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位于哪个城市

华亭位于哪个城市,第1张

上海松江地区的曾用名,民国时改之。从秦汉到元代,上海这块土地一直名为“华亭”,治所在今松江区。松江,秦时建镇、唐时置县、元时升府、明清时为全国纺织业中心,东南一大都会,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别称有云间、茸城、谷水等。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东吴名将陆逊以功封华亭侯,华亭始见于史志。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至清末,华亭县、华亭府、松江府、娄县均设治于此。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华亭府,翌年改为松江府。 截止清嘉庆十年(1805年)演变为1府(松江)、7县(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1厅(川沙),松江府城内,南半为华亭县,北半为娄县。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华亭、娄县合并为华亭县。民国3年(1914年)改为松江县。华亭即今天上海市松江区,唐天宝十载(751年)设华亭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此设华亭府,次年改名松江府。松江府驻地为华亭县,元至清松江府属县陆续析置上海、青浦、娄县、金山、奉贤、南汇6县及川沙抚民厅。民国元年(1912年)废松江府存县,同年娄县并入华亭县,民国3年因与甘肃省华亭县同名,改名松江县。1958年,松江划归上海市。民国时期,松江县政府及江苏省第三、第四区专员公署皆设于此。“松江”,原意即指现在上海境内的苏州河(吴凇江),自古在松江府管辖范围内,且宋朝以前吴凇江水量大于黄浦江,故因江而得名(吴凇江本名即为松江(见《尚书·禹贡》));而现在松江区至黄浦区境内的黄浦江段(即黄浦江中上游)在以前称之为“上海浦”,苏州河口以东的黄浦江(以前为吴凇江的支流,即外滩源至长江入海口,)称之为下海浦,“上海”这名称即取自于松江府境内的这条“上海浦”。上海近代开埠之前,松江一直是上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历史悠久,文脉渊远,松江被称为“上海之根”。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位于上海嘉定的北部,靠近江苏的浏河的,那里有华亭人家、农家乐的地方。

上海市奉贤区海龙路与海航路交叉口。根据查询百度地图,华亭市海龙路口在上海市奉贤区。华亭镇隶属上海市嘉定区,位于嘉定区东北部,东依沪太公路与宝山区相连,西、南与嘉定工业区和徐行镇接壤,北临浏河与江苏太仓相望,距明代郑和下西洋出发地3公里,距离上海市中心30余公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926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2
下一篇 2023-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