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黄金分布广,储量大,品质高,2005年,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州”黔西南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文化底蕴深厚,清代乾隆年间创办了著名的笔山书院。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30个自治州中最年轻的自治州,辖区面积约16804平方公里,分布有布依族、苗族、汉族、瑶族、仡佬、回族等35个民族。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为兴义市,该州辖七县一市(盘江八属),即兴义市和普安县、晴隆县、安龙县、兴仁县、贞丰县、册亨县、望谟县。
黔西南指的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位于贵州省西南部。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云贵高原与广西丘陵过渡地带,珠江上游,是三省区毗邻地区的商业集散地和通衢要塞,素有“西南屏障”“滇黔锁钥”之称。境地山环水绕,资源独特,风光迤逦,民风淳朴,气候宜人。
黔西南州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属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山区。整个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207.2米,最低海拔275米。
气候特点
全州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3.8~19.4℃,1月平均气温7.1℃,极端最低气温-8.9℃(1968年2月14日出现在安龙);7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40.2℃(2006年4月11日出现在册亨)。
无霜期年平均317天,最长365天,最短21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89.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52.8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89天,最多达216天(1981年),最少为137天(2009年)。
极端年最大雨量2047.8毫米(1965年),极端年最少雨量737.1毫米(198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至9月,6月最多。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终年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黔西南是在贵州省西南隅,位于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驻兴义市,是贵州的9个地级行政区之一,全州总面积16804平方千米。境内分布有布依族、苗族、回族、汉族等35个民族。
黔西南州地处亚热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素有“不是春城、胜似春城”的美誉,这里山清水秀,峰峦叠嶂,煤、金富集,水能丰富,电力充足,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截至2019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2市6县1新区(义龙新区),户籍人口为368.81万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301.51万人。
黔西南的位置境域: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贵州省西南部、云贵高原东南端。地跨东经104°35′—106°32′,北纬24°38′—26°11′,东西长210千米,南北宽177千米;东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接壤,南与广西隆林、田林、乐业3个县隔江相望,西与云南省富源县、罗平县和六盘水市盘州市毗邻。全州总面积16804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