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庙乌衣巷的介绍

南京夫子庙乌衣巷的介绍,第1张

一、地理位置:乌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地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当时中国世家大族居住之地,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部队营房所在地。

二、乌衣巷的前世今生:

1、古代:

(1)三国时期,乌衣巷是吴国戍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

(2)东晋建武元年(317年),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当时的皇帝司马邺被俘,西晋灭亡。次年,司马睿被推戴为皇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大臣王导住在这里,后来便成为王、谢等豪门大族的住宅区,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

(3)唐朝时期,乌衣巷沦为废墟。中唐时期,诗人刘禹锡以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的感叹,足见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

(4)南宋时期,建康城曾一度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繁盛,民殷物阜”。人们又在倾圮的王、谢故居上重建“来燕堂”。其址在乌衣巷东,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士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胜地。

2、现代:1997年,秦淮区人民政府恢复了乌衣巷,挖掘、展示乌衣巷源远流长的历史,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古居纪念馆。历经千年的沧桑,如今的乌衣巷已不复昔日的繁华,没有豪门士族的觥筹交错,取而代之的是游人探访王谢华堂踪迹。

扩展资料:

与乌衣巷有关的古诗:

《乌衣巷》

作者:唐代-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衣巷 (南京秦淮河朱雀桥南岸古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衣巷 (唐代刘禹锡七言绝句)

南京乌衣巷是中国保留下来最古老的一个巷子,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成为东晋豪门王谢两家的府邸,这里现在已经规划完毕,成为热门旅游地,下面给大家分享乌衣巷门票最新信息。

门票价格:

免费

注:很多小景区和特殊的娱乐项目都是需要现场收费的

乌衣巷历史来由介绍:

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

一看到乌衣巷,脑海中自然而然的浮现那首著名的古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燕子在端午时期自然是看不到的,朱雀桥边自然也没有了野草花,还有这个就是这条著名的小巷子及一些复原的老房子。

乌衣巷就在秦淮河边上,巷子很窄,里面很安静,虽然夫子庙那边人潮攘攘热闹非凡,但是巷子里还是蛮安静的,人也少,正好可以进纪念馆里安安静静的感受一下就是风光。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在南京夫子庙西南数十米处,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原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后被唐代刘禹锡写入诗中。

历史人文

三国时,乌衣巷是驻守南京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东晋初,大臣王导住在这里,后来便成为王、谢等豪门大族的住宅区。到了中唐,诗人刘禹锡以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叹,足见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

1997年,秦淮区人民政府恢复了乌衣巷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故居,广泛收集了一些有关历史资料、文物,目的在于让海内外游客在观赏之余,了解东晋时期王导、谢安为代表的王、谢两大家族和古都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历史概况,缅想当年许多杰出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中所创造出的业绩和成就,从而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激发人们的爱国情志。

建筑特色

从文德桥南堍进入乌衣巷甓门,王谢古居纪念馆咫尺相望。该馆坐北朝南,形制优美,呈现一派“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格调,古朴典雅,溢彩流光。其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内部建筑与外部建筑纵横交替,相互垂直,紧密相连,构成了一组完整的艺术整体,与夫子庙地区的明清建筑风格和谐相揉,协调一致,极为壮观。

该馆大门上方悬以“王谢古居”匾额,内分东、西两个院落。东院内来燕堂堂匾系当代著名书法家沙曼翁书写,以隶体杂汉简,笔锋遒劲有力,象征着六朝时期“王谢大宅”的风范。

故居的主体建筑为来燕堂和鉴晋楼,另附有王、谢家族陈列、六朝历史和文化艺术陈列、淝水之战半景画室、东晋起居陈列室、六朝书画、雕塑厅、洛神赋壁画厅等。楼堂外的墙壁上,还有竹林七贤图、对狮图、行乐图等砖印壁画,有史料价值和观赏价值。庭中有建有仿兰亭的小品式水流觞流杯渠。古居内特请诗书界名流撰写了记文、楹联,更增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乌衣巷位于夫子庙南,三国时是吴国茂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东晋初,大臣王导住在这里,后来便成为王、谢等豪门大族的住宅区。

中唐,诗人刘禹锡以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叹,足见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

王谢古居:一九九七年,在乌衣巷重建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古居,广泛收集了一些有关历史资料、文物。古居可了解东晋时期王导、谢安为代表的王、谢两大家族和古都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历史概况,缅想当年许多杰出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中所创造出的业绩和成就。

古居的主体建筑为来燕堂和鉴晋楼,另附有王、谢家族陈列、六朝历史和文化艺术陈列、淝水之战半景画室、东晋起居陈列室、六朝书画、雕塑厅、洛神赋壁画厅等。

楼堂外的墙壁上,还有竹林七贤图、对狮图、行乐图等砖印壁画,有史料价值和观赏价值,庭中有建有仿兰亭的小品式水流觞流杯渠。古居内特请诗书界名流撰写了记文、楹联,有史料价值和观赏价值。

交通指南:

公交车

可乘坐1、4、7、40、44、49、62、304路到夫子庙(东)站下。

可乘坐游2、1、15路到夫子庙(北)站下。

可乘坐游4、2、14、16、23、26、33、43、46、63、81、87、101、102、103、106、305路到长乐路站下。

可乘坐301路到瞻园路站下。

地铁

南京地铁1号线 三山街站 到站后步行前往

南京地铁3号线 夫子庙站 到站后步行前往

地址:

南京市秦淮区贡院街152号南京夫子庙内

乌衣巷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在夫子庙一带秦淮河上的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此地是豪门望族的聚居地.住在乌衣巷,是当时地位与荣耀的象征。

唐代,乌衣巷沦为普通百姓住地,所以刘禹锡有诗云:“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旁野草花。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829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1
下一篇 2023-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