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使哪两条铁路连接起来

安全选项卡2023-04-09  19

我们一同看着中国地图来说吧,武汉长江大桥,就是把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接起来,成为了今天的京广铁路。尽管以前京汉铁路、粤汉铁路都是到武汉,可是京汉到武汉是汉口,粤汉到武汉是武昌。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京广两段,京汉与粤汉有所差别。

记得历史课要求我们记住的三次工人大罢工吗?

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这样就可以从历史上,看到以前没有京广铁路,只是京汉、粤汉两段。

看看今天的武广高铁,为什么不像京九铁路那样一口气修那么长呢?就是因为京广铁路武广这边更加繁忙,超饱和状态运行,不允许直接全线修高铁,必须首先修好武广客运高铁,让原粤汉铁路提早减轻客运的负担,放松得到喘息,铁路客运和货运分家。

再看看武汉的火车站,武广高铁建成开通之前,没有武汉火车站,只是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这也证明京汉铁路、粤汉铁路以前没有连接起来,如今修建了客运高速铁路,才终于把“武汉”作为高铁火车站的站名。

武汉火车站(并非汉口站、武昌站) 武汉站简介武汉火车站总投资超过140亿元,将建设20条铁轨线,11座站台,是正在建设的京港高速铁路的重要站点。06年开建,09年底建成启用。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朝诗人崔颢的诗,使“白云黄鹤”成为人们对江城的印象。武汉站则充分体现了这种人文和地域文化特色。

武汉站整体的“千年鹤归”造型凸显湖北特色,寓意充满灵性的千年黄鹤,惊叹家乡变化翩然而归。建筑中部突出的60米高大屋顶,预示着武汉是湖北也是中部省份崛起的关键地点。九片屋檐同心排列,又象征着武汉九省通衢的重要地理位置。

武青四干道-武汉三环线-中北路延长线-站西大道、总用地面积达110公顷(计算至道路中线)的围合区域都归于武汉站站区设计范围内。定位华中陆港,设东西2个广场,东广场设置公汽及长途车站,西广场为景观休闲区 。

进站模式中西合璧

 我国现有火车站进站模式均为等候式。国外火车站则是通过式,即到即走。武汉火车站首创等候式和通过式相结合的流线模式,采取“高架候车,上进下出”的方式。旅客可选择进候车室候车进站,也可直接由绿色通道进站。

 

转乘地铁不用出站

武汉站将形成铁路与城市公交、地铁的无缝 连接,给乘客提供最大方便。

武汉站是规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5号线的终点站,地下一层设站台层。乘客下火车后,不出站就可转乘地铁,并可通过沿线岳家嘴、徐家棚、洪山广场、武昌火车站等换乘节点,实现与其他轨道交通线路的衔接。

借助阳光发电节能

 武汉火车站建筑面积庞大,运营能源消耗巨大。该站屋顶局部采用太阳能光电板作为材料,白天可借助充足的阳光发电,用于车站照明。 [编辑本段]武汉火车站地理位置 武汉站选址花了一年时间,一度曾选址落步咀,因为落步咀的地势比杨春湖高,可直接在上面做路基工程。但选址落步咀铁路线须穿越东湖风景区,对东湖造成影响。

而杨春湖地形低,必须作桥梁工程,工程投入比落步咀多了近10亿元。但铁路线从东湖景区边缘夹境而过,切割景区面积最小(4.4平方公里),可最大程度保护景区;且线路顺直,基本避开沿线建筑物。

经铁道部和省市政府多次协商权衡,达成要最大限度保护东湖的共识。2004年8月,武汉站选址敲定杨春湖。目前,车站东侧紧靠城市三环快速路,西距城市内环线徐东路7.5公里,距汉口循礼门17公里、距武昌洪山广场12公里、距汉阳钟家村22公里。

 

建成后的武汉站 [编辑本段]定位华中陆港 武汉火车站站区的规划定位与目标是:以武汉火车站为主体,建设服务中部、面向全国、国内一流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华中陆港。同时,要将武汉站打造成绿水交融、特色鲜明的生态站区,成为代表武汉21世纪建设水准的精品工程和标志武汉市迈向区域性中心城市繁荣与活力的新名片。

武汉火车站建筑总面积35.5万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站前高架平台面积1.2万平方米,无站台柱雨篷面积13.4万平方米。

站房最高点距地面60米;站房总长550米、总宽325米,其中主体围护部分长248米、宽199.6米。

车站设客运专线、普速两个车场,有高速客车到发线15条、站台8座,普速客车到发线5条、站台3座。

车站远期年旅客发送量达3100万人,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为9300人、站房最高聚集6000人,定位于华中陆港。

武汉火车站为高架车站,站房主体三层,一层为地面架空层,二层为站台层,三层为候车层。

武汉站站房地面层,将充分利用站台高架的有利条件,将武青四干道到沙湖大道的站线部分全部架空,增加地面的东西向道路。

此外,利用站房一层交通集散大厅,沿地铁站厅方向,将设置贯穿东西广场的东西步行轴线,大大方便旅客的可达性。

武汉站站房的地下空间,形成连通东西广场的地下步行通道,并预留向西下穿站西大道,连接核心区的地下通道。

在地铁站线两侧平行布置地下商业空间,满足旅客消费、购物需求。

打造“一站两场四区”

