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山战役纪念馆有什么文物

三合山战役纪念馆有什么文物,第1张

合山战役纪念馆位于平度市辖区,平度市位于胶东半岛西部,历史悠久,明村就是平度市辖镇。其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区28公里,地处胶莱河东岸,东西横距16公里,南北纵距15公里,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明村镇北部为丘陵,南部为平原。境内大小河流20余条,主要有龙王河、秦皇河、旋河等。

明村镇处于胶东半岛连接内陆的门户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兵家重地,明村镇境内的三合山位于平度城西35公里处的胶莱河东岸、潍石路南侧,三合山古称三户山,海拔100余米,因由三座(尖山、象山、土山)东西向连接而又各自独立的山头组成而得名。三合山在平西的平原沃野之上,显得非常醒目而特殊。三座山各有特色:最东者多石多树木,中间者最高,最西者最雄壮宽阔。闻名全国的三合山战役就发生在此。

激战历时九天转变山东战局

三合山战役发生在平度市与昌邑市交界的三合山、范家集、红石山等地,历时9天。其中,三合山为主要战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评价此战役说:“这一英勇行动,转变了山东的战局。 ”1947年9月初,国民党“胶东兵团”进犯胶东解放区,许世友、林浩、谭震林等率部作战。为扭转胶东战局,胶东军区内线部队胜利突围,国民党“胶东兵团”司令范汉杰错估战局,以其整编第8师、第25师、第54师继续向胶东腹地东进。国民党9师于9月24日自招远毕郭向大泽山尾追解放军9纵及13纵37师、38师,国民党64师则由高密向北堵截。堵截未逞,于是西窜至饮马地区尾追解放军第9纵队,形成孤立前出之势。解放军东线兵团首长决定抓住这一战机,集中第2、第9两个纵队主力,将国民党64师歼灭于胶河西岸的饮马地区。 10月2日,国民党先头部队进至饮马附近,由于判断有误,9纵奉命由昌邑丈岭东北,2纵由丈岭西北,齐头向饮马出击,致使国民党64师(欠156旅)主力退守胶河东岸地域——范家集、三合山、林家庄、郭村等狭小地带。

为攻克范家集,胶东兵团首长决心先集中兵力歼灭三合山守敌。具体部署是:2纵以5师一部进至辛安村警戒,4师以小部队向林家庄佯攻,6师全力协同9纵25师攻击三合山。 10月4日20时30分,战斗开始,激战至5日凌晨3时30分,解放军突破防御工事,73团3营9连首先打垮东山之敌,并将敌追至半山腰的子母堡群,经数次突击,解放军攻占了敌子母堡群,打退了国民党一个排兵力的反扑,将集团工事之敌彻底消灭,攻克了三合山第一个山头——象山。解放军2纵6师在友邻部队的配合下,向三合山西山头发起总攻击,经过激战,将守敌击溃,并歼其一部,夺占了西山头,迫敌全线动摇。同时解放军9纵25师75团2连、9连,突破敌火力封锁,攻占了三合山主峰——尖山,守敌两个营被歼大部,残敌拼命向范家集方向逃窜。至此,三合山被解放军全部夺占。占领三合山制高点后,取得了居高临下的优势,严重威胁了范家集守敌,扭转了战局。

馆内永存战役相关物品

经过面向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广泛征集,征集到的与这次战役相关的废旧枪械、生活用品、书籍报刊、证章等物品,将作为馆中藏品永久保存。三合山现辟为红色旅游基地,被列为青岛市未成年人教育基地;韩村大汶口文化遗址被列为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党的忠厚长者”—— 杨明斋故居,被列为青岛市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前期,三合山旅游开发项目将建设完成三合山战役纪念馆、景区围墙、大门、水、电、广播、监控等。下一步,还计划在三合山上修建大汶口文化民俗村、老年人康复养老中心、西红柿博物馆、滑草场、攀岩场等,同时借助剧组拍摄电影之机,开设真人CS项目,逐步完善三合山旅游区的功能,指导村民开好农家乐乡村特色旅游。

