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梅江有哪几个柑场

新会梅江有哪几个柑场,第1张

新会梅江有,梅江、东甲、天马、茶坑、大洞、天禄、西甲等这几个柑场。

二、三江镇三江镇位于新会区东北部,西南濒临银洲湖,因潭江、江门河道、虎坑河道汇聚而得名。

梅江村地处会城城区南面,为冲积平原。由于土地肥沃,传统以种柑、蒲葵、甘蔗、香蕉为主,历史上一度种柑占70%之多,村民靠种植已生活富裕,素有“柑之乡”美誉。驰名的“新会大红柑”以此地出产为代表,梅江塞口围所出的“塞口大红柑”驰名省港澳。

目前梅江村被越来越多的高级住宅“侵占”,柑地所剩无几,物以稀为贵,近几年梅江出产的新会柑价格更是贵的出奇。

目前天马村是政府倡导保护的原生态地,即使轻轨穿过,都需要做消音设计,以免影响鸟儿栖息,柑地所受影响也比较少,整体生态环境较好。天马是一块风水宝地,最有名的莫过于是坐落其中的“小鸟天堂”。

天马村在2006年获得“自然生态类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称号,是“广东最美的乡村”之一。

这几年来,人们对于新会柑的认识多半源于陈皮,以及柑普茶。那么,哪种是最好的新会柑?新会柑什么时候有?

新会柑哪里的最好

新会柑主要分为三种:青柑、二红柑和大红柑。

青柑加工剥出的皮叫青皮,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采摘,其皮薄、色深、性温和,质硬味香,辛辣带苦,耐储藏。

二红柑指未完全成熟柑,二红柑加工剥出的柑皮叫二红皮,一般在每年的11月份采摘,其皮稍厚,褐绿带红,质地软硬适中,性温 和略甜,辛辣带苦,耐藏。

大红柑是指充分成熟柑,大红柑加工剥出的柑皮叫大红皮,一般在每年的12月份(冬至前),采摘其皮厚,色暗红,质软 性温,味香甜,微辛带辣,不耐藏。一般青皮作药用,耐藏但升值空间不大,而大红皮用于泡茶或调味,不耐藏但升值空间巨大。

最正宗新会茶枝柑则为以茶坑(梁启超家乡)熊(ní)子塔为地标,潭江与西江支流交汇一带出产的茶枝柑。“熊子塔”位于新会母亲河潭江下游地带,东边有西江支流汇入,南边有水资源丰富的银洲湖。来自潭江、西江的多方丰富有机淡水资源和来自南海的含有丰富氯化物、镁盐、钾盐等矿物质元素的海水不断互相补充,在潮夕作用下,不断淡化,形成“三水交汇”的水文奇观,使得熊子塔周边水系形成多种矿物质元素和丰富微生物的特殊灌溉用水。同时该地带气候为典型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怡人,热量充分,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无可否认堪称不可复制的珍贵天然资源福地。因此民间一直流传古老说法:“凡能望得见新会凌云塔的地方,种出的新会大红柑,柑皮格外芳香,是正宗的陈皮。”

新会柑什么时候有

三月,柑花盛开,花色淡雅、娇俏可人、花香清雅

四月,柑花渐落,长出萌萌的小胎果,刚长出的胎果只有绿豆大小(小柑胎)

五月,胎果渐多,密密麻麻,个头比玻璃珠小一点(大柑胎)

六月,胎果渐大,个头跟一元银币大小

七月,小青柑采摘时间,个头较小,皮身较薄、果酸味较浓

八月,小青柑采摘时间,个头稍大,一般以50克/颗为标准

九月,中青柑(民间一般按柑的个头大小来命名,所以俗称中青柑)

十月,大青柑(个头比较大,所以俗称大青柑)

十一月,二黄/二红柑(未完全成熟,俗称二黄柑或者二红柑)

十二月,大红柑采摘时间(冬至前会采摘完毕,具体采摘时间段根据不同柑园产区而定)

然而,每个阶段采摘的柑果的用途功效都是不容小觑。

新会柑的成熟分为四个阶段,青柑子(即柑胎),青柑,二红柑,大红柑。每年的8月到12月,柑果由青皮到红皮,随着果实成熟度颜色也由青绿逐渐转为橙黄色,柑皮表皮由硬变软,从薄变厚,滋味由辛苦逐渐转为甜香。

新会柑怎么做陈皮

新会的青柑,二红柑,大红柑都是新会柑(茶枝柑),新会柑的采摘分三个时期,农历立秋至寒露采收是青柑,农历寒露至小雪采收是二红柑,农历小雪至小寒采收是大红柑,相对应制作的新会陈皮是青皮,微红皮,大红皮!

