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南阳是在荆州还是在豫州?南阳是在中原吗?

三国时期,南阳是在荆州还是在豫州?南阳是在中原吗?,第1张

南阳是在豫州,地处河南;

豫州是正宗的中原;

诸葛亮就在南阳种地;

天下九州:青州,并州,豫州,冀州,雍州,凉州,扬州,荆州,幽州。

南阳郡在汉末到三国时期都是荆州辖地。南阳郡始建于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91年),西汉时候汉武帝设立十三刺史部,南阳郡归于荆州,郡治宛县。东汉时光武帝刘秀是起家于南阳,所以南阳成为陪都,地位更加重要。

曹魏代汉之后,南阳郡仍然隶属荆州。

南阳郡是在中原,可是行政上归属荆州。

ps.1汉末时期荆州辖郡:南郡(江陵)江夏郡南阳郡长沙郡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后来一直到三国时期又增设了章陵郡襄阳郡和新城郡(上庸)刺史驻南郡,后来刘表移驻襄阳,三国时期吴国魏国各有荆州,魏国控制南阳襄阳新城和江夏郡的一部分,吴国也有江夏郡,并掌握荆州其余部分。

ps.2关于南阳和襄阳的关系。一开始襄阳是南阳郡下属的一个县,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析南郡、南阳郡置,治襄阳县。所以诸葛亮躬耕的地方,是南阳郡下属的襄阳县,跟现在的南阳市没有关系。

今天河南南阳卧龙岗,诸葛亮躬耕之地。

南阳卧龙岗景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4公里处。卧龙岗南濒白水,北障紫峰,遥连嵩岳,山水相依,景留四时。

这里岗峦起伏,曲折回旋,势如卧龙,其源发端于嵩山之南,绵延数百里,连接南阳古城西北紫山继续南下,至此岗地势隆起,截然而住,回旋如巢,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此建武侯祠,供后人敬仰。

扩展资料:

卧龙岗十景

诸葛草庐:位于祠院后部正中,是后人在诸葛亮故宅基址上新建的一座八角尖顶茅亭。

前额“诸葛草庐”,为1973年郭沫若手书;内额“诸葛庐”是1940年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所书。后额“南阳诸葛庐”为清光绪二十年(1894)南阳知府傅凤飓所书。

南阳诸葛庐在唐代已经蜚声中外,而襄阳草亭始建于明代,从体量上看,南阳诸葛庐大于襄阳草庐,文化内涵也丰富于襄阳草庐。另外从平面看,襄阳的为六角,南阳的为八角,八角与诸葛亮的八卦有一定关系。

古柏亭: 位于草庐左侧东部。此处有古柏一株,传为诸葛亮所植。后人因此建亭,并以“古柏”命名。亭为青瓦挑角,石砌围墙,门窗为木棂组饰的方格。门楣横额“古柏亭”为清咸丰四年(1854)秋月,南阳知县钮雷所书。

梁父岩: 小虹桥西,宁远楼之前,叠石成峰,谓之“梁父岩”。康熙年间用前明唐王花园的太湖石建造。

抱膝石: 梁父岩之西,位于宁远楼前左侧,依古柏置石凳,为“抱膝石”。

伴月台: 在草庐右廊西部。为一砖砌正方形平台,上置石几石登,旁有台阶22道,四周围以砖墙。传为诸葛亮夜观星象之处。

老龙洞:老龙洞和伴月台为一联体建筑。伴月台下有一砖券小门,内有一道弯曲的长洞、传说此洞常有巨龙出现而得名。

野云庵: 诸葛亮会客之所,在草庐右侧东部。正面壁饰“松鹤延年”、“六合同春”图案,其树木、花卉、鸟兽皆为砖雕。门额“野云庵”及两侧楹联亦系青砖雕成。

诸葛井:入口右侧卧龙潭旁有井一眼,名曰诸葛井。井口为青石凿成,传为诸葛亮“躬耕”时汲水之处。

躬耕亭:入口左侧,清康熙中知府罗景重修祠宇时建于宁远楼之北。为一纪念性处所,后湮。光绪二十七年(1901),知府傅凤踊又在其前立“汉武侯躬耕处”石刻一通,作为留念。

小虹桥: 草庐之前,有一青砖独券小桥,精巧玲珑,酷似彩虹,故名。传为诸葛亮来往必经之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卧龙岗

单说南阳,肯定是位于中原的河南省,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毕竟我自己就是南阳人。但是要说诸葛亮躬耕地南阳,那应该是东汉末年时期的南阳郡,也就是如今的河南省南阳市与湖北省襄阳市的接壤地带。

一、诸葛亮所处时代为东汉,东汉时期南阳郡横跨现代的襄阳市和南阳市

东汉时期的南阳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南都”,由于汉光武帝刘秀在这里带着他的兄弟起势,重新振兴了汉室的江山,他封赏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中将近一半都是南阳人,南阳郡也变成了天下经济的首都,它也被称为“帝乡”,可谓是风光无限。

能够在帝乡生活的人,就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去了解天下大事,这也能够解释“卧龙不出而知天下事”,除了他自身的聪慧之外,更重要的是渠道和人脉。

千年之后的南阳,现如今只是一个三四线城市,我能感受到的就是高房价和烂尾楼,当然也出过“加水就能跑”的水氢汽车。除了这些之外,它还拥有南阳五圣,诸葛亮就是其中的智圣。

要是按照我们南阳人的说法,这诸葛亮肯定就是在南阳种地隐居无疑,人家自己《出师表》都说的很清楚了,古代的南阳跟如今的南阳差别也不大,各种史料记载也有确切依据。

就比如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就有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详细记载: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注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邓县的隆中,它算是把地理位置描述最清楚的记载之一了。

而这里面的邓县如今已经成为县级市,由河南省直辖,由南阳市代管。再看隆中,如今是属于襄阳的辖区。

也就是说它仍然是个无头悬案,就算您把诸葛亮他老人家请上来,他本人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或许他当初的躬耕地一半在南阳,一半在襄阳。

二、诸葛亮躬耕地之争,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争议,至今未能明确定论

诸葛亮这一号人物离世之后,后续的朝代对他多有赞颂,人们为他建造的祠堂、雕像、故居也不计其数。至于诸葛亮躬耕地附近的人,更是争相拉近与诸葛亮的关系,毕竟这样可以沾沾光,名利双收。

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从明清时期,南阳人和襄阳人就开始激烈争起这个香饽饽,毕竟这个名头落在谁那里,谁就可以大力发展旅游资源,创造文化底蕴,出门在外脸上也有光。为了这件事,当地的县令、知府,甚至是翰林院和圣上都惊动过,但是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只能让两边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最后:

身为一个南阳人,我认为当前襄阳人对诸葛亮文化的传承是做的更好的,希望南阳斥巨资重建之后的卧龙岗可以在后续进行赶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797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1
下一篇 2023-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