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罕见窑洞寺庙 曾是“世界佛教中心”被誉佛教祖庭却少有人知

西安罕见窑洞寺庙 曾是“世界佛教中心”被誉佛教祖庭却少有人知,第1张

陕西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人文积淀丰厚, 历史 古迹众多,佛教文化更是举世闻名,拥有多座在 历史 上极具影响力的千年古寺。其中坐落在长安区少陵原半坡的华严寺,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发源地,然而由于西安古迹太多,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寺庙,景区里也几乎没有游人。

据《长安志》《咸宁县志》记载:华严宗初祖杜顺大师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也有说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在少陵原兴建了华严寺,并依据《华严经》的思想开创了华严宗,后经过二祖智俨大师、三祖法藏大师、四祖澄观大师、五祖宗密大师的发展,成为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

华严寺地处少陵原半坡,北靠黄土崖壁,南临近90度的百米陡坡,居高临下可俯瞰樊川,西望神禾塬,南观终南山诸峰,视野十分开阔。然而由于受到地形限制,无法修建楼阁殿堂,只能依塬势挖掘窑洞安置佛像和供僧人居住,堪称一座具有典型西北特色的“窑洞寺院”。

唐代的长安城,是全球佛教兴法弘教的中心,各宗高僧硕学云集,而华严宗在当时也赢得了上至帝王、下至僧俗的一致推崇。从国外来到中国的善无畏等高僧以及一行大师、华严宗各代宗师,均被皇帝下诏住在华严寺,华严寺在当时也达到鼎盛,成为佛教界公认的“世界佛教中心”。

地势高亢的少陵原,早在唐代就是夏日避暑的著名风景区,李白、杜牧、岑参等诗人到此游览后,留下了众多描写华严寺的诗篇,其中以李白的《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和杜牧的《望故园赋》:“余三思归兮,走杜陵之西道。岩曲天深,地平木栳。陇云秦树,风高霜早。周台汉园,斜阳暮草”最为著名。

然而随着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华严寺遭遇了严重破坏。尽管后来寺庙得到重新复兴,但明嘉靖年间的关中8级大地震让华严寺再遭重创。据记载,少陵原的半坡边缘崩塌之后,华严寺所有殿堂佛塔几乎全部损毁,仅能从崖体上看到一点黄土窑洞的痕迹。

现在的华严寺为2009年重建,只有东西并峙的两座古塔——华严宗初祖杜顺法师灵塔和四祖澄观法师灵塔,昭示着华严寺曾经的辉煌。1930年陕西大旱,居士朱子桥到华严寺赈灾时,见石碑上有“修塔即降甘露”的文字,于是在塔前发愿要重修两塔。不可思议的是,几天后果然天降大雨,朱子桥遂对二塔重新修葺。

修建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的杜顺法师灵塔,在华严寺矗立了1380年,现已成为华严寺的镇寺之宝。而修建于唐开成三年(838年)的澄观法师灵塔,距今也有1170年的 历史 。两座古塔虽然风化严重,但从精美绝伦的石刻中依然能看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2006年,华严寺二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华严寺作为华严宗的发祥地和祖庭道场,已成为世界佛教徒朝圣礼拜的圣地,也正因为华严宗成功宣传了普贤菩萨的殊胜地位,使其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四大菩萨之一,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寒窑曲江大唐芙蓉园东南方向,五典坡村西北方向。位置如图:

五典坡,地处西安大雁塔东南约4公里。此地原叫五殿坡。因凤栖原(也叫凤栖岭)从前有五个大台阶,每台阶兴建有一座大殿,五殿坡(也叫五原殿地)即由此得名。估计“五典”可能是“五殿”谐音的舛误。如今此地台痕依稀可见,只是由于历史的自然变迁,仅留下台阶的痕迹了。凤栖原下的五典坡村,也是由此得名。就在五典坡村财不远处,有一大坡,坡下有一孔小窑洞,传说王宝钏即在此寒窑与薛平贵成亲,并在此窑苦熬一十八载。因此地较为偏僻,不大引人注意。后来随着《五典坡》戏的影响,又因剧中人物故事、地点和朝代说得有鼻子有眼十分具体,有好事者,便在传说的薛平贵降服红鬃烈马的曲江池鸿沟为王宝钏与薛平贵塑像。据说原只有王宝钏。宝钏塑像身着大襟领长服,一手提菜篮,一手持小铲,两旁另塑一男一女两个童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又有人为了纪念薛平贵还朝,在王宝钏塑像一侧还为薛平贵和他的红鬃烈马塑了像。

相传每年农历二月二,即是王三姐飘彩的日子,届时男女老少,人山人海,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人们总要在此聚会膜拜。但在十年劫难中,寒窑也未幸而免,塑像全被破坏,仅留残破窑洞。

这座寒窑,久为人们向往游览之地,曲江流饮早在秦汉时即为名胜,到了唐代,更成为长安一大景区。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旅游事业大为发展,此处经过数次开发整修,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景观。

寒窑因为这个美丽、坚贞的爱情故事而出名,曲江在规划的“大唐爱情谷”,也是以这个故事为基础,准备建设的。

秦腔优秀传统戏《五典坡》,家喻户晓,久演不衰。秦腔名家李正敏在剧中扮演的王宝钏,特别是他不同凡响的唱腔,倾倒过无数的观众,剧中许多唱段也被广为传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6777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0
下一篇 2023-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