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小众特色美食有哪些

湖南小众特色美食有哪些,第1张

湖南有很多知名的美食,例如臭豆腐,口味虾等,但其实湖南的美食可不止这些,下面就来和我一起了解湖南小众特色美食吧。

臭鳜鱼

岳麓山上有一家店说是臭鳜鱼做得好吃,我就进去尝尝,旅行时我专挑那些菜名稀奇古怪的吃,我可不想在湖南吃苦瓜酿豆腐。

过了饭点,店里没什么人。等着菜上来的时候,我在想湖南人善于做臭里透香的菜,会不会像臭豆腐一样,端出来先是一阵恶臭?还好,端出来得细细地闻才感受到一股似臭非臭的味道。拨开表面的辣椒,鱼肉很鲜嫩酥烂,入味很足,很是鲜醇,还保持着鳜鱼(也有人叫桂鱼)的本来味道,但多了一点腌鱼提欲的口感。

臭鳜鱼在湖南新化地区和安徽徽州地区比较流行。因为岳麓山是著名风景区,也有饭店做这菜。

红糖粑粑

在长沙三王街闲逛的时候,街边有卖红糖粑粑,这个我是听说过的,但没吃过。看样子也就是糯米加红糖做出来的,但看上去很有质感,就买了一份,五个粑粑算一份。甜丝丝软糯糯的,我胃不太好,当时又空着肚子,知道糯米难消化,所以吃得很慢,一点一点地嚼,却也充分地感受到糯米的香糯,和熬过的红糖那点淡淡的宜人的焦味。我想如果当时我大口大口地嚼着吞下去,应该就感受不到太多的美味,肚子还会不舒服吧?有时候不是食物不好吃,而是我们太着急完成吃这个过程。

腌毛豆

我不太确定这个算不算湖南特色菜,但我在其它地方没吃到过,也没有听说过,但我在湖南衡阳吃到了,也可算她的特色吧。这是餐前小菜,一个人旅行,点菜的时候很操蛋,不想总吃街边小店,走进像模像样的大餐厅,看着那一张张的大桌,自己好像是做贼似的。找了墙角一张小桌,为了不让服务员为难,我从餐前小菜,到炒菜,到汤,整一溜都叫了,唯一没叫米饭,菜要吃完都得撑着呢。

腌毛豆是放了辣椒进去腌的,有点辣,与新鲜毛豆比更鲜软,带点酸味,味道很江湖,我剥豆子吃的样子也很江湖。我本在江湖飘嘛。

黄焖鸡

这就是湖南特色黄焖鸡,在衡阳吃到的。你可能会惊讶,这么大一盆,一个人怎么吃得下?其实除了辣椒啊这些配菜,鸡肉也没多少。是真正的土鸡,鸡肉味浓,配料中有很多姜、蒜、泡椒、干椒,非常的鲜辣劲爽,还嫌这盆份量少了呢。当然吃完了,满满一壶茶都让我一个人喝光了,还不够,又添了一壶的水。

土家野菜粑粑

这是一道甜品,是炸的,外面酥酥的,里面却还糯糯的,很香甜,带有一种野菜的清香,也是个意外的惊喜。但当时我还没做这份特色美食的工作呢,没有问个究竟的习惯,不知道是什么野菜做的。

腊牛肉

在湖南,有时想吃一顿不带辣的饭都很难。通常配菜的辣椒都要比肉的'份量大。好在吧,这道菜的味道还不错。湖南人爱吃腊肉,我们在外面吃湖南菜也常吃腊肉,但一般都是猪肉腊的。牛肉腊的我还是第一次吃。除了一般腊肉的咸香之外,还有一种牛肉特有的浓香。

湖南的特色菜还有不少想和大家分享的,但看看篇幅也差不多了,也许下次有机会再做一期。旅途中经过长沙这幢小楼,我说,咦!这不是我的银行吗?我本农民,为何却要整得农民不像农民,工人不像工人,知识分子不像知识分子?话说,这是民国的四大银行之一的旧址。

湖南长沙臭鳜鱼最早来自岳阳,鳜鱼多产于洞庭湖一带。后风靡全国湘菜馆,多做成干锅,更具昭示性。 湖南人将臭鳜鱼发扬光大,总结一条是更臭,更咸,更辣。

臭桂鱼,又名臭鳜鱼,是传统名菜,出名于湖南湘菜中,如今的大街小巷湘菜馆里,都有这道名菜。端上餐桌闻起来很臭,吃起来鲜香,肉质细腻,鲜嫩醇滑等特色。

臭鳜鱼,干锅的烹饪方法,第一次吃的人不敢下筷子,闻起来臭,吃起来很香,鳜鱼肉质紧实,鱼形状完整,呈鲜红色。这种独特的风味,当你吃上一口后,你会发现味道如此美味。

起源典故

相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贵池、铜陵、大通等地鱼贩每年入冬时将长江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因要走七八天才到屯溪,为防止鲜鱼变质,鱼贩装桶时码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并经常上下翻动。

鱼到徽州,鳃仍是红的,鳞不脱,质不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异味。洗净后以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异味全消,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见《中国烹饪百科全书》"腌鲜鳜鱼"同条)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0140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3
下一篇 2023-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