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绍兴上虞第一大湖,被誉为“景似千岛湖,貌若西子美”

它是绍兴上虞第一大湖,被誉为“景似千岛湖,貌若西子美”,第1张

提起浙江著名的湖泊,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杭州西湖或千岛湖,不仅是浙江杭州乃至国内最著名的 旅游 景点,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就在前几天,我与朋友一行人到绍兴上虞区游玩遇到了一座湖泊,不仅有着千岛湖的壮观景象,更有着西湖的秀美,它就是“皂李湖”。

皂李湖,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是陌生的,它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境内,距离上虞区约13公里、距离绍兴市约40公里,所处位置三面环山,湖水面积2300多亩,为“上虞第一大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秀美的土地上,更是以其迷人的湖光山色令人神往。

皂李湖有着秀美的山水风景,却被少数人所知,犹如一位妙龄女子般躲藏在群山之中,升起无人机,皂李湖的全貌尽收眼底。

在湖中坐落着许多的小岛,景色恍若杭州千岛湖,若置身于湖泊的小岛上,又可见许多临湖而建的小亭子,加之景色之秀美,因此皂李湖也有着“景似千岛湖,貌若西子美”的美誉。

皂李湖的 历史 非常悠久,且不是一座天然湖,而是于唐代贞观年间所修建,至今已有1300多年 历史 。

当时在这附近住着曹氏和黎氏两个大户人家,但因经常遭遇旱灾而提议舍田造湖,并率先把自己的田地挖土围堤成湖,乡亲们为此十分感动,纷纷加入了造湖之中,挖凿的湖泊使得这附近的良田免受旱涝之灾,为了纪念而取曹氏和黎氏的谐音得名“皂李湖”。

鼎盛时期的皂李湖,因其秀美的湖光山色而引得诸多文人墨客来此游历,其中明朝进士陈继畴曾赋诗《泛皂李湖》:“寻芳莲艳浦,弱水和香浮;画艇轻轻棹,烟波处处收。”这是他在江苏泰兴任知县后到家乡游历皂李湖时所作。

除此之外,来这里的文人雅士非常之多,并纷纷赋诗赞誉,由此而形成了“皂李湖八景”,八景之中的东坂朝耕、杜墩夜雨、西塘晚眺尤具特色,且这八景皆为自然景色、山野风光,所描绘的景色皆为天然形成,并没有人为的修饰。据悉,皂李湖八景早在元末就已存在,明清时期尤为兴盛,那时的皂李湖也是上虞人的“母亲湖”。

旧时的皂李湖因地处旧县治的西郊方位,所见之处皆为秀美的湖光山色,加之众多文人墨客的歌咏,因此它也有着上虞“西湖”的美誉。

如今的皂李湖虽然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但依然保留着其自然旷野的山水风光,湖水也是格外的清澈蔚蓝,放眼望去,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因皂李湖景色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未来的这里也会打造成一座远近闻名的风光 旅游 景区,也修建了一些建筑及桥梁,眼前看到的这座桥为“十七孔桥”,因桥有17个桥孔而得名,全长180米,比颐和园中的十七孔桥还要长30米,连接着皂李湖内湖和外湖。

现在到这里来游玩,大多都是自驾前来,周边 旅游 设施还不太健全,可以选择环湖游或者到湖边休闲散步,这里绝对是上虞休闲散步最佳的地方,绿树成荫、植被茂密,空气亦十分清新。

之前也曾去过很多湖泊,大多喜欢与西湖来相媲美,但皂李湖确实是一座可与西湖相媲美的湖泊,但它的知名度很低,以至于知道这里的游客很少,而且到这里游玩也不需要门票,不失为到上虞 旅游 必打卡的景点。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或去过绍兴上虞的“皂李湖”?对这里的景色有什么印象?如果有机会,你会去这里游玩吗?欢迎留言评论。

鉴湖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南,经纬度N29°58ˊ, E120°14ˊ,是我国长江以南 著名的水利工程,古鉴湖淹废后的残留部分。俗称长湖、大湖、庆湖,雅名镜湖、贺鉴湖。

鉴湖,在绍兴城西南1.5公里,为浙江名湖之一。俗话说“鉴湖八百里”,可想当年鉴湖之宽阔。东汉永和五年(140年),会稽太守马臻发动民工,筑堤潴水,总纳山阴、会稽两县36源之水,溉田九千余顷,民享其利甚巨,为江南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东起蒿口斗门(今上虞蒿),西至广陵斗门(今绍兴县南钱清),全长56.5公里。湖在集雨时面积610平方公里,湖总面积189.9平方公里。后因水土流失,在唐中叶以后逐渐淤积,又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开始有豪绅在湖中建筑堤堰,盗湖为田,湖面大蹙。今鉴湖面积约30.44平方公里,其主干道东起亭山,西至湖塘,长22.5公里,形如一条宽窄相间的河道,镶嵌在绍兴平原之上。

