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必吃美食攻略

香格里拉必吃美食攻略,第1张

香格里拉的居民以藏族为主,因此饮食多为藏族风味,同时也有一些云南菜和四川菜的餐厅。因为气候和地理的原因,香格里拉的饮食传统要相对简单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当地食物可能很多外地人会不太适应。下面是香格里拉必吃美食攻略的内容,欢迎阅读!

美食1香格里拉青稞

青稞,英文名hullessbarley,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是云南藏区农牧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又据《中甸县志》记载,青稞约有1500年的种植史。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云南迪庆州、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香格里拉青稞分布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维西县和德钦县,原名为“中甸青稞”,是以原中甸县冠名,2001年12月经国家民政部同意撤销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而得名。 香格里拉青稞是高寒缺氧藏区少数民族主要食物和膳食纤维,主要生长在海拔2800米以上地区。香格里拉青稞是当地藏族人民的基本口粮,可以用青稞酿制酒类、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漫长的冬季里,青稞秸秆是畜牧的主要越冬草料。因而,自古以来,香格里拉青稞在高原藏区人民群众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是藏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香格里拉青稞正由区域性口粮作物向全球性健康食源作物发展。香格里拉青稞选择当地藏族人民祖祖辈辈、历史上长期种植的青稞老品种。品种选择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倒伏、抗病性强、便于加工、适合本地栽培和市场需求的长黑青稞、短白青稞、青海黄、云青1号、云青2号、玖格等优良青稞品种。 香格里拉青稞营养成分丰富全面,含有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多种微量元素等多种生理功效成分。青稞具有御寒增力、强身健体的功效,具有预防糖尿病、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调节生理节律、清肠通便,清除体内毒素等作用。是高寒缺氧藏区群众主要食物和膳食纤维。也被现代医学确认为21世纪最理想的保健粮食作物。随着迪庆经济的发展,以青稞为原料生产的各种青稞酒、青稞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因此,香格里拉青稞已成为迪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作物。

美食2香格里拉牦牛肉

牦牛全身都是宝,肉可食,皮可缝制成衣、靴、袋等,牛头可加工成工艺品,牛尾可制作成弹扫灰尘的扫帚,牛鞭则是一道壮阳药。

迪庆牦牛因其常年生活中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这些地方生长着许多野生药材如贝母、虫草等,牦牛常食这些药材,其肉鲜美无比。杀后可红烧、清炖或晾晒成干巴等,其味独特。

吃牦牛肉在迪庆,实在是一种享受。可在市场购买干巴、肉松等作馈赠亲朋好的礼品。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和牧业区,北接西藏,东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与云南省怒江州和丽江市毗邻。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呈纵深切割之势,海拔高差悬殊,最高峰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最高峰最低谷海拔1486米,绝对高差达5254米,较小范围内的巨大高差使得境内出现了垂直气候和立体生态环境特征。州内气候属温带--寒温带气候,全州国土面积23870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4.7℃—16.5℃,年最高气温25.1℃,最低气温—27.4℃。 迪庆州境内牦牛养殖(放养)区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场。迪庆香格里拉·牦牛产业协会牦牛养殖基地分别位于德钦霞若乡、香格里拉县尼汝乡、小中甸、建塘镇,养殖基地平均海拔在3340米。香格里拉牦牛分布在迪庆州境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小中甸乡、洛吉乡、尼汝乡、格咱乡、东旺乡、尼西乡、五境乡;德钦县霞若乡、燕门 乡、云岭乡、佛山乡、奔子栏;维西县巴迪乡等14个乡镇,养殖品种为国内优良牦牛品种之一“香格里拉牦牛”(原中甸牦牛),地理位置:地处东经98°25'~100°18',北纬26°25'~29°16'之间,养殖区域面积为7167平方公里,天然草场面积为1238.4万亩。 香格里拉牦牛养殖(放养)区域海拔均在3000-3500米。现年牦牛存栏数为5.6万余头(不含犏牛),屠宰后牦牛肉可达到7840吨。牦牛定点屠宰厂为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屠宰场。

美食3香格里拉糌粑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宇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棵炒面。它是青稞麦炒熟、磨细、不过筛的.炒面,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人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搅拌。拌时,先用中指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炒面压人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揉合成团,用手往嘴里送。藏族群众吃饭一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

这种吃饭方式和印度人相似,印度人吃米饭也用手抓,叫做抓饭。藏族过-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棵,糟极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棵穗、麦穗花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牌。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撒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美食4琵琶肉

琵琶肉为中甸藏区一种用传统腌制方法制作而成的肉品。

具体方法是猪屠宰后将其内脏和骨头取出,保留完整躯体。待其稍凉后,撒入花椒面、草果面、食盐等佐料及白酒,轻轻搓揉后,将其开口缝合,在缝线部涂敷上水或香油调好的灶灰,并用木塞或玉米芯把猪鼻塞严,以防虫蛀。然后用石板或木板压上晾干,干后形似琵琶,故名“琵琶肉”。

琵琶肉的制作历史悠久,保存时间长,若不切开,三、四年不变味。琵琶肉肉色透明,色鲜味香,风味独特,是迪庆藏族、彝族等待客及家用的上等佳肴。

香格里拉美食如下所示:

1、琵琶肉

琵瑟肉是一种采用藏族传统的腌肉方法制作的肉食。《滇南新语》里说琵琶肉“薄腻若明珀,形类琵琶。”琵琶肉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若不切开,呆数年不变。其肉味道鲜美,肉色彩透明,见之令人垂涎欲滴,可煮可炖,是藏人待客的佳肴。

2、松茸

松茸是菌中之王,是香格里拉的特产。到当地旅游,要尝尝当地的松茸,鲜味独特,且营养丰富,十分值得品尝。松茸可以与鸡制作成松茸炖鸡,鲜味十足,营养又美味。

3、包谷稀饭

包谷稀饭在香格里拉,藏族和傈僳族的食品中还有一种独特的食物,藏族音译叫“迁拖”,傈僳族音译叫“各耍恶来”,意为包谷稀饭。包谷稀饭的口感和美味无法形容,一般人能喝好几大碗。这种稀饭如今在中甸、德钦县城均可吃到。

4、锅奔火锅

锅奔火锅是香格里拉的传统菜肴,用铜锅或者土陶锅将锅奔、豆腐、琵琶肉、洋芋、猪肚等涮熟,食材丰富,滋味鲜美。到香格里拉旅游,可以尝尝当地的这道特色火锅吃法,给你前所未有的味蕾体验。

5、尼西土锅鸡

香格里拉特色尼西土锅鸡,是选用香格里拉藏区放养的鸡,加上尼西土陶锅,就是著名的尼西土锅鸡。用尼西土陶煨制出来的鸡原汁原味,味道非常鲜美。

说到香格里拉特色小吃,糌粑不得不提,因为香格里拉位于云南藏族自治州内,因此,香格里拉的食物主要以藏族为主。糌粑是藏族人的主食,原料是以青稞或豌豆加工而成。吃糌粑,你不用担心不会吃,只需要把糌粑放在碗中,然后在碗里加上酥油茶和适量的盐,在加的过程中随加随搅拌,直到成团状,这时候就能吃了。一般我们出去玩的时候也会带上一小包糌粑来补充体力,吃的时候把糌粑放进“唐古”(一种专门装糌粑的皮口袋)里,往里面倒进去些酥油茶,把带子口抓紧,然后再捏一下就行了,是很好的出门旅行的必备小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349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