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卢浮宫什么时候人少?巴黎呢?

胡桃匣子2023-04-13  18

谢邀~黄页菌很坦白地说,大部分时候人都很多。每个月第一个周末,人最多,因为那个时候对所有人免费开放。还有每年一度的世界遗产日(9月左右),那天也是人超多。如果你是26周岁以下的学生任何时候去都是免费的!当然,带上你的证件能表明你是26周岁以下就可以了。至于人少,早晨去吧。以及,有个小窍门,从地铁卢浮宫站的地铁指示卢浮宫的那个出口进去,就不用到地面那个金字塔的门前排队啦。祝亲游卢浮宫愉快!另外,巴黎的话,每年暑假七月八月的人是最少的因为本地人都出城去度假了,来巴黎工作的外省人也会选择回老家或者去别的地方度假,反正大家都不想在假期的时候留在巴黎。但是七八月,巴黎的游客是最多的,大家都在那个时候来巴黎。总的来说,一年里,七八月的人相对是少的。

《维特鲁威人》

张伟

美丽如画的巴黎之夜,怀着朝圣的心,从灯光闪耀的贝聿铭金字塔进入,来到游客散尽、安静空旷的卢浮宫,这里有一场倾十年之力完成的绚烂特展在等候。没有干扰,没有喧嚣,两位策展人以最高规格的私人导览方式,带你穿越艺术的长廊,沉醉于千古名作,一直游览至晨光熹微。

类似的场景不止一次出现在艺术爱好者的脑海中,如一枕黄粱,而如今,这个愿望一朝实现,在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银幕上,纪录片《卢浮宫之夜:莱昂纳多·达·芬奇》(港译:《夜游罗浮宫:达文西传奇500年》)正在上演。

十年一展与纪录电影

给一部专属大银幕的纪录片做主角,卢浮宫还是第一次。这要归功于今年的一场特展。2月24日,为期4个月的《达·芬奇作品展》在法国闭幕,即使实行预约限流,参观人数还是创下卢浮宫主题展览新纪录,110万参观者慕名而来,比原纪录多出一倍,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这场举世瞩目的展览,是为了纪念那位逝世500周年的天才——达·芬奇。展览筹备耗时10年,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162件油画、素描、手稿、雕塑等汇集于此。由于不少展品都是知名艺术机构的镇馆之宝,其间谈判攻防的难度,可谓空前。

仅以描绘完美人体比例的《维特鲁威人》为例,熟悉《达·芬奇密码》的朋友对它一定不陌生,这幅经典之作险些无法参展。此画藏于意大利,本已十分脆弱,限每6年展出一次,这次远赴法国,受到意大利文物保护组织的反对。最后,法院颁下裁决,准许借出8个星期,但此后,《维特鲁威人》可能要休息10年才会再度展出。

在世界各地,以达·芬奇为主题的展览可谓屡见不鲜,但此次特展无疑是作品最多、最全的。展览最后三天,卢浮宫开启“夜访达·芬奇”的活动,游客提前预约,即可通宵游览,每天限额1万人。事实就是,即使深夜也无法避开名作前的人潮,未到场观众的观赏欲更是无法满足。于是,让展览走上大银幕、飞到世界各地的构想应运而生。

现代 科技 让我们看到更多

当30人团队动用4个晚上,将5K摄影机对准展品的时候,这场特展注定因电影而不朽。5K摄影机的镜头下,画作产生一种巨细靡遗的独特观感。所有细节一览无余,甚至裂缝与霉点都清晰可辨,如同置于显微镜下。

红外反射成像技术在影片中的运用,尤其值得称道。我们借此发现画作中的隐秘,所有炭笔线条无处遁形,隐藏画面、初稿痕迹一一浮现。达·芬奇早期名作之一——《柏诺瓦的圣母》描绘了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婴耶稣的场景,神态之间凸显 情感 张力与作者功力。画中圣婴的手触碰母亲,彼此相连。借助红外反射成像技术,我们得以一窥堂奥。原来,画家起初的设计并非如此,圣婴之手与圣母保持距离,没有接触,但经过深思熟虑,达·芬奇选择延长了圣婴的手臂,拉近了母子的距离,这无疑使画作大为增色。

坐在大银幕前观看《卢浮宫之夜:莱昂纳多·达·芬奇》,不仅与现场看展大不相同,也与疫情期间流行的“云展览”迥然有别。“线上展示”失之于温度与厚度的缺失,显得呆板;“线上直播”失之于整体观看体验的粗糙。而采用5K纪录片的方式,即使完全依托于展览,电影也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二次创作,本身即是完成度很高的艺术作品。