集多种特色旅游于一体

近年来,明村镇荣获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美丽宜居镇、山东省轮胎生产第一镇,青岛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镇、青岛市十大采摘胜地等殊荣,是胶东半岛最大的西瓜种植专业镇,山东省最大的樱桃番茄生产基地。近日,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了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名单,平度市明村镇三合山乡村旅游示范点上榜 “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名单”。此次共有20家单位入围“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名单”,明村三合山乡村旅游示范点是青岛市唯一一家。如今的三合山静静地矗立在胶莱河东岸,三合山不仅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还拥有山东半岛独特的黄土高原风貌且植被茂密,百果园、蓝莓园、樱桃西红柿采摘园分布周边,成为集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特色于一体的风景区。

除了丰富的红色资源,三合山还有佛教庙宇禅窟寺、道观群落泰山圣母殿;有“五月槐花香,十月山枣红”的爱情谷、磨盘竹海特色的幽情谷、榆叶梅林的友情谷及望情谷、亲情谷等特色山谷,佳山绿道蜿蜒而过,高负氧离子漫布其中,是徒步穿越的好去处;还有普渡桥、司母鼎、月亮湾、爱相隧等景点。在三合山的山前、山后共12条山谷,景色优美、各具特色。在保护好原始风貌的原则上景区将谷内路径打通,增加景观小品,形成山东半岛独有的七彩养心谷景点,适合各种群体前去游玩。

三合山战役

三合山战役又称胶河战役,是1947年10月2日~10月10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部队在三合山地区对国民党军的反攻作战。此役给进犯胶东之敌以沉重打击,彻底挫败了蒋介石“九月攻势”作战计划,从此扭转了胶东战局。敌被迫停止对山东战场的重点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使我军山东内线战场开始了战略反攻的新阶段。

背景介绍

三合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1947年8月,我华东野战军大部主力,转入中原战场对敌作战,山东之敌乘机进占胶济铁路。国民党山东之敌接着纠集6个师、21个旅组成胶东兵团,在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指挥下,对我发动所谓“九月攻势”,向胶东进犯。

战役详情

敌人在两个海军舰队、一个空军中队的护卫下,并得到停泊在青岛的美国海军舰队的支持,以第八、九、二十五、五十四四个整编师并列为前梯队,六十四、四十五两个整编师紧紧尾随,分四路向胶东进犯,于9月先后侵占了胶县、高密、平度、昌邑、掖县等十几座县城,妄图切断我山东与东北、华北的海上联系。虽遭到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的多次打击,但敌仍以齐头并进、密集平推的“梳篦战术”继续向胶东腹地平行进犯。敌整编第二十五师、整编第五十四师遭到东线兵团第三十九师、南海军分区部队和民兵于平度、水沟头等地杀伤后,于9月18日侵占莱阳城,敌整编第八师侵占招远县城。我军留在山东战场的主力部队,一部于胶东内线进行积极防御,打击进犯敌人;另一部位于诸城附近休整待机。

