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作者海莲.汉芙与远在英国伦敦古书出版商法兰克之间长达20余年的书信往来,他们因书结缘,却素未谋面,长达20年的时间一直通过书信交换彼此的人生,情感以及生活的全部,作者曾在信中多次提到一定要远赴英国伦敦参观法兰克的科恩书店,但是现实生活的窘迫未能让海莲.汉芙远赴英国,直到法兰克的书店关闭,他以及众多书店员工的离世,最终海莲汉芙出版商的赞助下才去了英国,到了查理十字街因感到物是人非的感触,用他们之间长达20年的书信写下此书。
我曾在故事结束后想过一个问题,如果当初他们彼此间有一个人义无反顾的执着一会,也许故事的结局就不会有那么多遗憾了。可是到现在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他们之间长达20余年书信往来却不见面的真真原因,除了现实生活的窘迫,真实的原因他们在长达20余年的生活当中早就把彼此视为重要的灵魂伴侣,而最终的见面也不过是他们的肉身,他们的思想以及灵魂已经无休止地在交谈在生活。最后的一次见面虽然阴阳两隔,倘若海莲汉芙真的会去祭奠法兰克,相比她的表情很平静,20余年生活的波澜不惊,一切安然如故。心静了,世界自然是静的,因为他们早已看透了生死。
人生而孤独。这就是世界。因为一份长存人心的孤独感,我们才渴望与那些素未谋面的人们相识。书信,在某一时刻,某一年代承载了这一伟大的使命。因为存在陌生感,在久违的世界里找到寄托。也就有了从前车马很慢 ,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故事。
你说不要把情感浪费在那些与你毫不相干的人身上,那样受到的伤害就会少一些,可你又曾知道一且存在的必有它的合理性。一生遇见多少人,是一种缘分;等待一个人,却又是一份宿命。宿命里的安排,强求不得。而缘分中的相遇,却又是可遇而不可求。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遥遥无期,时间的轴线没有一条线是直线,因此人生没有捷径去走。与其朝秦暮楚的顾盼,还不如任性的去在对的时间,去做份有意义的事。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也许在某种意义上,给与我理性感性间的判决。谁都知道对于生活你可以随行自如,生活本就是让人图个心安理得吗?因此挫败感不可忽略。神情的喜怒哀乐只是表情,是神经系统的条件反射。
还是关于《查理十字街84号》的故事,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也不同。《查理十字街84号》是全球畅销小说,对于爱书的人人手一本,不足以道哉。可是缘起缘灭却是书的安排。
电影表现的主题无关乎就是爱情,小说也一样,不过它表达的有点隐晦而已。有人说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去美国,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去美国。因为那里是地狱。爱既是天堂,也能将人沦落到地狱。
大部分追捧书地人,在电影落下帷幕只是,都会去思考一个问题,其实《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最后的结局,刚好弥补了《查理十字街84号》那个遗憾的结局。小虾和大牛苦苦寻觅彼此,最后英国伦敦查理十字街84号柯恩书店出现,如时间推后几十年海莲.汉芙也出现在这里,最后你想该结局如何?不过你将遗憾《查理十字街84号》此书就不会出现在你手里。
电影把爱情主题落在一堆老夫妇身上,似乎是想通过他们来讲爱的意义阐释的更加明了,当我们住在对方的心里,死亡便不再分离,暗透了才能看到星光,相死而后生这句话太有劲了。
那时候没有一秒钟能够到达的信件,等待一份信,就漫长如同一生,但是慢一点才能写出优雅浪漫的话语。慢一点,才能仔细寻觅盼望的爱情。
最终爱降临了,查理十字街84号他们相遇了,不早不晚,刚好一生。
01
一本薄薄的书信结集,让全世界爱书人爱不释手,甚至被奉为读书人的圣经。这本书便是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的《查令街十字街84号》。
多年前,结识这本书,得益于梁文道先生掌持的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道长对这本书8分钟的解读,实在不过瘾,我便按“图”索骥,寻找这本所谓的读书圣经。
历史记载,查令十字街(Charing CrossRoad)贯穿着很多十字路口,但无关乎十字路。此路名据说源自“查令十字”——十三世纪末,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为悼念爱妻埃莉诺王后,在从诺丁汉到西敏寺出殡行列沿途架设了十二座石造的十字架。
1865年,英国建筑师爱德华·巴里仿制其中一座,矗立于英格兰东南区铁路重点前庭(现在的查令十字街车站),查令十字成为英国伦敦发展的中枢。
1931年,在维多利亚时代结束后,查令十字街正式成为白厅大道的一部分。
17世纪开始,因所处英国伦敦西区,靠近英国皇室与教堂,查令十字街成为英国文化璀璨之地,大批文人涌入此地。随着英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查令十字街渐渐成为图书市场聚集之地。
真正让他声名显赫,源自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的《查令十字街84号》,一个穷困潦倒的女作家,与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经理二十年的通信,成就了一段书籍情缘。随着,电影、舞台剧的上演,查令十字街84号,更成为世界上读书人的接头暗号。
02
为什么查令十字街旧书店多?
