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是安徽江淮的。
“淮军”是晚清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汉人军队,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前身,曾是清朝的主要国防力量。
因为兵员及将领主要来自安徽江淮一带,故称“淮军”。
淮军营制,出自湘军。每营五百人,用抬枪、小枪一百二十余杆。1863年,各营于营、哨官外别延西洋军官充任“教习”,训练洋操,并改抬枪、小枪等队为洋枪队。
主要将领:
淮军主要将领张树声、刘秉璋、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吴毓兰、吴毓芬、吴长庆、丁汝昌、叶志超、卫汝贵、聂士成、程学启等,形成淮系军阀,是统治阶层中一个重要的武装政治集团。
安徽。
“淮军”是晚清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汉人军队,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前身,曾是清朝的主要国防力量,因为兵员及将领主要来自安徽江淮一带,故称“淮军”。
相关信息:
1861年(咸丰十一年),太平军向上海进军,上海守备清军不能抵抗,外援英军未到,是时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总督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省军务,湘军驻安庆,上海地方官绅派代表向他求援。
曾国藩早有用湘军制度练两淮勇丁的计划,他的得力幕僚李鸿章主动请命招募淮勇,于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在安庆编成一军,称“淮勇”,又称“淮军”。其后,淮军乘英国轮船,闯过太平天国辖境,前往上海,与英、美各军合作对抗太平军。
“淮军”是晚清重臣李鸿章赖以起家的部队,军中的主要将领和兵员都来自于李鸿章的老家安徽江淮一带,因此被称为“淮军”。“淮军”虽然是李鸿章组建的部队,但军队训练、编制、器械粮饷供应等等都是仿的湘军制度,就是军中主要将领的安排最早都是由湘军领袖曾国藩亲自考察任命的,这才有了淮由湘出的说法。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清朝的统治摇摇欲坠,八旗绿营不堪大用,清廷不得不放权让汉族地主阶级组建军队镇压太平天国。当时年少的李鸿章也有建功立业的想法,与老乡一起办团练,但因收复庐州的功劳遭人排挤诽谤,不能在家乡立足,不得不去投奔老师曾国藩,在曾国藩幕府担任幕僚。
曾国藩对于李鸿章寄予厚望,不但让李鸿章参与湘军的核心机密讨论,增长见识;还身体力行,从领军作战、为人处世、官场权谋、生活习惯等等方面对李鸿章进行教导。曾经恃才傲物、锋芒毕露的李鸿章慢慢的在曾国藩的熏陶下成为能独当一面的绝世人物。
1861年,太平军向浙江、上海地区进军,驻守当地的清军节节败退,列强在上海的利益受到威胁向清廷抗议,这样一来压力就全压到总督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省军务的曾国藩身上了。曾国藩本身就有借助安徽本土力量编练一只新军的想法,再加上现在形式需要,招募淮勇就被提上了日程。而尽得曾国藩真传还在安徽人脉深厚的李鸿章,主动请缨担下了组建“淮军”的重任。
1862年3月,“淮军”在安庆编成,编制效仿湘军,最早有6500人,主要将领刘铭传、张树珊、潘鼎新、吴长庆等人都由曾国藩亲自考察任命,之后才彻底交给李鸿章指挥。要说曾国藩对李鸿章这个学生是真好,害怕“淮军”兵力单薄,抽调湘军“春”字营、“济”字营、“开”字两营、“林”字两营援助李鸿章,曾国藩还将自己的两营亲兵交给李鸿章防身用。
1862年4月,李鸿章率领约9000人的部队乘船前往上海,开始了自己的征战生涯,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让淮军名震海内。淮军虽然最早模仿的是湘军,但因为驻守在洋人众多、财税丰厚的上海,因此淮军很快就向列强学习,使用洋枪洋炮,雇佣西洋军官训练军队,成为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开端。
李鸿章不负曾国藩的教导,采用一系列招降纳叛,兼收并蓄的措施,联结中外各方势力,短短两年间将淮军扩充到六、七万人,成为与湘军并驾齐驱的清朝主力部队。太平天国灭亡后,李鸿章以淮军势力为基础官位节节高升,最终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清朝外交、军事、经济大权的权势人物。
其实曾国藩让李鸿章组建淮军,除了军事需要之外,更是有很深的政治考量。随着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湘军的日益壮大,清廷对于湘军的忌惮与日俱增,像1858年湘军在三河之战惨败,名将李续宾阵亡,湘军精锐6000余人全军覆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身为满族权贵的湖广总督官文不派兵支援湘军。曾国藩很明白再让湘军发展下去,太平天国覆灭的时候,就是清廷和湘军翻脸的时候,而淮军的出现正好能分散清廷的注意。
淮军虽然出自湘军,李鸿章还是曾国藩的学生,但淮军和湘军毕竟是两股不同的势力,会互相争功、会有摩擦,这样一来清廷出于平衡考虑就不会彻底的消灭任何一方,淮军和湘军就都有了继续发展的机会。结果就像曾国藩考虑的一样,淮军在北方以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为中心,湘军在南方以两江总督、南洋大臣为中心,成为两股左右清朝命运的庞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