敌人占领莱阳、招远县城后,东线兵团预定的诱敌深入、疲惫、消耗、杀伤敌之目的已经达到。同时,东线兵团也已退至“利害变换线”了。为扭转胶东战局,坚持内线作战的第九、十三纵队必须转移到敌人合围圈外,与华东野战军第二、七纵队会合,形成一个拳头打击敌人,以达到预定的战略目的。鉴于此,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根据毛泽东、中央军委的电示精神,一面令九纵和十三纵第三十七师、三十八师于22日从敌九师、八师接合部的夹缝中突出敌人合围圈,转移到大泽山区,第三十九师仍留内线沿莱(阳)烟(台)公路继续阻敌东犯。23日,第三十七师抵达掖城东北之驿道,第三十八师进至郭家店,第三十九师则转移至牙前县的苇夼,同时向华东野战军总部汇报了战局形势,建议转入敌后予敌以歼灭性的打击。9月24日,华东局根据东线兵团对形势的分析向中央军委发出电报:“内线已坚持三个星期,为减少尔后作战困难,决定向敌后转移……在我主力转移到敌后,尚留十三纵三十九师并配合地武4个团坚持斗争,掩护疏散,我们电谭(震林)率二、七纵到路北与我们会合,以便集中歼敌……”中央军委同意此电示精神。东线兵团随即调整了部署:第二纵队、第七纵队自9月28日开始,以4天的行程由五莲山区经诸城西北的程固庄、景芝镇一线东渡潍河,进至高密以西岞山以东胶济线上准备与第九纵队会师。第九纵队一部掩护华东局机关进至大泽山区停留数日后去渤海地区,一部吸引敌九师、六十四师尾追平度后,即取道胶河、潍河间南下,于10月1日在胶济线朱阳地区与第二纵队、第七纵队会合,集中兵力,寻机歼敌。

此时,范汉杰错估战局,以为九纵西返是“避战溃逃。不堪一击”。于是以其整编第八师、第二十五师、第五十四师继续向胶东腹地东进。整编第八师9月26日侵占龙口,9月27日侵占黄县,9月30日侵占蓬莱,10月12日以兵力一部侵占了长山列岛。敌整编第二十五师于9月27日侵占栖霞,9月29日侵占福山,9月30日侵占烟台。整编第九师于9月24日自招远毕郭向大泽山区尾追九纵及十三纵三十七师、三十八师。整编第六十四师则由高密向北堵截,堵截未逞,遂西窜昌邑饮马地区尾追第九纵队,形成孤立前出态势。东线兵团指挥部设在大泽山前大疃村。许世友司令员和谭震林政委决心抓住这一有利战机,集中第二、第九两个纵队,力求将敌六十四师歼灭于胶河西岸的饮马地区,以调动进犯胶东内地之敌人回援,减轻敌人对胶东内地破坏,并令第七纵队与第四纵队第十师于亭口、朱阳地区以阻击来援之敌第九师,独立师于岞山、朱阳一带负责潍县、诸城、高密方面的警戒及维护南北交通安全。以第十三纵队三十七师、三十八师一一四团攻击掖县以为策应,于是打响了胶河战役,揭开内线反攻的序幕。我内线主力,予敌重创之后,即跳转敌后,与诸城地区尾敌北上之另一部主力,会师于胶济铁路北侧莱阳地区。敌错误地判断我军为避战而逃,即以部分兵力回师平度,分两路合击我军。敌六十四师为右路,西犯饮马;敌九师为左路,南犯亭口。我军决定集中兵力,歼其右路六十四师于运动中,调动敌人回援,以减轻内地人民的痛苦。

10月2日当夜,敌六十四师先头部队进至饮马镇,九纵误判为敌主力,即令全线出击,迫使敌军退守胶河东岸范家集、林家庄、三合山地域。九纵遂以第二十五师、第二十七师跟踪追击,猛攻流河。第二十六师迅速东渡胶河,首先夺取韩村、前疃,尔后向三合山抵进,分割该敌于胶河两岸。第二纵队向流河西北外围搜索攻击前进,钳制迷惑敌人,掩护九纵侧翼安全。第七纵队主力进至台头、前后李家楼一线,阻击敌九师西援。10月3日凌晨1时,九纵两个师会攻流河,迫敌东逃,二纵第六师一部东渡胶河,抢占明家店渡口。至下午17时30分,在炮火掩护下,第二十五师攻击郭村,第二十六师攻击范家集,第五师、第六师主力攻击三合山,遭敌火力反击,伤亡过大,于拂晓前撤出战斗。与此同时,敌九师首攻第十师防御阵地,遭反击后,又转攻第二十师防御阵地,复遭我反击而溃退。10月4日,二纵以第五师一部至辛安村东警戒,第四师以小部队向林家庄佯动,第六师全力协同九纵第二十五师攻击三合山。20时30分,我军炮击敌三合山阵地,三合山淹没在一片浓烟烈火之中,我军从四面八方扑向敌人。顽敌在其炮火的支援下,拼死抵抗。我军猛烈攻击,击溃守敌,于凌晨占领了三合山,歼俘敌一部,占领三合山制高点,取得了居高临下的优势。5日黄昏,九纵以两个团兵力猛攻范家集,二纵以第六师和第四师十二团,攻击林家庄,第五师以一部进至辛安、小官庄一线构筑工事,阻击可能由平度来援之敌。至5日夜,三合山林家庄等敌,先后被歼半数,残敌约三个团缩据范家集,孤守待援。6日凌晨3时许,二纵第六师在第四师十二团协同支援下,经两小时激战,全歼林家庄守敌四七五团。

