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天黑为什么那么晚

德国天黑为什么那么晚,第1张

德国位于欧洲,欧洲纬度比较高,夏天白天的时间比中国长很多,所以天黑的就比较晚。

天黑时间跟纬度有关,低纬度地区的冬夏昼夜时长差别小,高纬度的差别大。

欧美国家还有冬夏时令制的差别。夏令时的时候,要往前调快一小时,所以这边夏令时的8点,其实是7点,夏天9点天黑的话,以正常时间算其实是8点天黑。

至于为什么要弄冬夏时令制,是因为夏天日出早,调了时间之后可以早起,早点工作早点休息。中国也实行过一段时间。

夏时制(美国及加拿大英语:daylight time),又称夏令时、日光节约时间(美国及加拿大称为daylight saving time,简称DST;英国与其他地区称为Summer Time),是一种在夏季月份牺牲正常的日出时间,而将时间调快的做法。

通常使用夏时制的地区,会在接近春季开始的时候,将时间调快一小时,并在秋季调回正常时间。实际上,夏时制会造成在春季转换当日的睡眠时间减少一小时,而在秋季转换当日则会多出一小时的睡眠时间。

1895年,乔治·哈德逊提出夏时制的概念。1916年4月30日,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首次在全国实施夏时制。后来许多国家在不同时期都曾实行过夏时制,其中1970年代能源危机开始尤为盛行。邻近赤道的地区通常不实施夏时制,因为这些地区的日出变化极小,无法成为实施夏时制的正当理由。

部分国家只在其中部分地区实施夏时制;例如,夏时制于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实施,但在其他地区则不实施。亚洲与非洲地区一般不实施夏时制,因此全球只有少数人口采用此制度。

有时,夏时制的转换会让报时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并且会扰乱旅行、计费、记录保存、医疗设备、重机设备与睡眠模式的运作。电脑软件通常可以自动转换时间,但各地司法管辖区的夏时制政策变更仍有可能会造成困扰。

法兰克福的白天很长,晚上十点半才天黑,第二天清晨五点左右天又亮了。

漫长的白昼为游客预留了充足的时间游览,可怜了我们两个扁平足,第一天就暴走了两万多步,累的瘫倒在床上……

一觉睡到天亮,我们收拾好行囊,再次出发!

又是一个艳阳天,我们全副武装前进着。偶然听见路边传来孩子的叫声,抬头看见一个四岁模样的小男孩在和爸爸踢足球。个头小小的,但动作一板一眼很到位。这时我身边的唐女士惊呼:怪不得呢,德国队踢那么好,就是要从娃娃抓起。

德国人认真,也很实际。奔驰大众之于他们就像咱们的北京现代,出租车和轻轨几乎都是奔驰。

然而除了奔驰轿车,我所见最多的车型居然是smart。

很难想象人高马大的德国人坐进小小的smart是多么缩手缩脚,但这个车型的普及如此之高,也侧面证实了现代德国人的实际,看重性价比,注重功能性大于其他因素,延续了德国人性格中务实、简单的特性。

好吧,言归正传。这里是我们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 法兰克福棕榈花园 。

还没进门,迎宾道上整齐排列的棕榈树就在跟我们打招呼。

一进门是一个大池塘,建筑呈轴对称布局,大气典雅。

池塘中睡莲静放。睡莲的英文是water lily,水中百合。花如其名呀~~炎炎夏日中浅浅淡淡地绽开,不骄不躁,给人以由内而外的清凉。

从一进门开始,我身边的唐女士就表露出了一丝按捺不住的雀跃。忙碌的身影一下飞到这儿,一下又飞到那儿。

是风中摇曳的树叶比较灵动……

还是草地上摆动的唐女士更显活力呢?

