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姓以及它的传说故事。

无底洞加点2023-04-11  20

张氏 024

历史来源 「张」源出

一 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张氏,世代仕晋,晋分为三,又世代仕韩,后渐成望族。

二 改姓,三国魏张辽原姓「聂」,改姓「张」。又三国蜀诸葛亮赐南蛮酋长龙佑那为「张」氏。

三 「张」氏自汉代以后,人数渐多,与当时道教的兴起与流行有关。道教自称源与黄帝,而盛行「黄帝赐姓张氏」的说法,道教领袖如张角,张鲁等。

四 据《元和姓纂》云 ;「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张星,因姓张氏」。

家族名人 张仪 (前?~309)

战国时魏人。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一年后卒。

张良 (前 ? - 前 186)

字子房。汉初名臣。本是韩国公子,秦灭韩,良欲为觊齁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张道陵 (34~155)

道教的真正创教者,本名陵,东汉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从学者须出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亦称为张天师。

张飞 (?~271)

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谥桓。

张丽华

南朝陈后主妃,神采艳丽,聪慧强记,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商军国大事。国亡,与后主俱入井,隋军擒而斩之。后祀奉为十月芙蓉花神。

张果老

张居正(1525~1582)

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着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

张骞 (?~前114)

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张旭

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三绝。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书颠。

张士诚 (1321~1367)

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苏省泰县)人。元末群雄之一。本从事运盐业,后据吴中,自称吴王,后为明将徐达、常遇春所擒,自杀身亡。

张三丰

生卒年不详。宋武当道士,所创太极拳术,闻名当时,其法传于后世,称内家拳,又称武当派。或作张三峰。(2) 名全,一名君宝,号三丰,明朝辽东懿州(今黑山县境)人,生卒年不详。因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史称其辟谷数月不饥,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时赠为通微显化真人。

张作霖(1875~1928)

字雨亭,奉天海城人。民国官至东三省巡阅使,握三省军政大权,为奉系领袖。两次直奉战争,先败后胜。民国十六年称大元帅,在北京组政府。十七年因国民革命军进抵河北,军事失利,退回关外,至皇姑屯被日军炸伤,未几伤重而亡。

地望分布 河南青河郡,河南南阳郡,江苏吴郡,甘肃安定郡,甘肃敦煌郡,甘肃武威郡,河北范阳郡。

李氏 004

历史来源 「李」源出有四。

一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出自「嬴」姓。皋陶之后,世为大理(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官为姓,春秋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李」为氏,称李耳。

二 据「北史」所载,赵郡李氏,为赵将武安君之后,李左车其先也。

三 据「魏书」所载,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叱李」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四 唐朝皇室姓「李」,「李」遂为国姓。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十六姓(其中五家为复姓)赐与国姓「李」。此外还有许多家族改为李氏,由此李氏人丁大增。

家族名人 李耳 (即老子)

春秋末期重要的哲学家,他崇尚自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国重要的哲学思想「道家」的创始人。

李世民 (599-649)

李白 (701-762)

中国最伟大的浪漫诗人,祖籍甘肃秦安,他被誉为诗仙。

李自成 (1823-1864)

明末农民�义军领袖,号「闯王」,陕西米脂人。

李鸿章 (1823~1901)

字少荃,安徽合肥人,清代政治家。平定捻匪及太平天国有功,历任直隶、湖广、两广总督。尤善外交,曾多次代表清廷与外国签订条约。后因积劳呕血而死,晋封一等侯,卒谥文忠。

李登辉 (1923~?)

台湾省台北县三芝乡人。国立台湾大学毕业,美国康乃尔大学农经博士。历任省农林厅股长、农复会技正、行政院政务委员、台北市市长、台湾省主席。1984年提名当选副总统,1988年一月十三日继任第七任总统。1996年五月就任首位全民直选总统。

地望分布 甘肃陇西郡,河北赵郡,河南顿丘郡,辽宁渤海郡,河北中山郡,河南襄城,湖北江夏,四川梓潼,河北范阳郡,四川广汉郡,安徽梁国,河南南阳郡

王氏 008

历史来源 「王」源出有许多,帝王的后裔称王子,王孙,遂为氏。

一 出于「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子孙在陈国,齐王田和为其后人。

二 出于「子」姓。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

三 出于「?」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 又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邪 ( 今山东胶南 ) ,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为「王」氏。

四 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氏。

五 南北朝时,西魏鲜卑族复姓可颇氏。亦改为王氏。

六 古高丽国君有王氏。

七 西�钳耳族有王氏。

八 赐姓,如燕王丹的玄孙嘉,在西汉末年王莽当朝时被赐姓「王氏」。

九 冒姓,如隋末王世充本姓支氏。

家族名人 王子乔

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亦称为王乔、王子晋。

王翦 (生卒年不详)