以高速铁路站线和垂直于站房的带形广场为纵、横两轴,武汉站站区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将形成“丰”字型的对称布局结构。

以此为支撑,打造“一站两场四区”的站区功能体系,即以武汉站站房为中心,建设站区交通集散核心;东广场以交通性广场为主,西广场以休闲景观性广场为主;在站区四角,布局形成4个辅助功能区,分别为公交枢纽管理区、长途客运管理区、办公服务区和MICE综合区。

● 东广场

 “鹤尾”设置公汽及长途车站

为了合理组织交通集散,东广场主要布置公共汽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城市交通设施,并以中部的矩形广场作为与西广场的联系纽带,并在矩形广场上布置三角形售票用房,以此强化“鹤尾”的意象。

此外,临近武青四干道和沙湖大道将分别布局配套建筑,形成站区后院式围合空间。结合停车区域,强化防护林的景观化建设,形成矩阵式生态林区。

● 西广场

 “鹤头”为景观休闲区

西广场取消了原设计中没有明确功能要求的坡地广场,改为以景观水体为纽带,布置各类休闲绿化设施,加强植被绿化,并建设站前小森林。

在中部轴线上,将硬质铺地布置为弧形对称式样,在平面上和空间上与武汉站“千年鹤归”立意相互呼应(延伸站房“鹤头”意象)。

此外,将连接东湖与杨春湖的景观水体规划为一条弧形水带,满足水生态廊道的功能需要。

● 停车场

可容纳1536辆车辆停泊

预计武汉火车站站区需配套建设535个社会停车位、186个出租车停车位,需安排15条公交线路。因此,站区将配套建设长途客运站、公交、社会停车场、出租车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形成交通换乘综合体。

其中,长途客运站设于东广场南侧,公交枢纽站设于东广场北侧。社会停车场布局于车站架空层南侧,占地2.7公顷,泊位576个(另预留500个);出租车停车场布局于车站架空层北侧,占地1.7公顷,泊位260个(另预留200个)。最多可容纳1536辆车辆同时停泊。

● 路网

 “三横四纵”结构将建三座立交

整个站区的路网结构为方格网型,总体由“三横四纵”组成路网主骨架,“三横”为友谊大道、武青四干道、中北路延长线,“四纵”为工业大道、工业二路、建设十路及三环线。

对外交通主要依赖三环线、汉鄂高速等快速道路沟通外环及周边城市地区,对内主要利用中北路延长线、友谊大道及建设十路组织交通。

在三环线的友谊大道、中北路延长线两路口,规划建设两座互通式立交,在建设十路与中北路延长线相交路口规划建设立交。

◎站区交通组织

 车辆各行其道客流到达机动化

整个站区的车流交通组织规划中,长距离交通主要经三环线由东广场进出车站、城区交通主要经西广场及周边道路进出车站。

公交车主要经车站北侧的友谊大道、武青四干道及西侧建设十路进出东广场北侧的公交枢纽站,长途客车主要经车站东侧的三环线及白马立交进出东广场南侧的长途客运站;城区送客社会车辆及出租车主要经车站北侧的友谊大道、武青四干道及西侧建设十路等城市干道组织进出站区,经车站西侧的高架车行平台下客后离站,或直接进入车站架空层下方的停车场候客;

周边城市地区客流及东湖高新等远距离社会车辆,经城市三环线及白马立交组织进出站区,在车站东侧高架车行平台上下客后离站,或经站区道路组织进入车站架空层下的停车场。

整个站区的人流交通组织规划中,站区客流主要以机动化的方式到达车站,设计以“全天候、零换乘、人性化、强导向”为原则。车站内部客流组织流线为“上进下出”为主、“下进下出”为辅的交通组织方式。

轨道、长途及公交进站客流,经车站架空层及车站东西两侧的自动扶梯进站,乘社会车及出租车的进站客流可直接经由车站东西两侧的车行高架平台进入二层贵宾候车室或三层候车室候车;出站客流在地面出站大厅出站后经地面步行进入轨道站厅或至东广场的公交枢纽站、长途客运站换乘其他交通离站。

武汉火车站彰显四大理念

根据武汉站设计方案,站区规划范围将重点考虑用地功能设置、景观协调、交通组织、水系贯通等相关因素进行确定。

比如站西大道的具体位置,既要满足站西大道道路行人能看到60米高、550米宽的站房全景的标准,又要达到在站房18米站厅层能观赏东湖和杨春湖的视线要求,最终确定了站西大道距西侧缘在180米为宜。

武汉市规划局专家介绍,站区体现了四大基本理念:

1.以人为本:以旅客服务为核心,建设为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为旅客提供便捷、完善的交通服务和配套服务。