甚至不顾似火骄阳,在花海中留下倩影。

反正跟拍的我有一些不好意思,让众位客官见笑了……

躲避正午的太阳直射,我们走进了一栋非常高挑的白房子,环顾四周,古铜门把手被磨得发亮,墙壁雪白,镶着金边相框的画有棕榈树叶、种子萌芽过程的装饰画像,从漂亮的房顶上吊下来。原来是一处棕榈园温室。

为了还原棕榈树生长的环境,室内湿度相当高,我们一进屋顿时感觉衣服湿哒哒贴在身上,呼吸不畅,像蒸桑拿一样嘶嘶流汗。

看这些蜷缩在一起的“小宝宝”,像笋?还是含苞待放的荷叶?莲藕?青香蕉?哈哈,原来是鲜嫩的新生儿棕榈叶。

温室虽小,五脏俱全。宽阔有型的棕榈叶遮天蔽日,碧绿惹人爱的苔藓依附着小瀑布高低错落,形成一个小小生态圈。

离开潮湿的棕榈温室,我们又钻进了沙漠植物区。

周身一改阴湿的环境,我们仿佛被丢弃在撒哈拉沙漠的正中央,全透光的玻璃顶棚让正午的阳光无一例外地晒进来,通道两侧的石头沙砾闪闪发光…恍惚中回忆起刚刚离开的温室,到底是真实存在还是海市蜃楼?

站在一群仙人掌中,我们变成了小矮人。下图将近一米高的仙人球。

这个品种毛茸茸的,好像蚯蚓从地底下钻出来晒太阳

逃离水火两重天,我们兜兜转转来到一片宁静的草地,三三两两当地人半躺半卧在休息,有的甚至掏出了自带的躺椅铺盖卷,悠闲自得地看起书来,显然是颇有经验,有备而来。

我们也不甘示弱啊,拍完下面这张照片没两分钟就睡着了……朦胧中只记得微风拂面,耳畔听到的是树叶的沙沙低语,和鸟儿扑棱翅膀的声音……

完美。

野鸭子也来凑热闹…

小憩片刻,我们已踏上前往 歌德故居 的路上。

特写一张路边长相奇特的花,中间部分是紫色的小花,四周被白色大朵单瓣白花包围,极有规律的排列组合。长相好精致哦~

途径中国签证中心,在欧洲的大马路上突然看到中国字就像见到了亲人一般,亲切感油然而生!一位德国大妈非常主动地上前用肢体语言表示要帮我们拍照,由于对方不会英语却又格外热情,我们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了,拿到照片发觉人物拍得不错,只是取景框里完全没有签证中心的招牌……

没关系,总之德国有一条街众多中国企业扎堆,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一些开发区的办事处等等,当然包含了中国签证中心。

抵达歌德故居已是傍晚时分,守时的德国人已经快要准备下班了,我们加紧了脚步。

歌德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就出生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歌德的父亲是法学博士,当年任皇室的法律顾问,每年领着可观的薪水,却不用干什么事,时间都用来培养孩子。

总的来说,歌德一家算是当时当地的富人了,光床上用品就有足足144套,供一家人换洗使用。据说床品的数量是当时家庭是否富裕的参考标准之一。

我们这次参观的故居就是歌德出生的地方,同时也是歌德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所待的居所。

这间房间被歌德一家用来接待尊贵客人,有时也在此用餐。

歌德的母亲是一位温柔慈爱的女人。在歌德小的时候,她时常为歌德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语言生动形象,这也为歌德的写作风格奠定了最早的基础。歌德长大后,依旧常常与母亲沟通交流,甚至他后来写作的每一部作品,都会由他母亲阅读后,给出恰当准确的评价。

除了对歌德不懈的教导,歌德的母亲还拥有一双巧手。据说直到她年纪很大了,依旧为孩子们亲自钩花边。下面一张图就是歌德母亲勾勒的蕾丝花边,现在看来仍觉十分精巧。

歌德家的厨房。据说歌德后来回忆起小时候的厨房,总能记起架子上的陶器,因为小的时候很喜欢和街上的其他小朋友比赛摔盘子,“我儿时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跑回家拿起一个陶瓷盘子,扔在街上,听到的乒乒乓乓声”。