战国时秦的名将,频阳(今陕西富平县东北五十里)人。事秦始皇,曾定赵、燕、蓟诸地,后为李信所谗,谢病归里,后信战败,始皇遂用翦策以平荆。

王昭君 ( 王嫱 ) (生卒年不详)

汉秭归人。元帝时选入掖庭,呼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帝以嫱赐之,号宁胡阏氏。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妃。

王莽

王羲之 (321~379)

字逸少,东晋临沂(今属山东)人,后南迁为会稽人。尝为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善书法,所写草隶,冠绝古今,以兰亭集序、乐毅论等为最,后人称为书圣。

王安石 (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宋临川人。博览强记,工书画,尤善诗,而文词简练。神宗时为相,改革政治,锐行新法,因反对者众多,没有成功。封荆国公,卒谥文。着有周官新义、临川集、唐百家诗选等。

王阳明 (1472~1528)

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代大儒,弘治进士。正德时巡抚南赣,定宸濠之乱。嘉靖时封新建伯,总督两广,破断藤峡贼,卒谥文成。其学以知行合一为主,发挥致良知之教,反对朱熹格物穷理之说,讲心学渊源于宋之陆九渊,世称姚江学派。尝筑室于阳明洞,学者称「阳明先生」,有王文成公全书。

地望分布 山西太原郡,山东琅邪郡,山东北海郡,河南陈留郡,山东东海郡,山东高平郡,陕西京兆郡,甘肃天水郡,山东东平郡,河南新蔡郡,河南新野郡,江苏山阳郡,河北中山郡,河北章武郡,山东东莱郡,山西河东郡,甘肃金城郡,四川广汉郡,江苏堂邑郡,河南河南郡,河北河间郡,河南汲郡,陕西冯翊郡,辽宁营州。

1.关于客家的诗句

南山池 五代 梁藻

翡翠吹翻荷带雨,鹭鹚飞破竹林烟。

时沽村酒临轩酌,拟摘新叶靠石煎。

(粱藻,长汀人,五代时处士,有《梁处士集》)

登谢公楼 宋状元 邹应龙

沿岸城廓开翠屏,南山毓秀欲腾云。

寺院宝塔耸苍吴①,江上群峰排众青。

沽酒自作太白醉,凭栏独向曲江斟②。

风流江左令何处,吊古吟诗谁解听。

(邹应龙,宋庆元间进士第一,状元。任泉州、赣州知府,广西经略,工部尚书。嘉熙间端明殿大学士。寓长汀四堡)

苍玉洞 元逸士 王梦麟

曲曲清溪叠叠山,石门深处有禅关。

我来自得闲滋味,坐听山重尽日还。

(王梦麟,清流人,晚年寓汀。有《石龛小集》)

登大半山 明诗人 李颖

方仞云峰护一山,九天风露透衣寒。

固知仙境多灵迹,莫向枰棋着意看。

(李颖,上杭诗人,著有《梅隐稿》编《杭川风雅集》)

南泉庵 明进士 邱道隆

南征战士欲投戈,寻乐施旗映薛萝。

酒熟田家来赛社,晚晴渔舍乱堆蓑。

半帘风月吟中趣,一剑功名水上波。

指点当年陈迹在,几人襟袖泪痕多。

(邱道隆,上杭人,景泰间进士,江南道御史。以鲠直触忌,谪南雄知府)

登北山 明进士 熊石儿

何苦入尘网,山高可啸天。

采芝时一得,弄日莫能先。

径僻无凡客,云深有大仙。

武陵人不远,坐待此峰巅。

(熊石儿,名兴麟,永定人。崇祯间进士,湖广巡按,监察御史。有《素园诗文集》)