它拥有多变的视角、结构的分割、纯熟的配乐以及两位策展人Louis Frank、Vincent Delieuvin的详细解读。将空前特展用大银幕的方式呈现给未到场的观众,无疑是最合适的。当然,选择电影也意味着一种交托,必须接受影片对展品的选择、对视角的把控以及对看展顺序的固化。

《施洗者圣约翰》《岩间圣母》《圣母子与圣安妮》《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这些名作诞生后,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与其近距离对视的机会,遑论其他。而借助现代 科技 ,我们跨越万水千山,终能以极高的清晰度咫尺相对,将90分钟变得充盈,已属万幸。

画家是达·芬奇永恒的底色

呈现名作魅力无疑是《卢浮宫之夜:莱昂纳多·达·芬奇》的重要目的,但也不是全部,策展人想要传达一种权威而新颖的论断:与其说达·芬奇是一位多领域的天才,毋宁说他生活的中心是绘画。他钻研几何学、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解剖学,来使自己画得更为出色。他把对世界的探寻,作为实现艺术的有效手段,其终极目的是给画作注入生命,这也是展览主题“绘画科学”背后的含义所在。

对我而言,这种阐述无疑是颠覆性的。长久以来,达·芬奇一直以博学的姿态示人,他如此广博,在多个领域都领先同代。以至于想要描述这位不世出的天才,不得不搬出一系列头衔,方显全面。没想到,影片给出的结论如此斩钉截铁,为最难定义的达·芬奇下了定义,但论证却并不草率。

电影回顾达·芬奇的绘画生涯,分析绘画技法,从光影和立体感、自由、科学、生命四个层面划分标题、架构全片。达·芬奇全部艺术创作的源头来自一尊名为《基督与圣多马》的雕塑作品,出自老师韦罗基奥之手,人物动作于矛盾中充满张力,被认为开启了达·芬奇的艺术之门。他从雕塑中获得领悟,此后画作特别注重光影与立体感的营造。他不拘于古法、不囿于教条,发明了“自由绘图法”。这使他能够拒绝僵化的形式,用笔自由,乐于修改线条与细节,不断使绘画作品趋向完美、精益求精。

达·芬奇的科学造诣有目共睹,成就惊人,涉足领域众多。他的丰富手稿与奇绝想象力给他本人笼罩上一层神秘色彩,甚至出现“外星人说”的奇谈怪论。但策展人认为绘画始终是他的中心,画家是他的本质,达·芬奇研究自然万物、研究人体肌理,都是为了完善绘画创作,给画作以真实,给人物以生命,从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在达·芬奇的认识里,科学有助于绘画,绘画也可视为科学。

这样的实践早已被时光证明了价值,达·芬奇的画作历经几个世纪,未曾衰老。将科学融入绘画,笔下的一切由此栩栩如生,再加上对人物特征与心态的熟练揣摩,更使达·芬奇的画作传之后世。

如果“神秘的微笑”终老

全片唯一一件并非真迹的作品,是举世闻名的《最后的晚餐》。片中版本为达·芬奇的学徒所作,绘就年代很早,笔触接近原作,真迹依旧保留在意大利米兰那所修道院餐厅的墙壁上。不幸的是,由于当年的湿壁画技法要求画家必须快速作画,达·芬奇的创作速度无法满足,所以他自制颜料,另辟蹊径,使自己可以从容完成作品。但也正是由于颜料的关系,壁画后来迅速剥落,虽经多次修复,仍然损毁严重。

眼看影片将要收尾,镜头逐渐远离,穿过了形形色色的雕塑与绘画,却不愿流连,奢侈地一直向前,终于抵达了终点,就是她——《蒙娜丽莎》。

这幅画作所享有的盛名无需赘述,“神秘的微笑”使得每天慕名而来者达3万之多,而展览只容许1万人参观。于是,为了满足万众热情,这幅举世闻名之作留在了原位,并没有移入展厅。影片点明了这幅不朽之作的关键所在:蒙娜丽莎像个冷静的观察者。诚哉斯言,隔着大银幕,你依然能够感受到她的威力。你在看她时,她亦在看你,看这世间万物,带着似同情、似戏谑、似疏离、似赞许的迷之微笑,让人难以捉摸,无所适从。她身后的高山河岳,看上去犹如星球起源、洪荒变迁。

由于年代久远,《蒙娜丽莎》已不能移出卢浮宫,这里将是她的终老之地。影片介绍,历次的人为修复,使得画作颜色产生改变。更为可怕的是,这幅名作甚至有裂成两半的风险,现在每年都会接受精心呵护,如履薄冰。无法想象,当永恒的微笑不在,会是什么样子。好在还有电影,当原作随时间化作虚无,鲜活的影像或许还会幸或不幸地搭起我们与经典之间的桥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5074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