鉴湖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西,经纬度N29°58ˊ, E120°14ˊ,是宋朝开始的农耕湖。湖长约15千米,面积3平方千米。鉴湖水质极佳,驰名中外的绍兴酒就用鉴湖水酿制。湖滨有陆游故里、三山、快阁遗址等古迹。

鉴湖所在的绍兴,其历史悠久,春秋时为越国都城,称“越池”。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取“绍祚中兴”之义,改越州为绍兴,而得名至今。

“鉴湖”之名,目前可以肯定是在北宋时才开始出现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会稽鉴湖,今避庙讳,本谓镜湖耳。”古代有避讳的习俗,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父亲名赵敬,“敬”、“镜”同音,遂将“镜湖”改名为“鉴湖”,也有改称“照湖”的,宋嘉泰《会稽志》载,绍兴偏门外照水坊,乃“以湖名”,但因“照”不及“镜”有韵味,宋以后便很少再有“照湖”的说法。“鉴湖”成了通行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在“鉴湖”这一名称出现之前,鉴湖有过“庆湖”、“贺家湖”、“镜湖”、“贺监湖”、“南湖”、“长湖”、“大湖”、“带湖”等别称,这些名称也都有其来历。

最早出现的是“庆湖”。据三国时吴谢承《会稽先贤传》记载:“贺,本庆氏,后稷之裔。太伯始居吴,至王僚,遇公子光之祸。王子庆忌挺身奔卫,妻子并渡渐水,隐居会稽上。越人哀之,予湖泊之田,俾擅其利。表其族曰‘庆氏’,名其湖曰‘庆湖’。”春秋时吴国王僚末年的公子光之祸,发生在公元前515年,早于马臻建成鉴湖655年。“庆湖”,应该是鉴湖建成前自然形成的一个天然湖泊。

东汉安帝刘祜(在位106-125)时,“庆湖”改名为“贺家湖”,原因是刘祜的父亲名刘清,“庆”、“清”同音,为避其讳,庆姓改为贺姓,湖名也就相应而改。这在谢承《会稽先贤传》中也有记载。

“镜湖”之名,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孔灵符的《会稽记》:“永和五年,马臻为会稽太守,创立镜湖。”但为何命名“镜湖”,原因却说不清楚,流传较广的说法是两种:一是黄帝磨镜说,南北朝任昉《述异记》载:“镜湖,世传轩辕氏磨镜湖边。因得名。”二是“镜中游”说,谓鉴湖湖面宽阔,水势浩淼,泛舟其中,近处碧波映照,远处青山重叠,有在“镜中游”之感,晋王羲之“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为其本。一般以为,鉴湖建成前,已有一些自然湖泊,其中之一可能名“镜湖”,并有黄帝磨镜湖边的传说,人工湖建成后,原镜湖归入新湖,“镜湖”之名因其形象而有来历,便为人所接受而沿用了下来。

“贺监湖”之名与唐代诗人贺知章有关。贺知章在京为官五十多年,八十多岁告老还乡。唐玄宗赐他“镜湖剡川一曲”。贺知章官至秘书监,“镜湖”因而亦名“贺监湖”。嘉庆《山阴县志》载:“唐明皇赐贺知章‘鉴湖一曲’,故亦名贺监湖。”后来也有称“贺鉴湖”的,也有与“贺家湖”相混的,谬也。

“南湖”、“长湖”、“大湖”、“带湖”,大约是民间的称谓法,经文人记录而流传。康熙《会稽志》载:“镜湖,在县二里,故南湖也,一名长湖,一名大湖……《舆地志》曰:‘南湖在城南百步许,东西二十里,南北数里,萦带郊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浙江又东得长湖口,湖广五里,东西百三十里,沿湖开水门六十九所,下溉田万顷。”又记鉴湖边石帆山:“北临大湖,水深不测,传与海通。”由此基本可以推断,“南湖”之名,乃因其方位所得;“长湖”之名,则因其形状而得;“大湖”之名,当因其面积所得;“带湖”之名,盖因湖“萦带郊郭”而来。这些名称,基本流行在唐朝以前,那时虽已有“镜湖”的称谓,但不见统一,唐之后,则很少用这些称谓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0352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3
下一篇 2023-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