当日午后,获悉西线援敌四十五师,已由潍县出动。第二一一旅主力已达潍河西岸,一部已越过潍河进至山阳庄地区,并继续向饮马方向搜索前进。二纵奉命以第四师十团一部西进青龙山、赶仙庄一线,采取运动防御,节节阻击敌人,并抢占饮马镇。黄昏前,该团位于饮马、孟家庄,第十一团集结于田家庄、北戴家庄、薛庄一线,监视西路敌二一一旅动向。东路援敌第九师,于5日夜北移,企图经台头线解敌六十四师之围。据此情况,第二纵队第十二、十三、十四、十六团,于6日进至辛安东北的小官庄、西北的冢东、古庄、五甲埠一线,加紧构筑野战工事,准备协同第七纵队第十九师、第九纵队第二十七师一部,阻击敌九师,力求在运动中歼敌一部。6日拂晓,敌九师在炮火、飞机支援下,向红石山、台前阵地发起猛烈进攻,企图在这里打开一个突破口,向敌六十四师靠拢。第七纵队十九师五十七团在第九纵队二十七师八十一团的协同配合下,坚守了红石山阵地,激战4日,歼敌一个营,敌未能前进一步。为争取在运动中歼敌,东线指挥部决心以一部继续围攻范家集残敌,以一部坚决阻击敌九师西援。而用大部主力歼击进至山阳庄、薛家集之敌。为此,二纵当即调十二团、十六团参战。第十七团以林家庄为依托,首先夺取范家集西北角地堡群,得手后以十二团位于十七团右翼,同时发起总攻。当夜因十二团于23时始投入战斗,待十七团夺取了三个地堡后天已破晓,即停止攻击。第九纵队以六个团攻击范家集,彻夜激战,敌坚守地堡群未能突破,遂形成对峙状态。由潍县东援之敌二一一旅主力,于6日已全部渡过潍河,下午以两个团出动,迫近二纵吴家沟、常家屯、王家庄一带阵地,被二纵第十一团截击,歼敌一部,敌乃全线溃退至赶仙庄、青龙山一线。17时许,二纵第四师、第五师主力乘夜出击,于拂晓占领赶仙庄一角,构筑阵地与敌对峙,反复冲击,敌被击退。至此,敌三路回援之师全部被阻:敌九师由亭口西援不成,又经红石山迂回西援,也被阻住;敌四十五师二一一旅由潍县东援,5日进到山阳庄;敌二一二旅及敌六十师一五九旅由高密北援,6日进至薛家集、郑家庄地区。由于西路援敌迫近,范家集残敌顽抗死守,一时不易全歼,我军决心转移兵力,先歼灭东援和北援之敌于运动中。