歌德家厨房有一个自动上水系统,厨房用水不用再从井里打水,而是直接在厨房就可以取用,这一设计是当时在富人家才可以享受到的。

墙上的版画,均描述着意大利的生活场景。歌德的父亲早年旅居意大利多年,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记忆深刻,常常给小歌德讲那过去的故事。歌德从小耳濡目染,对意大利也充满了向往。

歌德家还有一台钢琴,与传统钢琴不同的是,它以一种奇怪的姿势“趴”在墙上,所有的琴弦冲上,汇集在顶部。这种设计因节省空间,在当时比较流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已被淘汰,但这也说明,人们在钢琴的设计上也曾有过创新的尝试。

通往三层的楼梯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围栏雕花雕刻了歌德父母的名字缩写。

左右两侧是歌德父亲请来法兰克福当地有名的画家绘制的景物图,画面中还有青蛙、昆虫、菜叶子等很多有趣的元素。

中间洛可可风格的衣柜也很精致。

歌德父亲的书房,藏书2000多册,包含文学、戏剧、生活常识等各个方面,父亲对歌德的教育可见一斑。

照片右下角的黑色装置是个暖炉,每个房间的角落都有配备,由管控室统一供暖。

木地板被我们踩在脚下咯吱咯吱响,弄得我内心紧张,生怕一百多年的老物件被踩坏了。

除了洛可可风格的家具,值得一提的是歌德家颇具东方魅力的墙纸。

下方的墙纸来自红厅,也称北京厅,因在当时的欧洲中国元素颇为流行,歌德一家也“赶时髦”,把一整间屋子布置成中国红色,配上中式墙纸,也很是雍容大气。

看看这个,精致的凤凰傲立枝头,笔触飘逸流动。

还有这些我在各个屋子看到的壁纸:

离开歌德故居,我们还在探讨家庭教育如何在歌德一生的不同阶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从年幼时的启蒙教育,少年时的信念树立,以及成年后的鼓励与信赖…家庭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甚至间接影响到整个世界。

边说着,我们来到了老剧院。看见眼前的白色帐篷和人山人海,我们都惊呆了:原来法兰克福有这么多人啊!他们白天都去哪儿了?

仔细看就恍然大悟,世界杯期间广场举办啤酒节,供大家消夏看球聊天吹牛。临时搭起的白帐篷,把我们要看的“景点”遮挡的严严实实。

穿梭在人高马大的日耳曼民族人群中,身高一米七的我已经有些无法呼吸,看不见前路,一旁的法兰克福人民还在一边幸福地咂着啤酒,一边热聊,好不快活。

老歌剧院沉浸在欢乐的人群中,等待夜幕降临。

不出所望,全世界女同胞们都为厕所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女厕所门口毫无悬念地大排长龙~

溜达回酒店,我们的法兰克福之行就此告一段落啦。

博物馆、艺术宫、美因河、铁桥、植物园、故居…叫得上名字的和叫不上名字的,细细品味的和走马观花的…总之我和唐女士的母女档上演了精彩的城市暴走,平均每天两万步已经是家常便饭哈哈。

最后,献上我们对法兰克福的心声:Love Frankfurt!期待下一站!

最后的最后,献上小彩蛋一枚:唐女士在看的是什么?

欢迎回复竞猜哦~~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高中时期吧,德国和日本便是我最想去的两个国家。而这次假期,我也有机会亲身去往德国一探究竟。下飞机的时候,同行的一个学妹对我说,这十几天的经历仿佛就像是在昨天,就仿佛像一场梦一样。

也许对我来说,这十几天,就像一场梦一样。

我们此次访学是去往德国的帕德伯恩大学进行交流与合作。

帕德伯恩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一个小城市,也许经常看德甲的朋友对此会略知一二。之所以将帕德伯恩这座城市戏称为“帕村”也是因为说起来这是一个市,但实际上帕德伯恩实际上只有15万的人口。这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文化差异了。

德国的三大城市:柏林、汉堡和慕尼黑分别都只有350万、170万和150万人口。从在飞机上,就能明显感觉德国这边的地广人稀。走在市中心的街上,也从来见不到高楼,整体十分宁静与和谐。

