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哪里最有名

老年证2023-04-08  14

问题一:菠萝最有名的产地在哪里 菠萝广泛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重要的水果之一,原产中、南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18世纪已有种植。现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经济栽培,主要产区集中在泰国、菲律宾、印尼、越南、巴西、南非和美国等国。我国是菠萝十大主产国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等热区省。

问题二:南方的菠萝哪里产的最有名 中国广东(湛江雷州、中山神湾)、海南、福建、广西、云南都有栽培。

问题三:中国菠萝产地哪里最多,最好,最便宜? 5分 海南的菠萝比较好吃,外面卖的大部分都是海南的.

问题四:菠萝的最有名出产地在哪里 广东湛江!雷州半岛!!号称菠萝的海!湛江是产量大!台湾的品种好!台湾叫风梨

问题五:龙眼、甘蔗、红橘、鸭梨、菠萝的最有名的产地是哪儿? 龙眼原产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现中国龙眼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 ,此外, 海南、四川、云南和贵州省也有小规模栽培。

世界上栽培龙眼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斯里兰卡、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美国的夏威夷州和佛罗里达州等。

甘蔗原产于印度,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其次是印度,中国位居第三,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还有古巴、泰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等。中国蔗区主要分布在广西(产量占全国60%,尤其是广西的南部一直致力于甘蔗的良种繁育和推广,目前已成为广西乃至华南最大的甘蔗良种繁育基地之一),广东、台湾、福建、四川、云南、江西、贵州、湖南、浙江、湖北等省(自治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也可以种植甘蔗只有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的部分地区种植成功。

江西省新干县三湖镇栽培红桔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宋朝始,三湖红桔年年列为皇宫贡品,乾隆皇帝亲赐“大红袍”之称。万州红桔(万县红桔)种植距今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万州红桔

范围为重庆市万州区域内的大周、小周、黄柏、太龙、陈家坝、钟鼓楼、高峰、龙都、长岭、五桥、甘宁、龙沙、新田、渡、武陵、溪口、燕山、新乡、长平、熊家等20个乡镇、街道,海拔在175米-400米的低山河谷地带生产的大红袍红桔。苏州吴县洞庭山一带,地处亚热带的北缘,本非栽培桔子的理想之地。然而,由于这里紧靠辽阔的太湖,又有阻挡寒风侵袭的山坞,所以,早在唐宋时代,就盛产柑桔。目前桔子生产十分兴旺,已成为我国著名的柑桔产地之一。洞庭红桔包括“早红”、“料红”、“朱桔”等10多个品种,年产量在10000吨到25000吨之间,占太湖地区(江苏)柑桔总产量的85%左右。 太湖洞庭山是我国柑桔的传统产区,栽培柑桔历史悠久。

鸭梨为河北省古老地方品种,该品种树势健壮,树皮暗灰褐色,一年生枝黄褐色,多年生枝红褐色,成枝率低。叶片广卵圆形,先端渐尖或突尖,基部圆形或广圆形,果实倒卵圆形,近梗处有鸭头状突起,果面绿黄色,近梗处有锈斑。肉质极细酥脆,清香多汁,味甜微酸,丰产性好.

菠萝原产巴西、阿根廷及巴拉圭一带干燥的热带山地,但未发现真正的野生。大概在公元1600年以前传至中美和南美北部栽培。由于菠萝的芽苗较耐贮运,因而在短期内,即迅速传入世界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6世纪末至17世纪之间,传入中国南部各地区。世界约有61个国家和地区有栽培。除中国外,以泰国、美国、巴西、墨西哥、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栽培较多。

中国菠萝栽培主要集中在台湾、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云南、贵州南部也有少量栽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台湾菠萝主产区在台南台中及高雄一带。广东省菠萝栽培面积较大,产量较多,产地集中在汕头湛江江门等地区及广州市郊。广西主产区在南宁、武鸣、邕宁、宁明、博白等县市。

问题六:菠萝的主要出产地在哪里? 现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经济栽培,主要产区集中在泰国、菲律宾、印尼、越南、巴西、南非和美国等国。我国是菠萝十大主产国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等热区省

问题七:菠萝的产地是那里 凤梨原产于巴西,16世纪初传入中国,传到台湾“果生于叶丛中,果皮似菠萝蜜而色黄,液甜而酸,因尖端有绿叶似凤尾,故名凤梨”而得名,而大陆则因菠萝蜜起名菠萝。而后台湾人民进行培育,生产出了新品种金钻凤梨(无眼菠萝)。所以菠萝和凤梨是同一种水果的不同名称,而商店里凤梨一般特指无眼菠萝这个品种。