2.关于客家的诗句

南山池 五代 梁藻翡翠吹翻荷带雨,鹭鹚飞破竹林烟。

时沽村酒临轩酌,拟摘新叶靠石煎。(粱藻,长汀人,五代时处士,有《梁处士集》)登谢公楼 宋状元 邹应龙沿岸城廓开翠屏,南山毓秀欲腾云。

寺院宝塔耸苍吴①,江上群峰排众青。沽酒自作太白醉,凭栏独向曲江斟②。

风流江左令何处,吊古吟诗谁解听。(邹应龙,宋庆元间进士第一,状元。

任泉州、赣州知府,广西经略,工部尚书。嘉熙间端明殿大学士。

寓长汀四堡)苍玉洞 元逸士 王梦麟曲曲清溪叠叠山,石门深处有禅关。我来自得闲滋味,坐听山重尽日还。

(王梦麟,清流人,晚年寓汀。有《石龛小集》)登大半山 明诗人 李颖方仞云峰护一山,九天风露透衣寒。

固知仙境多灵迹,莫向枰棋着意看。(李颖,上杭诗人,著有《梅隐稿》编《杭川风雅集》)南泉庵 明进士 邱道隆南征战士欲投戈,寻乐施旗映薛萝。

酒熟田家来赛社,晚晴渔舍乱堆蓑。半帘风月吟中趣,一剑功名水上波。

指点当年陈迹在,几人襟袖泪痕多。(邱道隆,上杭人,景泰间进士,江南道御史。

以鲠直触忌,谪南雄知府)登北山 明进士 熊石儿何苦入尘网,山高可啸天。采芝时一得,弄日莫能先。

径僻无凡客,云深有大仙。武陵人不远,坐待此峰巅。

(熊石儿,名兴麟,永定人。崇祯间进士,湖广巡按,监察御史。

有《素园诗文集》)。

3.关于赞美梅州的诗句

古诗

杨万里《南海集》

行尽天涯意未休,循州过了又梅州。

生平不惯乘肥马,老去须教过瘦牛。

梦里长惊炊剑首,春前应许赋刀头。

夜来尚有余樽在,急唤渠侬破客愁。

现代诗

梅州的梅(组诗)

吴伟华

梅花盛开的声音

是古中原传来的马蹄声声

唤醒南蛮之地的荒芜与湿润

唤醒迁徙路上英雄的梦想与尊严

是飘过唐时风宋时雨

梅关古驿上的悲欢离合

暗香浮动,温暖如初

是转山转水的山歌

酿成一壶酽酽醇醇的乡愁

醉倒水一样的客家儿女

是黄遵宪、宋湘诗篇里的

黄钟大吕,激荡千百年

是叶帅眉间的睿智与坚定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是院士广场楣杆上风声猎猎

是东山书院的朗朗书声

绵远悠长……

是南方的梅,梅州的梅

盛开在我们内心

花开的声音,充盈着

凛冽的芳香

梅州的梅

在南方以南

在梅花端的种梅州的梅州

梅,像洗尽铅华的女子

愈见高洁与坚毅

媚中见刚,柔中见韧

红梅盛开,暗香盎动

瘦硬的梅

把寒冷开放成最动人的花朵

梅如英雄独行

清瘦有力。卓然傲立

隆冬料峭的寒光里

如客家人的命运,愈洗愈亮

梅。走在季节最前面的女子

身藏火一样的激情

温暖多少寒冷而颤栗的心

从一位伟人诗中走出的梅

在我们面前一站

就是百年

黄昏,观潮塘古梅

远山如黛,村庄静默

满树梅花,如繁星闪烁

沁人肺腑的清香

延绵数里

此时此景,磅礴的落日

也变得轻柔羞怯

一群群幸福的人

从古老的梅树上

取下一盏盏芳香的灯

他们欢歌笑语,走向远方

走向相爱的人

手捧梅花,我又想起

路上偶遇的一对老夫妇

依偎在门槛上,神情恬淡

是的,那些像梅树一样安静的

人们,内心一定盛满了

温暖的情,温暖的爱

参考资料1杨万里咏梅州诗事钩沉

链接

4.客家母亲赋的诗词

东晋“永嘉”,“五胡”乱华。

万千黎民,破国失家;

烽火连年,哀鸿遍野;

为求生存,举族南下;

饱经沧桑,血流泪洒;

辗转百年,岭南安家;

客人客地,故名客家。

葛藤坑深,涅盘重生;

劈荒为田,历尽艰辛;

夯土垒墙,造庐安身;

崇宗敬祖,怀孝于心;

飘泊四海,家国情深;

时逢盛世,共谋复兴;

人文荟萃,景象形象日新。

客家建筑,古老传承;

土楼浑朴,夯筑艺精;

方圆有规,屋屋向心;

廊通心通,恭友睦邻。

围龙俊秀,围围有情;

绿树环绕,流水秀灵;

天圆地方,阴阳和平。

客家山歌,悠远情深;

沧桑百年,唱古咏今;

天下客家,闻歌动情;

声声悠扬,古韵清新。

客家人物,震古烁今。

文氏天祥,刚毅忠贞;

御敌保国,洒血舍身。

孙氏中山,举世颂称;

建立民国,华夏沐新。

郭氏沫若,学贯古今;

甲申祭文,鲜见来人。

朱叶二帅,百战威名;

御外治内,功绩彪炳。

当世贤达,乡梓浓情;