2.交通优先:优先满足各种旅客出行和交通换乘要求,建立分层集散、立体组织、无缝换乘的的交通体系,提供多种气候条件下的舒适、安全的交通集散空间。

3.复合开发:充分利用火车站线高架的有利条件,实现地上空间的复合利用,建立地上综合体;挖掘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潜力,建立贯通站区内部、衔接外部的地下共享层。

4.展示特色:充分展示火车站的主体建筑特色,打造与车站相协调、与区域环境有机联系、内涵丰富、效果强烈的站区景观和门户形象。

计划开行到达武汉火车站的公交

1 111 23.0 20 武汉火车站 汉口火车站 团结大道—建设十路—友谊大道—徐东大街—长江二桥—解放大道—青年路 新辟 武汉火车站

2 234 16.7 10 新荣村客运站 武汉火车站 解放大道—汉施公路—天兴洲大桥—三环线 新辟 武汉火车站

3 235 16.0 10 武汉火车站 鲁巷 北洋桥路—青化公路—青王公路—落雁景区路—鲁磨路 新辟 武汉火车站

4 525 11.3 12 武汉火车站 白玉山 北洋桥路—友谊大道—青王公路—武东路—青化公路—白玉山 新辟 武汉火车站

5 540 21.0 26 武汉火车站 武昌火车站东广场 团结大道-秦园路-中北路-中南路-武珞路-丁字桥路-紫阳东路-静安路-涂家岭路 调整 武汉火车站

6 551 17.3 30 武汉火车站 武胜路 建设十路—冶金大道—沿港路—和平大道—长江二桥—解放大道—友谊路-京汉大道 调整 武汉火车站

7 638 16.7 20 武汉火车站 武汉火车站 三环线—友谊大道—工业三路—冶金大道—和平大道—建设二路—友谊大道—园林路—武青四干道 新辟 武汉火车站

8 725 18.0 15 武汉火车站 塔子湖体育中心 团结大道—工业大道—友谊大道—徐东大街—长江二桥—金桥大道—幸福大道 调整 武汉火车站

9 734 12.5 20 武汉火车站 中华路 团结大道—秦园路—临江大道 调整 武汉火车站 [编辑本段]江城火车站四次升级 “大智门站、武昌站、汉口站,武汉火车站是武汉兴建的第四座火车站,每座车站在当时环境下都意味着一次提升。”武汉铁路部门一人士总结道:

历史价值---大智门站

 距今已有103年历史,为法国人设计建造。建成时是亚洲最雄伟、最现代化的火车站。1991年,它完成历史使命,现成为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历史文物。

经济实用---武昌火车站

始建于1916年,是粤汉铁路终点,也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客流集散中心。06年,88岁的武昌火车站迎来首次大整形,08年10月改造完成,火车站体现楚文化风格,在服务和功能上大大提升,定位为经济型车站。

返璞归真---汉口火车站

1991年,汉口火车站正式启用。07年底,该站也开始扩建,建筑风格返璞归真,回归老汉口火车站(大智门车站)的古典欧化风格。09年底完工.

人文色彩---武汉火车站

和前三个站相比,武汉火车站强烈的人本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突出。其周边将崛起一座城市副中心。 [编辑本段]武汉三大火车站概况 武昌火车站:古色古香的国画

武昌站至2006年已使用近50年,是京广线上唯一没改造过的特等车站。

06年6月28日,武昌站动工改造。投资7亿元新建西站房和东站房、全站设无站台柱雨棚、17.9亿元进行配套工程建设。就在这个长假之初,武昌站整体改造工程基本完成,中山路铺上了沥青,道路中央还增加了园林区,景象焕然一新。

武昌站站房似楚王宫矗立,静诉荆楚历史;站前广场绿树翠草起伏,台阶上水流潺潺,如行云流水般美妙绝伦。

汉口火车站:欧洲风情的油画

汉口站改扩建工程总投资14.4亿元,新建4股铁路线,增设4座站台、改扩建南站房、新建北站房等工程。改扩建后有8座站台,可满足高峰日客流12万人次的规模要求。

与汉口站同时启动的城市配套工程,将对车站广场和周边建筑等全部改造,总投资达39亿元。

汉口站站房建筑将体现欧式风格,外表如汉口大智门老火车站。周边建筑也将变成欧式建筑,改造完后,将现一派欧陆风情。09年底将改造完工。

武汉火车站:鹤舞湖畔的现代画

2006年9月28日,武汉火车站在青山杨春湖畔开建。

这项工程总投资超过140亿元,将建设正线和到发线20条,站台11座。规划中,车站主站房是现代化造型,外观如大鸟展翅,寓意千年鹤归、中部崛起。

经两年多的修建,武汉站目前基础施工已完成。届时,鹤舞湖畔的景象将开始显现,如一幅现代感强烈的现代画。

按铁道部规划,我国铁路交通将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4大枢纽中心。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武汉火车站3大手笔相继完工后,将凸显武汉内陆最大铁路枢纽地位,促进湖北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442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