中国广东(湛江雷州、中山神湾)、海南、福建、广西、云南有栽培。

问题八:珠海哪里产菠萝 中山神湾最有名的

问题九:菠萝的品种有哪些?跪求!!! 好像没有几种,这种仅可以给你参考

菠萝

别名 凤梨

科属 凤梨科(Bromeliaceae)凤梨属(Ananas)

特性与特征 多年生单子叶常绿草本果树。矮生,高0.5~1m,无主根,具纤维质须根系;肉质茎为螺旋着生的叶片所包裹,叶剑形;花序顶生,着生许多小花;肉质复果由许多子房聚合在花轴上而成。喜温暖,以年均温24~27℃生长最适。15℃以下生长缓慢,5℃是受冻的临界温度,43℃高温即停止生长。耐旱,但仍需一定水分,以1000~1500mm的年雨量且分布均匀为宜。较耐阴,但充足的阳光生长良好、糖含量高、品质佳。对土壤适应性广,喜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值5~5.5的砂质壤土或山地红壤较好。

分布状况 菠萝广泛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重要的水果之一,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经济栽培。原产中、南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18世纪已有种植。现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经济栽培。主要产区集中在泰国、菲律宾、印尼、越南、巴西、南非和美国等国。我国是菠萝十大主产国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等热区省。

作用 菠萝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可高达42mg。此外,钙、铁、磷等含量丰富。菠萝既可鲜食,也可加工成糖水菠萝罐头、菠萝果汁、菠萝酱等。此外,菠萝加工中副产品,可制糖、制酒精、制味精、柠檬酸等。

菠萝作为鲜食,肉色金黄,香味浓郁,甜酸适口,清脆多汁。加工制品菠萝罐头被誉为国际性果品罐头,还可制成多种加工制品,广受消费者的欢迎。菠萝中有一种酵素--菠萝蛋白酶,它能溶血栓,防止血栓形成,减少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死亡率。

繁殖 菠萝植株适应性强,耐瘠、耐旱,病虫害较少,是新垦山地的重要先锋作物,易栽培,产量高,还可间作,是南方丘陵山地开发,发展农村经济和使农民致富的好树种。

菠萝亩栽3800~4000株,需苗量大,常用整形素催芽繁殖、营养体繁殖和组织培养3种方法。催芽时间与方法:5~11月选具40厘米长的绿叶,通常卡因类40张叶,菲律宾品种35张叶的植株。每株用250毫克/升乙烯利加1%尿素与0.5%氯化钾混合液25毫升灌心催芽,处理后第5天和第12天分别再用1200~1500倍和600倍~750倍整形素溶液25毫升灌心。营养体繁殖,常用小苗培育,即利用田间的小顶芽、小托芽、小吸芽和果瘤芽分类假植于苗圃培育后出国。利用采果后留在果柄上的小托芽生长培育成苗,利用老茎切块繁殖和更新地老茎繁殖。组织培养育苗,用Ms培养基,在室温30℃、光照12小时或自然光照培养室内培养。

菠萝优质丰产的技术要点:一是选好园地,选坐北朝南,阳光充足、水源丰富、交通方便之地作商品生产基地。二是科学种植,种前,对瘠薄土壤进行改良,施足基肥;选壮苗种植。密度,卡因类亩栽3000~4000株,皇后类4000~5000株。三是种后加强肥水管理,施肥量,广西每亩施氮42.2公斤,施磷26.8公斤,施钾38.5公斤,N∶P2O5∶K2O=1∶0.62∶0.9;施肥时期,通常12月~翌年2月抽蕾前施促蕾肥,采果后7~8月施壮芽肥;在促蕾肥、壮芽肥之间施壮果催芽肥;每年4、6、7、9月各施一次叶面肥,5、8月各2次追肥,用1%尿素加0.5%硫酸钾溶液;采果后施基肥。水分管理要及时排灌,防涝抗旱。四是做好其他各项管理,如为不影响果实生长发育,应适当的除芽和留芽;为促花要进行催花;为提高果实重量和品质要喷果,在小花全部谢花后,用50毫克/升赤霉......>>

是长在地上的,和西瓜差不多,一根藤结一个菠萝。其它资料如下:

菠萝是广东四大名果之一,原产巴西,1558年传入广东。主要在珠江三角洲、潮汕地区、雷州半岛种植,发展缓慢,直至1949年全省总产量仅2000吨左右。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广东菠萝生产得到发展。1993年全省种植面积28.92千公顷,总产量21.16万吨, 分别比1949年增加21倍和103倍。主要分布在中、南部,仅湛江和揭阳两市种植面积就占全省半数以上,总产占全省75%。