曾氏宪梓,田氏家炳;

捐资兴学,济世育人;

修桥造路,福泽乡邻。

客家民系,积厚流光;

华夏一脉,祖溯炎黄。

崇文重教,睦邻友乡;

耕读持家,客家风尚。

不畏艰险,拓殖八方;

刚正不阿,爱国爱乡;

客家精神,代代传扬。

本文来自: 梅州同乡会( ) 详细文章参考:

客家赋

就听说过,母亲赋没听说过

5.求介绍客家围的诗词

中秋将至,想到中秋就让人想到月饼,想到月饼就让人想到月宫,想到月宫就让人想到嫦娥,想到嫦娥就让人想到苏东坡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刻的我,有另一番感慨在心头,想想如果年初答应去了北京一公司上班,或者现在身处异地,也只能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游子之心寄明月了。而今日,即使在自己的故乡,却又为何心里仍是空落落的呢?是身旁无人,还是只人对月,甚感遗憾?所谓的人长久与共婵娟,它原本是包含了对亲情的渴望、对爱情的崇尚,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向往的,所以此句才得以被传诵被敬仰,因为,人总是追求完美的东西,总是喜欢拥有美妙的意境。

有句诗言: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是啊,明月是美好的,它皎洁、明亮,给人清新的感觉;圆是一个形容词,又是一个名词,它代表着完结、圆满;而中秋的明月圆,最让人想到的是男女朋友或是夫妻的团圆,爱情以及婚姻的幸福,最让人想到的是家人的团聚,亲戚朋友的温暖。中秋,是中国的一个传统大节日,它欢快喜庆,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大团聚时节,最让人想到的是生活的美妙,人生的写意,生存的美丽,如果天天是中秋,又或是晚晚明月圆,该有多好啊,那样的生活总是甜蜜,总让人期待,总让人陶醉,可正因为它每年只有一次,所以人们才更加珍视更加惜爱。

若是没有离别,又何须相聚;若是没有分开,又何须重圆?中秋就是为了给离别的人们制造相见的机会,中秋就是为了纪念生活中快乐的时刻,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中秋之时保持愉悦和微笑呢?俗语有言: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这世界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悲,有人乐,有人失意,有人得志,有人失道,有人得宠,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借着中秋的明月圆,让这所有不愉快统统忘却吧,希望这一刻的你,忘记了忧愁忘记了不幸,真正地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管曾经发生过什么,或者未来会发生什么,都让我们做平常的人,用平凡的心,做平淡的事!茫茫人海,有些人一生在寻找爱情、事业,可到最后我们又都获得了什么呢,有些人正在追逐与忙碌中,一直不懂得停下来歇歇,中秋带给你轻松的时刻,带给你温馨的机会,好好逗留吧,伤了,友人可以倾诉,累了,家人会给安慰,困了,有亲人的鼓励,可以跟家人甜蜜温馨地沟通,可以跟亲人亲密无间地交流,可以跟友人毫无保留地交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我们切一块月饼,喝一杯清茶,伴一轮明月,与家人共享中秋明月夜吧

6.关于客家人的语言·····急

中国境内由於幅员广大,民族众多,造成语言的异常复杂,大概可以分为「汉藏语 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及「印欧语系」五大语系。

「汉 藏语系」中包含了我国主要的语言「汉语」。汉语人口约有五亿人,占有绝对优势,而 客家话是属於汉语十一支系﹙方言﹚之一,因此也具有汉语的四个语言上的特点︰ 一、单音节性︰以一个「字」为语言单位;而一个字只有一个音节。

所以一个音节 便是客语的一个语言单位。 二、复杂的声调系统︰「平、上、去、入、仄」声,便是属於这种声调系统之一。

学者认为声调很可能是由韵尾辅音演变而来的。 三、浊声母的清化︰古客语中有浊声母的音节,在长期演变之后,完全由浊转清; 学者只能由声调演变推寻它的原貌。

四、少用形态上的变化︰英语有所谓的「词类变化」;然而汉语的词性、语法功用 ,全看其在句子中的地位次序的不同而异。 然而,经过学者长期的研究,现在出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崭新的说法。

江运贵先生认为,客家人的发源地在於中原,黄河以北的古代胡人的聚集地区,而 客家话在起源上可能和原始阿尔泰民族的「通古斯语」﹙原始的阿尔泰语是已经灭绝的 语言;土耳其语、蒙古语、及通古斯语是很晚以后的、改变很多的分支。﹚有关,也可 能是在华夏中原诞生演进,为华北最古老语言之一。