帕德伯恩英文是“Paderborn”,Pader是城中心五条河流的总称,其中的每一条河流都是Pader河,而这五条Pader的起源地又在这座城市,因此取名Paderborn,意为“Pader河出生的地方”。

个人十分喜欢这种比较宁静祥和的感觉,生活节奏相较于国内会慢很多。一般在这里,一周工作在40小时左右算比较正常。也许和这边的昼夜长短也有一定关系。现在是夏天,基本上凌晨四点天就开始亮,晚上十点才天黑。而冬天一般要到十点钟才会天亮。

尽管与国内相比,这里的节奏显得特别的缓慢,然而这里并不是车/马/邮件都慢,车辆行驶速度非常快,就像在郊区只有两个车道的路,车辆一般都行驶在80码、甚至100码以上。

纵观城市面貌,尽管城市内的很多房屋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外观看上去十分的崭新。德国人很注意房屋的修缮,好像法律上对居民屋就有要求,必须定期维修和粉刷。

我们在帕德伯恩大学总共学习了12天,日程表如下,我将以时间顺叙:

第一周我们主要进行一些见面会,同时开展一些理论课程和讲座(总共11节),第二周,我们就由帕德伯恩大学的老师和博士生亲自带领,去完成一些基础性的课题和项目。在这两周中,我们也穿插着一些活动,比如与当地大学的学生一起参加烧烤和啤酒聚会、游览城市的历史文化古迹、去参观科隆大教堂以及参观马克思故居等。

这些是第一天下午的城市徒步参观所拍摄的一些照片:

中间的是市中心的一个喷水池地标,左边的建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是之前的类似于市政厅一样的建筑。不过现在的市政厅已经换地方了。

听说超过一千年历史的房屋,实在不容易。因为在二战时期,Paderborn被毁十分严重,80%以上的建筑都被摧毁,所以Paderborn相当于是二战后重建的一个城市。

在小教堂里,导游女士和我们说了许多有关中世界的各种故事以及教堂的来历。前面说到在二战中,帕德伯恩这座城市被毁严重,而这座教堂是在二战期间为数不多保留下来的建筑之一。在战争期间,教堂的部分房顶被掀掉,窗户基本上都被震碎。现在的教堂是修缮了很久之后的结果。

下面是我在Paderborn期间拍摄的所有有关当地事物的照片。相较于同行的大多数人,我算是比较适应这里的食物的。在去国外之前,我就一直对西餐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像一般中国人接受不了的酱料和凉菜我其实也都还OK。(我觉得这些吃的再难吃也比花椒好太多了==)

这就是Paderborn的城墙,Paderborn城有点像西安的古城,外面也是有一圈的城墙的,所以历史还是比较悠久的。只是西安城墙保留得十分完整,而Paderborn的城墙在二战中被毁严重,就留下了像下图一样的断壁残垣。不过在市“一环”(我们私下里把Paderborn的老城环路,也就是原来城墙的所在圈的那条路,戏称为“一环”)行走的时候,还是时常能看到城墙的影子。

这是第二天晚上,我们和帕德伯恩大学的学生一起参加了烧烤聚会。虽说之前也接触过外国人,也有和外国的一些朋友长期保持联系,但这也是第一次踏出国门,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去与他们交流,感慨上还是有些许不同的。

在聚会上,我们十分放松,从一些家常聊到文化差异,比如“996”。德国的学生都表示他们接受不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在欧洲人眼中,休息日是必需的,这也是对人的权利的一种尊重。

我个人认为德国比较好的一点是,他们的学校不会收取学费。这也反映了两点:1.社会福利保障比较完善;2.当地人对文化和知识是保持一个高度的认可的。个人觉得,崇尚学历也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除此之外,我们也会交流对彼此国家的一些看法。在这几天,我也不断刷新了德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的认知。纵使两者体制不同,有些德国人还是很羡慕在中国现有体制下的高效性,而这也是欧洲所不可能达到的高度。听到这些,我也对一些事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一周从第二天开始我们就正式上课了,上课的照片没有拍(因为没有征得上课教授的同意),因此我就在一个讲座上拍了几张照片。

