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是国家5A级景点,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建立的。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中山陵景区主要分为中山陵、灵谷寺、明陵、紫金山四个部分。
八点起床,一路游览中山陵,下车,买了一张去中山陵和灵谷寺的通票。票价80元。注意,中山陵单独无票,无学生票。进中山陵大门后有免费的导游图,可以根据地图拟定路线。中山陵是一座还算规规矩矩的建筑。没什么好拐弯的,直接上去就是了。拜访完孙先生,原路直走。博爱广场到灵谷寺景区附近有一辆伪装成小火车的电瓶车。我免费去了那里。在灵谷寺景区需要的时间比较多,因为是一整片山林,不像中山陵景区地面基本都是石头水泥硬化的。参观完灵谷寺景区的文化建筑后,可以走林间小路到孙中山纪念馆,然后从纪念馆到音乐台,再回到陵前下车的地方(以上均为步行),一路骑行回去。
建议:如果你的主要目的是中山陵,这个没问题。这座山足够大,你可以绕一天。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考虑买一张包括明陵在内的通票。票价好像是140元。个人觉得十三陵和紫金山需要再单独待一天,不然就是走马观花。
中山植物园:园林简介南京中山植物园坐落于南京市东郊的国家级钟山风景区内,占地186公顷,背倚
南京中山植物园正门口
苍翠巍峨的钟山,面临波光潋滟的前湖,傍依古老壮观的明城墙,遥对闻名中外的中山陵。园中气候温和、植被茂盛、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秀色天成,风光旖旎,既是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又是一个奥妙无穷的植物王国。 七十年来,经过植物园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南京中山植物园已成为一座享誉中外,集科研、科普和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植物园。作为中国中、北亚热带的植物研究中心,植物园保存植物3000种以上;建成专类园(区)10个;拥有馆藏标本70万份;设有观赏植物中心、药用植物中心、植物信息中心、植物迁地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华东地区最大的植物标本馆。自八十年代以来,植物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600多个单位保持着种苗、标本和图书资料的交换关系;与美国密苏里植物园建立了我国第一对国际友好姊妹植物园,该园主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雷文博士被聘为南京中山植物园名誉主任;还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植物园、日本东京大学植物园等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是中国最早加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植物园,为IUCN濒危植物委员会成员;成功地主办了亚洲史上第一次国际植物园学术讨论会及第十一届国际植物园协会大会。
南京中山植物园既有园林外貌,又有科学内涵南京中山植物园,是我国四大植物园之一,国家级科普教园内风景(12张)育基地,亦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名为“植物阆苑”,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游览者30万人次以上。这是为了纪念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9年破土动工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国家植物园。位于紫金山南簏,依山临水,景色天成。创建以来,几遭破坏。1954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重建,现以逐步发展成为以北亚、中亚热带植物引种驯化为重点的研究机构。园内珍藏有腊叶标本50余万份。以资源植物的发掘、利用和改造为方向,先后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中推广。近年来开始重视了植物种子资源保存的研究。南京中山植物园坐落于南京东郊的国家级钟山风景区内,占地186公顷,背倚苍翠巍峨的钟山,面临波光潋滟的前湖,傍依古老壮观的明城墙,遥对闻名中外的中山陵。园中气候温和、植被茂盛、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秀色天成,风光旖旎,既是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又是一个奥妙无穷的植物王国。
交通:乘游3路、20路、315路车可达。
传承与发展:八十年来,经过植物园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南京中山植物园已成为一座享誉中外,集科研、科普和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植物园。作为我国中、北亚热带的植物研究中心,植物园保存植物3000种以上;建成专类园(区)10个;拥有馆藏标本70万份;设有观赏植物中心、药用植物中心、植物信息中心、植物迁地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华东地区最大的植物标本馆。自八十年代以来,植物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600多个单位保持着种苗、标本和图书资料的交换关系;与美国密苏里植物园建立了我国第一对国际友好姊妹植物园,该园主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雷文博士被聘为南京中山植物园名誉主任;还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植物园、日本东京大学植物园等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是中国最早加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植物园,为IUCN濒危植物委员会成员;成功地主办了亚洲史上第一次国际植物园学术讨论会及第十一届国际植物园协会大会。
既有园林外貌,又有科学内涵南京中山植物园,是我国四大植物园之一,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亦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名为“植物阆苑”,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游览者30万人次以上。
中山陵音乐台: 南京中山陵风景区音乐台位于中山陵广场东南。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由杨廷宝设计,1932年秋动工兴建,1933年8月建成。音乐台是中山陵的配套工程,主要用作纪念孙中山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
编辑本段
结构
整个音乐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场地平面布局半圆形,在半圆形圆心处设置一座弧形乐坛,乐坛两侧设有台阶与花棚衔接。在乐坛后面为一堵汇集音浪的大照壁,它是音乐台的设计主体。照壁坐南朝北,宽约16.67米,高约11.33米,水平截面为圆弧形。可容纳三千观众。沿草坪周围绕以水泥回廊,是游人休息纳凉的佳境。紧靠乐坛正前方有一泓水池,呈半月形,池半径为12.67米,用以汇集露天场地的天然积水,池水终年不涸,可以增强乐坛的音响效果。乐坛两翼筑有平台,上砌钢筋混凝土花棚。
编辑本段
风格
音乐台的建筑是中国传统风格与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一个范例。音乐台在利用自然环境,以及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上,充分吸取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特点;而在照壁、乐坛等建筑物的细部处理上,则采用中国江南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创造出既有开阔宏大的空间效果,又有精湛雕饰的艺术风范,达到了自然与建筑的完美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