一、菠萝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菠萝是热带多年生草本果树,喜温暖湿润、忌低温霜冻,耐旱性强,但生长发育良好要求充足的水分,降雨量不足或过多或不均匀,应通过排灌加以调控。菠萝原产热带雨林和热带高原地区,具有较强的耐阴性,喜漫射光、忌直射光,但丰产优质仍需充足的光照。菠萝对土壤有较广泛适宜性,但不宜中性或碱性土、粘性或无结构的粉沙土,要求PH5~6。菠萝植株矮小,受风危害较小,但6级以上大风也可造成伤害。

温度是影响菠萝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的生态因子。据研究,菠萝在15~40℃都能生长,以28~32℃最适宜,10℃缓慢或停止生长,持续低于5℃即有寒害,1~2℃停留1~2天尚可生存,太长则严重受害。相对于其它热带草本果树(如香蕉、番木瓜),菠萝对低温及短暂霜冻有较强的忍耐力。 不同的菠萝品种开花对温度的反应不同,当日平均气温在13℃左右时不开花,在16℃时才开始开花。干旱酷热也会抑制花朵开放、或导致开花不完全。果实成熟期的长短及品质的优劣与温度的关系也很密切。 抽蕾至成熟期平均气温升高1℃,成熟期天数约减少5~8天。若气温高,日照强,水分充足,则成熟期短品质好。所以,一般夏秋果比冬春果成熟期短,且风味好。

菠萝是比较耐旱的作物。据研究, 菠萝每天的蒸散量约4.5毫米,即使土壤原来的含水量比较高,只要3~4周无降水,土壤中的水分就可耗尽,所以,在菠萝生长发育中应注意水分的适当供应,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但是菠萝是浅根好气作物,水分过多,土壤湿度太大,会引起土壤通气不良,妨碍养分吸收利用,严重的会造成根群腐烂死亡。

据报道,在年雨量1000~1500毫米以上,且降水时间分布比较均匀(月雨量100毫米) 的地方比较适宜菠萝生长。地下水位30~50厘米有利于根系生长。秋冬季短时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和增强植株抗寒能力,但过分干旱,植株会变得萎黄,果梗干枯,果心龟裂,还将导致早熟,果小,不饱满,果肉色淡、水分少、风味差,并诱发凋萎病, 可减产20%左右。若冬春较长的低温干旱,会导致植株抗寒能力降低,不利于花芽分化,花蕾发育不良,甚至滞化。所以在月雨量小于50毫米时,需进行灌溉以补充水分。

广东4~9月是多雨季节,常有暴雨出现,往往由于排水不良造成洪涝灾害,山地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应作好菠萝园地的排灌工程建设,注意做好蓄水和水土保持工作。

菠萝虽然原生长在热带雨林半荫蔽的环境,但经长期人工驯化栽培后,对光照的要求反应敏感。光照强弱、多少,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品质好坏。光照适宜可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和风味;光照不足,叶片变得细长,果小,结果率低。据报道,若自然光照减少20%时,无刺因菠萝种的产量可降低10%。菠萝喜欢漫射光,怕直射强光,夏季高温强光,会使叶片变成红黄色、幼嫩花蕾和果实也易被日灼伤害,可使产量降低3~5%,故应采取荫蔽防晒措施。

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漫射光减少、紫外光强度增加,将抑制菠萝生育。 据试验认为,在坡度为22度的阳坡下,漫射光超过水平面的15%;在同样的坡度, 南坡漫射光比北坡多4%,因此,同高度的南坡果实成熟期比北坡提早7~10天,品质色泽也较好。

风力小于3级的风对菠萝生长有利,夏季微风可加强近地层的乱流交换作用,增加菠萝的蒸散量, 从而调节了近地层和作物群体的温度,促进了根系的吸收和体内的物质循环。冬季微风可阻碍霜冻的形成。但6级以上的大风对菠萝有较大影响,可使正在长大果实被吹折断或造成植株倒伏,影响生长发育。

二、菠萝气侯区划与合理布局

为合理开发利用广东的气侯资源, 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发展菠萝生产,从农业气侯角度把广东划分为气侯最适宜区、 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四个区。各适宜区菠萝的表现是:(1)最适宜区:没有寒害、生育良好,果大质优,充分表现各品种的优良种性,优质高产稳产。(2)适宜区:一般年份有轻寒害,束叶防寒即可安全越冬,品质良好,基本稳产。(3)次适宜区:多数年份有霜冻,需认真防寒才能越冬,果实品质正常,产量不稳定。(4)不适宜区:寒害频繁、严重,通常简单的田间防寒不能安全越冬,不具备露地商品生产的条件。