所以,客家话并不是源自中国普通 话﹙汉语﹚的一个支流,而是一种「中国化」的语言;这就是为什麽今日客家话和中国 境内的北京普通话有无法沟通的差异。客家话和韩语有部分相似之处﹙这又是语言学家 及历史学家在客家话起源上的另一项难题的研究﹚,但在过去超过千年历史间,客家话 选择使用汉文字结果,不能像韩文进一步地发展,形成崭新的语言。

然而,这种说法还 必须由学者进一步地去研究及考证。 在台湾的客家人大部分是来自广东省东部的方言区,而在腔调、口音上,目前较常 听到的客家话有三种腔调︰ 一、四县腔︰「四县」指的是嘉应州所属的兴宁、五华、平远及蕉岭四县,当时的 府城即现在的广东梅县。

二、海陆腔︰「海陆」指的是惠州的海丰及陆丰两县。 三、饶平腔︰「饶平」指的是潮州的饶平县,直接以其祖籍的地名为腔调名。

学者专家认为,客家话最初只有一种,即是现在的四县腔,为较纯正的、标准的客 家话,因为兴宁,五华、平远、蕉岭及梅县为纯粹的客家住县;然而,海丰、陆丰两县 并非纯粹的客家住县,有许多的鹤佬人﹙或者学老人、河洛人,即闽南人﹚及当地的土 著,混音的结果,使四县腔渐渐转变为海陆腔。而饶平腔由於地理因素,兼具四县腔、海陆腔、及鹤佬话的特色。

另外,还有一种「诏安腔」,源自福建省诏安县﹙永定,为 李登辉、吴伯雄的祖籍﹚,在云林县二仑、仑背及西螺地区的客家庄,本来也有讲诏安 腔的,但因四周被闽南语群包围,缺乏和外地客家人交流,导致严重的「鹤佬化」,诏 安腔已日渐式微。在台湾的客家话可以说是以四县腔为主,像高雄、屏东的六堆客家庄 ,是台湾最早的客家移民地,大多来自嘉应州的四县,所以几乎全是四县腔。

新竹县则 几乎都以海陆腔为主;桃园县的杨梅、新屋、观音也是以海陆腔为主,但也有不少的四 县腔。至於海外华侨的客家话,仍以四县腔为主。

前面提及,客家人的祖先,都是从中原来的;直至今日,客家社会仍然保持著中华 民族真正的传统文化,拥有最远古的中原的语言,我们仍然可以在客家话中找到很多的 古音。像是有些诗经、楚辞中的用韵,若是用现在的国语来念简直无法韵,但用客语念 起来却能分辨得十分清楚。

像是诗经中「双」、「庸」、「从」三个字是韵的。而现在 的国语中,「双」是「ㄤ」韵,「庸」、「从」是「ㄥ」韵。

只有客家话「双」字读作 ㄙㄨㄥˊ,「庸」字读ㄧㄨㄥˊ,「从」字读作ㄘㄨㄥˊ,三字仍属同韵。 根据学者研究,客家话的整个语音系统的构成,是在宋代确立的。

也就是说,现在 的客家话是由宋代至今,数百年来并未受到多大的变化。 客家话中,仍含有许多古代「雅言」的成分,甚至有些比现在的国语还要文雅。

像 客家话称「我」为「吾」﹙痋 `,称「你」为「若」,称「他」为「其」,称太阳为「 日」,称锅子为「镬头」,称「没有」为「无」,称「吃」为「食」,称「漂亮」为「 猑 。

等,这些都是古代的「雅言」,正统文学中常用的字汇。 然而,客家话中也有一些用词是饶富趣味的,甚至可以从这些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 客家语汇,一窥客家人的个性、情趣及生活上的习俗。

以下提供一些客家话中有趣味的 例子︰ 客家人最常用的问安话-「你食了麽?」客家人把「吃」和「饮」都讲「食」;在 朝晨﹙早上﹚、当昼﹙正午﹚、暗夜﹙晚上﹚相逢时,都一定先问「你食了麽?」,比 「早安、午安、晚安」更亲切、更能表达客家乡亲间的关切之情。 另外像是学玩﹙学校﹚、辅娘﹙妻子﹚、辛臼﹙媳妇﹚、鲈鳗﹙不讲理﹚、火焰虫 ﹙萤火虫﹚、爷哀﹙父母﹚、家官、家娘﹙公公、婆婆﹚、罪过﹙可怜﹚、硬颈﹙秉性 倔强﹚、伶俐﹙乾净﹚、做生理﹙经商﹚、督目睡﹙打瞌睡﹚、遮儿﹙雨伞﹚、笠痋 _ 斗笠﹚、日头﹙太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792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