1、感官特色:

(1)柑青皮:色泽青褐色至青黑色,质硬、皮薄,味辛苦、气芳香

(2)微红皮:色泽黄褐色至黄棕色,质较硬、皮较厚、味辛甜,气芳香

(3)大红皮:色泽棕红色至棕黑色,质软、皮厚、味微辛、甜香。

2、理化指标:

项 目 柑青皮 微红皮 大红皮

橙皮甙% 2.5-4.5 2.0-3.5 1.5-3.0

水分% ≤13

切成三瓣的形状,有两刀法与三刀法。

切好除去肉,先不要往外翻开皮。

在阴光下晒2~3小时后,再由内住外翻皮

放在阳光下暴晒。

注:晒柑皮请尽量选择未来几天天气干燥的时候制作果皮,假如天气潮湿的天气(俗称南风天),就不要买新鲜的果皮回来晒了,否则易发霉。

天气好的话一般3至5天就晒好了,当然你晒久点也没所谓,不过还是不要碰上潮湿天气或被雨水露水沾湿,晚上还是拿回室内通风干爽处。

晒干后,用密封器皿保存。可以用有盖的玻璃罐、厚的透明塑料袋用绳子扎好、甚至装饼干的铁罐装也行,只要密封。我家用玻璃罐密封。打上产地与年份标签。

放置3年以上的才能叫陈皮。我这是放了4年的。

存放的陈皮不是一劳永逸了,每年也要选择6月与12月太阳猛烈的时候拿出来晒一天,再封存好保存,要是忘了的话好容易变质的。理论是存放越久越好,那些卖陈皮的摆出那些十年的二十年的...

新会柑种植区域不同价格不同,新鲜柑从2元~20元1斤。但是真的一分钱一分货,买过对比下就知道。

新会陈皮产区很多,其中以第一产区陈皮最好,具体如下:

1、天马村

天马的柑园种植地主要围绕小鸟天堂周边,占尽地利优势,气温,土壤适宜。此处最合理地保留了原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于柑树的生长。还被评为广东省最美的生态乡村,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笔下的《鸟的天堂》原型即来源于此,更显天马生态环境的得天独厚。这里我们以十添一的新会陈皮和老树陈皮为例做简单说明。

新会陈皮采摘的正是新会天马核心产区的柑皮,后经过洗果—开皮(运用700年传统开皮手法)—阴干—反皮—晒制—仓储—翻晒—扫瓤等工序制作而成。

老树陈皮柑皮来自于深山野生老树的母树圈枝,有年份的老柑树,其吸收的营养更能集中到柑果上,在原生态深山放养的基础上,经采摘等一系列工序后的柑皮经过纯天然日光生晒,柑韵悠长,二者泡起来口感顺滑,沁人心脾。

2、梅江村

新会梅江种植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梅江村位于城南,与天马村接壤,也是新会茶枝柑的著名产区,其处于入海口交界处,在涨潮的时候,海水会淹没较为低洼的地方,咸淡水交融,土壤肥沃。出产的柑果光泽亮、口感清爽。

3、茶坑村

不少人知道这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文学家梁启超的故居所在地,但是鲜少留意此地是新会柑核心产区之一,七百多年前,茶坑人已大量种植新会柑,并经营新会陈皮,此处的陈皮醇厚芳香,较天马略淡;入口甜味香味较淡,回甘略带点苦,基本无麻痹感。

4、东甲村

是历史上著名新会柑种植基地,也是传统的圈枝柑产区,清朝时新会柑作为岭南佳果,曾被朝廷指定为贡品。

但东甲村种植柑果的土地由于近10来年新会的发展建设,大多已被征收开发,产区所剩无几,能够产出最佳陈皮的柑树亦少之又少,导致现在东甲柑物以稀为贵。

5、西甲村

毗邻东甲村和会城主城区,西甲村历史上也是著名新会柑橘种植基地,气候水土与东甲柑品质一样,质量上乘。但目前新会柑种植资源尤其是核心区水土资源被不断挤压,西甲村已经为城区,村里的土地已所剩无几,目前种植新会柑的数量基本上已没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000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3
下一篇 2023-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