东线指挥部令九纵监视敌六十四师,二纵于7日下午全部西进,执行歼击敌二一一旅的任务。于是急令第六师西渡胶河,在饮马镇集结,令第四师先头部队迅速向山阳庄、姚湾等地搜索攻击,至23时第十一团一部佯攻小山,主力配合第十二团以兴会庄、青龙山嘴为依托,向西攻击山阳庄。凌晨4时,第四师一部与第五师十四团在姚湾包围敌两个营,积极肃清外围,部署攻击行动。与此同时,第六师由饮马出发,急行军经前后初庄、鳌头埠一线,向敌侧后攻击。至此,我军击退了敌二一一旅向饮马的进攻,并立即转入猛烈的反击,将敌压缩于山阳庄附近地区。8日拂晓前,第十八团由侧背沿潍河东岸挺进,迅即攻占吕山西头88高地,切断敌人退路;第十六团由敌背后向东攻击,勇猛突入山阳庄西圩子。8日晨,第四师、第六师全力攻击山阳庄东圩子,第五师十四团攻击姚湾歼灭突围之敌。于9时许我四面突破敌前沿阵地,向纵深猛烈突击。敌在我强攻下,支持不住,突围逃窜,分头向西北及西南突围,除一部于吕山下为第四师歼灭外,其余被全部截击于山阳庄以南原野里。至10时左右,敌二一一旅被全歼,毙伤俘敌少将旅长张忠中以下5000余人。9日10时左右,敌九师约两个团,在飞机、炮火掩护支援下,向台前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接着又在15时,以一个团的兵力,在飞机、炮火掩护支援下,向红石山阵地进攻,均被九纵第二十七师所击退。

北援之敌两个旅,亦于7日被我军分别包围于郑家庄、薛家集等地:敌南路援军六十四师一五六旅及四十五师二一二旅,于7日由高密经朱阳北进,被第七纵和独立师阻击于张家庄、穆家庄附近地域,歼敌第六四八团三营大部,其余敌军均退守郑家庄、官庄、郑家集三个村落。当晚第二十师向敌郑家庄六四八团二营发起攻击,敌向北突围,至8日16时,被全歼。当敌六十四师被围范家集不能突围,师长黄国梁紧急呼救的各路援军又受解放军强阻之际,范汉杰忙从胶东腹地急调第五十四师、第八师一部由莱阳兼程西援,东线兵团指挥部见调动敌军回援的目的已达到,遂于9日撤围,10日主动撤出战场结束战役,转移至景芝以南地区休整。10月11日,溃散蒋军二个班,流窜到张家官庄,被中庄区民兵中队捉获,缴获步枪30余枝。

战役总结

胶河战役自1947年10月2日至10日,历时9天的时间,重创了敌军8个旅、歼敌9个团共12,000余人(内俘8,000余人),我军将士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其中平度籍战士100人牺牲。此次战役中,三合山区民兵积极参战,破坏敌人通讯联络,牵制了敌人,配合了战斗。民兵英雄邢全庆,为主力部队作向导,帮助部队顺利完成侦察任务。范家集民兵队长范大虎掐电线,送弹药,机智勇敢地同敌人斗争。在红石山战斗中,民兵班长杨勇虎,用手榴弹炸毁一个敌人碉堡,毙伤4名蒋军。平北、平西、平东各县地方武装也进行了有力的配合。平度党政机关为支援这次战役,调集万余名民工组成担架队、运输队,在抢救伤员、运输协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平度四县的万余名民工,运送面粉80余万斤,木柴、马草一千余万斤,赶做军鞋16万余双,做拥军袋10万多个,募集鸡子60余万个,护理伤员8,000余人,围绕三合山周围30华里以内的民兵、青妇队都积极投入了战地抢运和救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保证了战役胜利。

而今的三合山光秃秃的,树木很少。原因是保护不得力,每年的阴历4月初8、10月初8,满山都是赶山烧香的人流,树木渐少

三合山战役又称胶河战役,是1947年10月2日~10月10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部队在三合山地区对国民党军的反攻作战。此役给进犯胶东之敌以沉重打击,彻底挫败了蒋介石“九月攻势”作战计划,从此扭转了胶东战局。敌被迫停止对山东战场的重点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使我军山东内线战场开始了战略反攻的新阶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0264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3
下一篇 2023-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