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高铁的感觉是什么样?

坐高铁的感觉是什么样?,第1张

回答如下:

高铁速度很快且平稳。

高铁介绍如下: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规定。中国国家铁路局将高速铁路定义为: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1]

欧洲早期组织即国际铁路联盟,1962年将旧线改造时速达200公里、新建时速达250~300公里的铁路定为高铁;1985年日内瓦协议做出新规定:新建客货共线型高铁时速为250公里以上,新建客运专线型高铁时速为350公里以上。

国外高铁日本新干线盈利。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高速铁路标准英文名为G-Series High-Speed Train。[2]

中文名

高速铁路

外文名

G-Series High-Speed Train[2]

主要子项

中国高速铁路,国外高速铁路

高铁标准

不同国家和时代有不同标准

中国定义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和国铁局的规定[1]

中国标准

时速不低于250公里,客专

铁路等级

高铁级(特Ⅰ级)

轨道

中国采用无砟轨道(除渝万高铁)

内部分档

一般高铁、超级高铁

早期车型

中国高铁最初用CRH2C,CRH3C等

代表车型

中国CRH380,中国标准动车组

磁悬浮极速

日本超导磁悬浮列车590公里

铁路简介

高速铁路,就是铁路设计速度高、能让火车高速运行的铁路系统。世界上第一条正式的高速铁路系统是1964年建成通车的日本新干线,设计速度200km/h,所以高速铁路的初期速度标准就是200km/h。后来随着技术进步,火车速度更快,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就对高速铁路有了不同定义,并根据本国情况规定了各自的高速铁路级别的详细技术标准,涉及的列车速度、铁路类型等就不尽相同。

中国铁路在速度方面上分了高速铁路(250-380)、快速铁路(160-250)、普速铁路(80-160)三级,2012年《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有区分且设立快速铁路专栏,2015年铁路总公司说年底中国高速铁路1.9万公里而快速铁路网4万多公里(铁路共12万公里),三个数据不同[3]。中国高速铁路全部采用高铁级,快速铁路则以中高标准的国铁Ⅰ级为主,低标准的高铁级为辅。高铁级和国铁Ⅰ级分别位于我国铁路等级(技术等级)中的第一二位。其中高铁级主要用于东部铁路客运干线和特大城市群城际铁路;国铁Ⅰ级主要用于东部铁路客货干线、中西部铁路客运干线和大中城市群城际铁路。(PS:设计速度刚好达到250km/h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或者城际铁路属于速度分类法中的快速铁路,不属于高速铁路,因为货运设计或城际铁路中的密集站点等因素会导致整条线路上列车的整体平均速度有所偏低。)

高铁

中国高速铁路一般采用无砟轨道,也有少部分采用有砟轨道。中国高铁线路统一运营设计速度达200km/h以上的电力动车组列车,车次分“G、D、C字母开头”三种,车辆分CRH和CR系列车型。

中国高铁目前仅限于国铁路线,尽管上海磁悬浮轨道线的设计速度达430km/h,超过任何国铁速度标准,但因没有国铁性质,既不是由国家铁路部门管理、也没有接入国家铁路网,所以不计入常规高速铁路的范畴。

我和爷爷奶奶结束衡阳之行,准备回株洲了,在去衡阳火车站的路上,爷爷说带我去体验坐高铁的滋味,我听了非常高兴,也非常期待。

来到火车站,票价真贵呀!儿童票31元,大人票62元,我和爷爷奶奶一共花了155元,买好票检票进入候车室,等了十分钟就可以上车了,我们从站台通道进入月台,第一眼就看到一列白色的火车,它比普通火车矮,窗口大一些,长度又要短一些,有象飞机一样的车头,细看又象是子弹头。整个车身整洁程亮,显得非常豪华,进入车厢,看到车厢里的壁面和天花板也是白色的,银灰色的过道两边是红色的沙发座位,坐在上面非常舒适,前排座位的靠背上有一个可以收放的支架,一打开就可以放东西,用起来非常地方便。穿着红色制服的服务员来来往往忙忙碌碌。过了两分钟车子终于启动了,不一会儿就飞奔了起来,可车内感觉不到一点摇晃,也听不到一点噪音,我透过窗户看外面,只见近处的景物象闪电一般一闪而过,根本看不清楚,远处的景物就象被什么东西吸引了一样,齐刷刷地往后面飞驰。正当我还在聚精会神看外面的时候,车内的广播响起,株洲马上就要到了,爷爷看了一下时间,才刚刚过去20分钟,3分钟后列车缓缓停靠在株洲车站,我依依不舍地走下火车,这次坐高铁的感受可真象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啊,还没尝出个味道就已经结束了。

听爷爷说还过几年怀化也会通高铁,那时候我回株洲就会又快又舒服了!真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7716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1
下一篇 2023-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