1900年,英国图书净价协议开始实施,主要有三点:
也就是说,新书上市只能按出版商的净价出售,获益方式主要来自出版商的折扣。图书净价协议实施后,对英国的文化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直接导致了旧书市场的繁荣。新书价格动辄几十英镑,高昂的价格,让很多读书人无力承担,旧书成为很多人的消遣对象。
查令十字街,这个出版商与书店的聚居地,成为全英国当之无愧的二手书大市场。书店店主经营各具特色的旧书,数十年如一日,哪怕推荐的书籍几十年没人买,也会放在显著位置。
1920年,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原本在老孔普顿街开业,先后以往查令十字街108/106号,1930年迁至查令十字街84号,其对狄更斯书籍收藏之丰沛,无其他书店所能及。
03
出生在美国费城的海莲·汉芙,一生穷困潦倒,主要工作是为剧团撰写剧本。
1949年9月的某一天,海莲·汉芙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看到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刊登的专营绝版书的广告。她不喜欢巴诺书店被小鬼涂鸦的邋遢书,更要命的是,她想读的书在美国索价奇贵。
出于对英国文学的热爱,以及对廉价旧书的古老胃口,这位女作家便尝试着给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写信,寻求哈兹里特与斯蒂文森的作品。
或许,她也未曾预料到,二十天之后,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经理弗兰克给诚恳的她回信,故事就这样循序展开,从1949年绵延到1969年,整整二十年。
除了寻书、索书,大洋两岸的人还利用书信交流着感情。
二战以后的英国,民生凋敝、物资短缺,英国政府奉行配给制,每个家庭只能定期分到定量的鸡蛋、肉等食品。
海莲·汉芙从楼上的邻居得知此事,会不定期的邮寄火腿、鸡蛋等食品给书店的员工,这让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多个书店员工如逢甘露,店员们感激这份素昧蒙面的购书人,甚至偷偷写信给她。
正是这种不带伪装的真实,让人感动,让人动容,让人惺惺相惜。
二十年的通信,海莲·汉芙始终未踏上英国的土地,亲自见一下大洋彼岸的英国绅士弗兰克,以及那家活脱脱的狄更斯式的书店,直到弗兰克的亡故。
1971年,久居美国的海莲·汉芙,踏上了英国的土地,为了《查令十字街84号》的出版。此时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荣光早已不在,查令十字街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招牌,风雨飘摇。
祸不单行的是,书店的老板相继离世。1977年,这家存货了五十年的书店,彻底歇业。查了令十字街84号,成为空中楼阁。
《查理十字街84号》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情缘。双方二十年间始终未曾谋面,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
一次偶然的报纸邂逅,20年间的书信往来,海莲和书商弗兰克由最初的买卖双方渐渐变得熟悉亲密,像多年不见的老友般,分享彼此生活的快乐与烦忧。
问世间有什么东西有如此魅力牵动人心,让素未蒙面、个性迥异(海莲率真执着风趣,而弗兰克则严肃认真负责)的两个人惺惺相惜,情同手足,答曰:“唯书而已矣!”
串起友谊之桥的媒介便是彼此发自内心对古书的执着的热爱。
海莲不止一次提到,她会在乎书的装帧与版本,会因为偶然所得的珍本而欢呼雀跃,她说:“它那光鉴可人的皮装封面,古雅的烫金书名,秀丽的印刷铅字,它实在应该置身于英国乡间的一幢木造府邸”,字里行间满溢着浓烈的喜爱。
每一个爱书之人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我喜欢看书,也只习惯看纸质书,即使电子书自有其方便快捷之处,但我依旧不习惯用电子产品阅读,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我喜欢在米白带点泛黄的书页间那一个个整体排列的铅字,喜欢拆书时那仍旧留存纸间的油墨味,总觉得那就是扑面而来的书卷气息。
我也喜欢跟朋友借书,也喜欢看别人的旁注,有时总能遇到另一种心领神会的相交通,那是另一种难以言表的默契。海莲曾在信中提到,“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
如果说《查理十字街84号》是全世界“爱书人的圣经”,那种戚戚于心的默契让我们感动,那么我想说平台则是爱写作之人的天堂,也许有人要说我夸大其词,但我只想表达,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只要你有书写的兴趣,便可以在其中畅所欲言,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我们可以因为文字而相遇,因为文字而结缘,彼此虽没有过多交集,但一旦你写作遇到困境时,我总能看到文友间彼此的支持与鼓励。我看过好几篇因为坚持不了而懊恼的文章下面的评论,大家没有笑话与冷言,只是轻轻点亮一个喜欢或者留下一句鼓励的话。
很多时候,再走一步,再坚持一下,只因为你的一次鼓励。
我也愿意做一个热诚的读者,我也愿意在文字的海洋中驰骋,我愿意去坚持我所热爱的,我愿意每天在读书与阅读中思考成长,我也愿意为我所喜欢的文章送去喜欢,愿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