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香积寺位于长安区韦曲镇西南的神禾塬上,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一祖庭。香积寺始建于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为纪念唐代名僧善导和尚而建。唐高宗李治曾赠寺院舍利千余粒和百宝幡花供养。取名香积寺,意把善导比作香积佛。
香积寺内现存唐代建造的善导塔,青砖砌成,壁厚二米,平面正方形,为仿木结构。塔顶因年久残毁,现在存十一级。塔身周围保存有鞍形的十二尊半裸古佛,雕刻精巧。塔基层四面有门,并刻有楷书《金刚经》,字迹雅秀,笔力遒劲。
唐至宋元,历经战乱,寺院长年失修。清乾隆年间重修,今存有清代所修大殿、僧房。“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谭曲,安禅制毒龙。”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五言诗《过香积寺》描写了当年香积寺的幽深、静谧。
唐代名僧善导和尚(公元613-681年)是山东临淄人,一生专习净土念佛法门。9世纪时,日本天台宗僧园仁来唐留学时,把善导著作带回日本传播。宋代日本僧人法然由净土宗教义,创建日本净土宗,为日本佛教信徒最多的一派。法然在著述中曾公开宣称:“我以善导一师,开净土宗”,所以日本净土宗信徒都以香积寺为其“祖庭”。
如今,香积寺已成为中日宗教文化交流的见证。唐代的善导塔现已作整修,塔内有木梯直通塔顶。新修大殿内安放着日本友人赠送的善导大师像、供桌、五供、铜罄、木鱼等,殿前安置着他们赠送的石灯。
青城山为道家圣地,这是大家普遍的认识,但是佛家在青城山的地位与道家相比在伯仲之间,当然,这个信息不被所有人知晓。千百年来,佛道在都江堰地区并行不悖,各显春秋。现就将被道家和佛家都称为正统的修行之地的青城山周边的一些历史脉络进行一些梳理——
青城山最早的佛寺即为香积寺,建于西魏大统年间(535年~551年),明朝曹学佺《蜀中名胜记》记载:“香积山寺,即灵岩寺也,有瀑布及鸡骨禅师(有典故)塔,即《周地图经》之通灵山寺。”香积寺规模宏大,有龙门洞、五叠泉、摩云亭、鸡香桥、虎啸亭、鸡骨禅师塔等胜景,现今青城山镇石桥村。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云游至此,诗赞香积寺:
我来香积寺,清晨历龙门。孤峰撑苍昊,大壑裂厚坤。古穴吹腥风,峭壁挂爪痕。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
横策意未餍,褰裳探其源。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须臾苍云合,便恐白雨翻。东走得平野,万里扶桑暾。
香积寺创于西魏,毁于明代。据罗元黼《香积寺记》,“清康熙初,释照泰,临济宗也。始来是山,披榛置钵。其法嗣若普亮、通义、通敏、真地、然程......凡十二世“。民国十七年(1928年),该寺培修后,尚存正殿四重,廊房僧舍38间。1949年后,僧人走散。1959年拆毁,寺庙建筑遗迹尚存部分。2008年四川地震之后,有居士在香积寺原址,盖有一所庙堂。
香积寺位于青城山外山石桥村中国大熊猫保护中心都江堰基地旁。
香积深藏无人知,
熊猫也寻桃花园,
漏米碑石沉甸甸,
晋唐佛风谁来缘。
其它文章链接: 想起一首呼吸的诗
香积寺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净土宗”祖庭,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香积寺村。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净土宗创始人之一善导大师圆寂,弟子怀恽为纪念善导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
香积寺殿宇庄严整齐、环境优雅、规模广大,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写《过香积寺》诗予以赞扬:“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日本净土宗直绍净宗创立者善导一脉,向来把善导尊为祖师,把香积寺奉为祖庭,《过香积寺》诗还被编入日本小学课本。1980年5月14日,中日两国在香积寺隆重举行善导大师逝世一千三百周年纪念法会。
1956年,香积寺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04月09日,被国务院确立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0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香积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