我学习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给我们上课的教授大部分也都是帕德伯恩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老师。但是几节课停下来感觉这两者还是略有不同:虽然说德国这边的大学也有从事电磁场和信号处理研究的教授,但上有关课程的教授只有两个人,分别上了两节课(每节课都是不同那个的老师给我们讲课)。剩下的七八节课基本上都是讲有关计算机、微电子方面的课程。像这边大学的一个电子工程学院中,会有更多的广泛的不同分支和研究方向。

而在我所就读的西电电子工程学院方向主要就分为电磁场和信号处理两方面,简言之就是只有雷达信号处理和天线与微波两个方向。德国这边大学的一个院所涵盖的和西电整个学校涵盖的内容差不多。从另一角度上来说,也是因为德国人口更少,因此对每个人来说,竞争压力会相对来说少一些,选择的方向也会相对来说更多一些;而对于西电来说,由于学生数量更多,自然就会在方向上更加细分和深入。

在第三天,我们去往了Haxterpark Paderborn的一个农场。此行主要是接触三类运动:boule(法式滚球戏(游戏者依次将金属球滚至靠近靶球)),archery(射箭),golfing(高尔夫)。这三项运动我全都是第一次接触。总结下来,最喜欢的可能还是射箭吧~

我们去参观了帕德伯恩大学的超级计算机。

在教学楼顶端我们参观了太阳能发电的装置,从远处眺望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多风力发电的风车。

下面这也是这座城市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了:一个无人看守铁道路口。这里的火车大部分开得都比较慢。我经常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火车穿过。就像十几年前在老家的城南看一辆辆的火车过往一样。

这是在第一周周六的时候,市中心的街上就会变成集市。居民们都会把自己种的蔬菜水果、花卉以及做的面包之类的东西拿出来卖。一周好像就两次的样子,也算是当地的一种文化了。

在第一周的周日,我们去到了离帕德伯恩较近的大城市——科隆,其实说大它也只有80万的人口,不过在德国当地算是一个大城市了。一下火车站,广场上就有很多鸽子,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歌曲《布拉格广场》。

科隆大教堂就在科隆火车站的旁边,是德国第三的教堂(如果我没记错),高度有一百多米,有同行的同学走楼梯一直上了教堂的顶楼,上面有望远镜鸟瞰整个城市。

莱茵河也是我一直很向往的地方,小时候总会听到各种故事和各种音乐,总之一提到莱茵河似乎感觉就会很美。我们走到桥上的某一处,能看到一面锁墙。锁都是两两相扣的,然后情侣将钥匙丢入河中,有种永结同心的寓意。

由于在科隆停留的时间十分短暂,我们同行的三十人是自由活动。我和同行的几位同学结成了七人小组,一起去到了科隆的巧克力博物馆,馆中讲述了巧克力的历史,在世界各地的一些数据以及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真实模拟巧克力制作的整个过程。来德国的期间,我也品尝了不少巧克力,这里的价格相较于国内还是会稍微便宜很多。

这里都是生产巧克力的机器

这里按一下按钮就可以免费得到一块巧克力~~

第二周的时候我们开始了在实验室中的项目,我选的是基于EEG(脑电波)的信号分析处理以及情绪识别。

首先我们做的就是信号的的提取:通过观看不同的视频来影响人出现各种不同的情绪,用专门提取脑电波的仪器(就是下面这张图片中的仪器)来将人脑中各个信号提取出来并将数据存在电脑中。

之后,我们就通过各种滤波,特征提取,降维和机器学习的步骤让电脑自动去识别这个信号是属于哪一种情绪类型的信号,从而做到自动的情绪识别功能。

第二周周三,我们去往特里尔的马克思故居,来回路途上花了十一个半小时,但是我觉得不虚此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7837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1
下一篇 2023-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