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县北部,地势低洼,为河流冲积和湖沼淤积平原,河港密布、纵横交叉,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此处钟灵毓秀,自古人才辈出。
如今的乌镇仍保留着许多水乡所特有的河港、桥梁、临河建筑、街道、店面等。清晨或傍晚你若沿东西市河漫步,将使你流连忘返。
二、桐乡红杉邨景区
红杉邨(中国)旅游景区坐落于“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的杭嘉湖平原桐乡,位于桐乡市龙翔街道杨园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南靠京杭大运河,北连龙翔街道宗扬路,东临金牛塘,西接江南水乡特色的,错落有致的田野和村庄。
景区因遍地种有绿色大熊猫——红豆杉树而得名,融合人文观光、生态农家乐、科普教育、休闲养生、特色商铺、水乡度假多种风格于一身。
三、濮院古桥群
濮院古桥群位于濮院镇老镇区。濮院建镇于南宋,旧镇的规模与布局在宋元濮氏定居时已具雏形,明清时又加以扩展,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濮院古桥梁群现有古桥梁9座,分别为:众安桥、女儿桥、栖凤桥、大德桥、大有桥、大积桥、定泉桥、秀桐桥及王板桥。
四、木心美术馆
2015年11月15日,乌镇木心美术馆举行开馆典礼。11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木心美术馆由贝聿铭弟子、纽约OLI事务所冈本博、林兵设计督造。
美术馆的一楼与二楼,共分五间专馆,长期陈列木心作品:序馆以实物综合介绍木心生平;一号、二号、三号、四号馆陈列木心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包括其“狱中手稿”。
五、崇德城旧址与横街建筑群
崇德城旧址与横街建筑群位于桐乡古镇崇福。崇德城旧址包括城墙遗址、护城河及运河古桥梁司马高桥。崇德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就已置县,但建城较迟。
崇德城墙最早建于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十九年,为防倭寇进犯,当时的海防长官下令拆崇德城墙,将砖石全部搬运到乍浦筑城,崇德老城墙至此拆毁。
桐乡市也是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菊乡”。而在桐乡市中,有着很多平原而且也是最出名的景色都是比较不少。对此桐乡著名景点介绍到底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盘点桐乡最著名景点罗家角遗址在桐乡市石门镇东北4里许。1979年配合农田基本建设进行了发掘。遗址分4个文化层,出有大量陶器和石器、骨器等。该遗址现有面积12万平方米,通过发掘,展示了浙北地区六七千年前先民的生活。罗家角遗址位于桐乡市石门镇东北2公里处。
1956年,当地农民在水田中挖出大批兽骨、陶片和镌刻精美的猪獠牙饰品。省文物部门派员调查,发现这是浙江迄今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12万平方米。1979年,为配合农田水利建设,保护性发掘地下文物,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考古队罗家角遗址进行局部发掘。发掘面积1338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20—350厘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包涵物十分丰富。经碳14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6905155年,属马家浜文化类型,处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共发现完整或可复原的石、骨、木、陶器等794件。出土完整或可复原的石、骨、木陶器物有794件。第三、四层中的稻谷,经鉴定属于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籼稻和粳稻。第四层中的建筑木构件,多有榫卯和企口等残迹。罗家角3---1层发现的遗物中,还有陶网坠等捕鱼工具,证实了马家浜文化在家畜饲养、捕鱼方式上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罗家角遗址发现的稻谷,在马家浜文化已发现的稻谷遗存中年代最早,较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谷遗存年代还要早300多年。
遗址文化内涵为马家洪文化遗存。考古发掘发现灰坑53个,还发现带榫卯的建筑木构件、大量的动物遗骸及稻谷等自然遗存,出土石、骨、木、陶器等遗物800件,在陶片中有少量精美白陶,不亚于商代的白陶。还发现了一批典型器物群,如宽沿盆和多角沿盘,喇叭形圈足豆、小网坠等,其文化面貌明显有别于钱塘江南岸的河姆渡文化。在第三、四层中出土的156粒稻谷,经科学鉴定是距今7040年的人工栽培籼稻和粳稻。
从而使嘉兴市境成为是迄今所知中国水稻的最早栽培地之一,世界最早的水稻栽植地之一桐乡景点有哪些著名的茅盾故居在桐乡市乌镇观前街和新华路交界转角处。故居面积有600平方米,坐北朝南,分前后两幢,前幢是3间平屋,是茅盾的卧室、书房、会房室等,有一别致的小庭园。据称这所房屋是用《子夜》稿酬所建,式样仿日本住宅。后幢是二层小楼。陈列厅在故居东邻,与故居一墙之隔。该处原为"立志书院",初创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1902年改办为初等小学,茅盾曾在其中就读。建国后作幼儿园,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加以改建。1990年幼儿园迁址,该处拨归茅盾故居,经复原重建,作为陈列厅。
书院面阔五间,前后三进,占地面积695.60平方米,建筑面积754.66平方米。第一进临街,为两层木构架小楼,属民居格调,与茅盾故居极为相似,重建中改为纲砼仿木结构,而风貌如初。第二进为木构架抬梁式平厅三楹,其结构、面貌均保持原状。第三进为钢砼仿木结构两层楼厅五间,其外貌、式样保持当年书院旧观,内部布局略有改动,现为主要展厅。办公楼在故居对门,中间隔一条小街,亦是一幢木构架两层楼房,其结构、格调与茅盾故居相同,建成于清同治年间,属清代江南民居建筑。
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另有立志书院的文昌阁与之连成一体。占地236.38平方米,建筑面391.08平方米。1987年拨归茅盾故居,按原貌整修后作为办公和接待之用。茅盾故居是革命文学家茅盾(沈雁冰)祖辈居住的老屋,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为清代江南民居。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诞生至1910年春离乡求学,在此生活了十三个春秋,以后数十年仍联系不绝。盘点桐乡著名的景点桐乡名胜古迹盘点缘缘堂在桐乡市石门镇木场桥堍。始建于1933年春,由丰子恺亲自设计,高大轩敞、明爽。丰子恺曾在此度过其创作上的黄金时代。1938年1月,“缘缘堂”被日军焚毁。1984年桐乡县政府在原址上按原样重建,分前后二个庭院,前院三楼三底,占地200平方米,后院为二间平房约5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