列车运行图中,合肥至上海间始发终到直达列车达到2对,最快全程运行2小时05分。合肥被网民戏称“霸都”,确实已有了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模样。铁路部门发现,合肥枢纽客流呈现出的潮汐性特点,即节假日、周末初期由合肥外出的单向客流较大,节假日、周末后期返程的单向客流占比高。为此,铁路部门安排增开高峰线列车6对。

效率提高与一体化

在获得感不断提升中,长三角一体化正推进。上海 社会 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红霞认为,长三角地区经历了城际通勤时间从平均3—4小时到平均2小时左右的演进。目前,整个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已经基本形成“两小时交通圈”。高铁带来的城市之间交通效率的巨幅提高无疑促进城市间的人口、资本、物流等要素交流空前活跃,上海与周边地区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交通条件的改善正在明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图突破以直辖市、省会城市为主要节点的列车开行模式,长三角将增开6对中小城市始发列车,进一步改善中小城市的交通条件。如奉化站至杭州东站增开1对、台州站至北京南站1对、瑞安站至上海虹桥站增开1对、滁州站至上海站增开0.5对、蚌埠南站至龙岩站增开1对、宜兴站至成都站0.5对、黄山北站至北京南站增开2列。另外,萧甬线市域列车开行方案进一步优化,在宁波、绍兴间开行3对贯通列车,将首次实现两地间市域列车跨市联通,更好满足区域客流通勤需要。

回到徐瑞华以前常想的那个问题,啥时候他们这群“学铁路的”能真正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

2004年铁路大提速,Z字头的直达特快列车正式登上 历史 舞台,上海和北京之间更是一口气开行了5对直达特快列车,被冠名为“东方号”和“新世纪号”,有软卧车厢,能夕发朝至。那时候,徐瑞华已觉得梦想基本实现。

他当时也想不到,今日的中国,高铁密布成网,技术和运营经验如此丰富——从1978年学习铁路运输专业开始,徐瑞华与铁路打了41年的交道,见证了青藏铁路、京沪高铁、沪宁沪杭等城际铁路的通车,每一次他都接受电视台或广播台的连线采访。“以前是想得到做不到,如今铁路运力强了,当年能想到的,都逐步做到了。”他说,尤其是能转变经营服务理念,利用大数据,精确服务市场,服务国家战略。今非昔比,他很欣慰。

不忘来路,不改初心。下个月嘉兴南站首开的4对“红色之旅”概念动车组列车,从我国西北、西南、北京等方向至嘉兴的高铁直达通道打通,全国各地旅客瞻仰南湖红船将更方便快捷。

今年,长三角的铁路建设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计划投产新线近千公里,其中高铁超过700公里——值得期待的,还有很多。

今年黄金周铁路运输时段为9月28日至10月8日。受疫情、防控政策、旅客出行方式变化等影响,长三角铁路探亲、省内短途出行占比较大,节初客流较为集中。数据显示,十一期间,短途发车旅客超过1500万人次,占比超过80%9月30日、10月1日和10月2日,日客运量连续三天超过190万人次。其中,10月1日的日客运量超过250万人次,是今年最高的日客运量。

在运力安排上,中铁上海局集团公司结合疫情和旅客出行方式变化,响应快速灵活出行的需求。在客流高峰期,应加强待机购票实时分析,并采取增开列车、重接动车等措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十一黄金周交通运输期间,新增旅客列车1380列,动车组复联2790组,新增普通高速列车及车辆901列。客运列车正点率分别为99.44%和96.23%,运力供给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国庆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多,疫情传播风险加大。中国铁路局上海集团有限公司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和当地防控政策,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密铁路防疫关口。各客运站将继续对进出站人员进行100%测温,配合当地政府防疫人员落实健康码、出行卡、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查验、落地查验等工作要求,防止不符合出行条件的人员进站上车。加强对候车区、车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宣传广播和检查,提醒乘客定期佩戴口罩,减少步行和聚集。实施铁路畅通扫码、电子补票等服务,提高非接触式服务比重。坚持保护人和环境,严格车站和列车的通风消毒,对旅客经常接触的关键场所和部位采取加密、消毒、清洁频次等措施,为旅客提供健康放心的出行环境。国庆黄金周交通期间,进出站旅客超过3800万人次。

中铁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基本服务规范、重点服务保障的要求,不断提升车站、列车服务水平。深化路地协调联动机制运作,做好车站与市政交通的信息沟通与衔接,协调地铁、公交发车时间的延长,安排加密发车频率等,确保到达旅客及时疏散。加强空调、电梯、广播、显示屏、引导标牌等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实施车站、列车深度清洁计划,继续密切关注厕所革命,营造规范、清洁的出行环境。针对老年人、线下等特殊人群在出行扫码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设置票务窗口和移动岗哨,提供现金支付、人工引导等面对面服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1581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