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入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
清源山晚上6:30至第二天7:00是不需要门票的。
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景点最为有名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冬暖夏凉,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四季均适宜观光旅游。
1、位置境域: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与泉州市区三面接壤。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有四十平方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
2、地形地貌: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属花岗岩地貌的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岩石突兀,主景区最高海拔498米。地质结构是通过多次构造运动和岩体侵人所形成的,岩体外部呈黑褐色,岩层节理不发达,成土因质以坡积物居多,土壤为温润型。
3、气候特点: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冬暖夏凉,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四季均适宜观光旅游。年平均气温17-21.3℃,年平均降水量1202-1550毫米,全年无霜期358天。
园区收费时间:
(夏令)5:30-19:00
(冬令)6:00-18:30
清源山是中华名山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景区主要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62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40华里,主峰海拔615米。清源山是泉州的母亲山、城市名片,承载着闽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文化情感。千百年来,她宛若大地母亲舒展开的臂膀,呵护着美丽富饶的晋江平原,守望着古老而充满活力的泉州市。她绵缠而深邃,满山的历史印迹、遍地的文化瑰宝,奠定了闽南文化的基石。随着闽南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渗透,清源山犹如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时时牵挂着全球闽南人归乡之心、思念之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清源山的得名因羽仙岩(即老君岩)而起,老子在此地显圣,一气化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成就了“三清之源”的清源山。历史上,清源山并不只有一个名字。山上多泉眼,泉水清甜,故有人称之为“泉山”。山高入云,挺秀出岫,故又名“齐云山”。登山于顶,俯看全城,如一颗明珠含于翡翠。山在城北,城中之人称为“北山”。
公交线路
市区——清源山3、10、15、30、201、202、601、K1、K602、K203、K205
28路(山上齐云检票口)
动车站——清源山K1、K602、3、202、201、601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