根据菠萝与气侯生态因子中, 目前难以人为创造以满足其需要者,最主要是温度因子,因此菠萝的气侯区划以温度因子作为区划主要依据。

Ⅰ:南部菠萝最适宜区 包括惠来、陆丰、海丰、惠东、宝安、珠海、阳江、信宜一线以南至雷州半岛南端以北的所有地区, 海洋性气侯明显,地形有利于菠萝越冬,东部有莲花山脉阻挡, 西部有云开大山脉屏障,对削弱冬季冷空气起了重要作用,地形有利于冷空气排泄, 冬季热量条件较好。 年平均气温21.7-23.3℃, 最冷月平均气温13.5-16.4℃,1月平均极端最低气温9.7-13.5℃, 年极端最低气温-1.4-2.2℃,年≥10℃的活动积温7900-8500℃, 年≥15℃的活动积温6500℃以上,日照充足,降水较多,气侯条件十分适宜菠萝的生长发育。 本区交通运销方便,特别是北运内销水陆交通方便,又有罐头加工和饮料厂等, 可供利用的土地多,应是广东菠萝生产的重要商品生产基地和菠萝工业的重要基地, 是我国大陆最有条件生产春菠萝的地区之一。但是,春旱及日灼病是本区生产上应注意克服的不利因素。

Ⅱ:中南部菠萝适宜区 包括Ⅰ区以北,至饶平、潮安、揭东、惠阳、增城、广州、鹤山、开平、阳春、信宜一线以南的所有地区。东部主要是韩江三角洲平原,处于莲花山脉的东南面,地势相对较开阔, 冬季冷空气容易扩散出海,冬温较高,除局部地区有霜日2-4天外,大部地区仅有轻霜。 中部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地带,地势平坦、水网密集,夏秋季比较适宜菠萝生长, 但春季低温阴雨持续时间较长,菠萝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寒害。西部冬季热量条件也较好, 但恩平、阳春一带是本省暴雨中心之一,故应注意排灌系统建设,防止内涝积水。本区年平均气温21.4-22.4℃,最冷月平均气温12.9-14.6℃,1月平均极端最低气温9.2-11.9℃,年极端最低气温-1.9-2.5℃冬有轻霜,年≥10℃活动积温7500-8000℃, 年≥15℃的活动积温6400-6600℃,日照充足,降水充沛,气侯条件适宜菠萝生长发育。 本区可利用的丘陵山地多,工业和其它事业发展较快,消费水平较强,交通方便, 有利条件多。应发展优质、鲜食为主的品种,发展速冻菠萝块、浓缩菠萝汁出口或内销,形成地区特色的菠萝工业。

Ⅲ: 中部菠萝次适宜区 包括Ⅱ区以北至丰顺、揭西、陆河的南部、博罗、增城的北部、 从化、清新的南部、三水、高要、云浮、罗定一线以南所有的地区。本区年平均气温21.1-22.0℃,最冷月平均气温12.2-14.1℃,1月平均极端最低气温8.3-10.5℃,年极端最低气温-2.6-1.0℃,年≥10℃活动积温7300-7500℃,年≥15℃的活动积温多在6200-6400℃, 年有霜日数4-5天。种植菠萝可有收获,但冬季热量不足,低温霜冻对菠萝越冬威胁很大, 无论产量或质量都不理想,经济效益差。因此本区只能选择避寒有利的地形种植,不宜大面积发展。

Ⅳ:不适宜区 位于Ⅲ区北界以北的所有地区,冬季气温低,年平均气温低于21℃以下,年≥10℃的活动积温小于7500℃,年有霜日数在5天以上,菠萝难以越冬,即使选择避寒小地形种植,其产量极低,质量极差,基本无经济栽培价值。

三、菠萝生产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注意技术环节

 广东发展菠萝生产的有利条件很多, 具有菠萝生长最适宜,适宜的气侯条件;有较多可开垦利用的山地、 丘陵地,作为多年生果林的间作物,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丰富;销路前景好;有较强的菠萝罐头、果汁加工能力;经济和技术条件较好, 经济效益较高。但是目前菠萝生产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管理粗放,单产低、总产少、品质下降。因此,今后应大力推广菠萝技术改革,普及科学种菠萝知识, 大幅度提高菠萝单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其次是产期过于集中, 带来产品积压、贱卖,降低经济效益。要根据商品生产特点,充分利用本省各地的气侯差异, 安排不同品种结构和收果期,延长菠萝鲜果的供应期。第三、种植布局不合理,冬季霜冻严重而大面积减产或失收。因此,要因地制宜,适地种植,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早结、丰产、稳产优质。以最少的投资获得高的效益,从而加速菠萝生产的发展。第四, 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我省罐头菠萝质量差,出口锐减,影响创汇。因此,要抓好以下工作:(1)重视品种优选更新、重视产品质量,搞好综合利用。(2) 、积极改进加工技术,扩大加工设备,提高罐头、果汁质量。(3)进一步改善运输、包装设备,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4)合理布局,科学种果,调节成熟季节,多生产春菠萝,以适应国际市场需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418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