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陕西一古寺惊现佛塔镇压悬棺,当地百姓:棺里是明朝皇子-

香菊2023-04-08  16

在我国陕西省华县大明镇的 西南方,有一座山名为蕴空山,而在当地百姓的口中,蕴空山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悬棺山”。

从字面上来理解,“悬棺”应该是指悬在山崖上的棺材,可蕴空山只是一座普通的土山,根本没有悬崖峭壁,而既然连悬崖都没有,又怎么会有悬棺?

对于这个问题,当地百姓也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他们只知道这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叫法,至于原因,那可能只有老祖宗才知道了。

不过,当时间来到1993年,这个问题突然有了答案,原来蕴空山上确实有悬棺,只不过这副悬棺并不是挂在山崖上,而是挂在一座古寺里的佛塔下面。

而随着悬棺现世,当地百姓立刻想到了一个在当地流传了数百年的传说,根据这个传说,古寺地下的悬棺里,埋葬的很可能是一位明朝皇子。

那悬棺为何会挂在佛塔下面?里面葬着的是不是明朝皇子?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大家好,我是西凉烟雨,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发生在陕西华县的—— 佛塔下的皇家谜案:

挂有悬棺的古寺名叫蕴空寺,也叫蕴空禅院,位于蕴空山北侧山脚下,这是一座规模较小的寺庙,里面除了一座大雄宝殿和几间厢房外,就只剩下几座佛塔了。

不过,蕴空寺虽然规模小,却已经存在了数百年,还是有些 历史 价值的,因此当地政府就在附近的村庄里雇佣了几位村民,负责保护蕴空寺。

1993年的一天夜里,负责保护蕴空寺的赵国政和高清河在巡视时,突然在一座佛塔的底部发现了一个大土坑。

赵国政拿手电照了照,发现这个土坑非常深,而且有明显的人为痕迹,他立马意识到,这是招盗墓贼了。

想到这里,赵国政连忙让高清河在土坑边守着,他自己则赶紧回到了家里,骑上摩托车前往镇上的文管所报案。

不久后,赵国政带着当地文管会主任刘安红和警察一起回到了蕴空寺,随后经过短暂商议,大家决定先进入坑洞查看一番。

而当刘安红等人顺着坑洞来到佛塔地下后,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墓道的尽头,竟有一副木质棺材。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副棺材并没有摆在地面上,而是被一条铁链绑着,悬挂在半空之中,看起来诡异至极。

要知道,佛教虽然有将圆寂的僧人安葬在佛塔下的习惯,但一般都是先将僧人的遗体火化后,再将骨灰葬入佛塔,从来没听说过佛教会在佛塔下直接葬棺材,而且还是悬棺。

怀着疑问,刘安红等人仔细地勘查了下这副悬棺,可惜因为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所以悬棺里面基本上没啥东西了,就剩下两根骨头和一些头发。

这两样东西基本没啥价值,既不能帮刘安红等人确定悬棺主人的身份,也不能解释佛塔下为何会出现悬棺。

因此,为了弄清“佛塔悬棺”的秘密,刘安红等人只能前往蕴空寺周边的村落展开调查,看能不能从村中的老人那里得到有用的信息。

没想到,这个办法还真有用,仅仅几天过后,刘安红就从当地的一位老人口中,听到了一个关于“佛塔悬棺”的传说。

传说,当年崇祯在煤山上吊前,曾将三个儿子叫到跟前,先是教导他们如何以平民的身份生存下去,然后就派人将三个儿子连夜送出了皇宫。

这三个皇子分别是皇长子朱慈烺、皇四子朱慈炤、皇五子朱慈焕,其中老大朱慈烺在出宫后不久,就因为适应不了平民生活,最终回到京城投奔了外公周奎。

可让朱慈烺没想到的是,外公周奎为了避免受到牵连,竟直接将他交给了清军,最终朱慈烺被清军所杀。

老五朱慈焕倒是没回京城,而是 化名王士元 来到了浙江一带,并在当地娶妻生子,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可惜,朱慈焕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清军的毒手,在他 七十六岁时,被康熙以"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由,给凌迟处死了。

而最后的老四朱慈炤,则是一路逃到了陕西的华县,并在当地招兵买马,时刻准备推翻清朝的统治,恢复大明江山。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清朝越来越兴盛,朱慈炤根本看不到反清复明的希望,最终心灰意冷的朱慈炤化名普乾僧人,在蕴空山上盖了一间寺庙居住,从此不在过问红尘之事。

20多年后,朱慈炤在蕴空寺中去世,临终前朱慈炤叮嘱弟子:“我是大明皇子,生前不做清朝官,死后也不沾清朝地,棺材一定要悬空放置”。

如果这则传说是真的,那“佛塔悬棺”里葬着的应该就是崇祯四皇子朱慈炤,但这毕竟只是个传说,到底是真是假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刘安红查阅了大量 历史 文献,以及华县当地的县志,可结果却让刘安红有些失望。

在史料记载中,崇祯皇帝确实有个儿子叫朱慈炤,并且他也确实逃离了皇宫,但朱慈炤在出宫后就失踪了,没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

而在华县当地的县志上,也没有留下任何关于朱慈炤的记载,既然连朱慈炤是否来过华县都无法确定,自然也就无法确定“佛塔悬棺”里葬的是不是朱慈炤了。

不过,刘安红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将大明镇以及附近的村庄全都走了个遍,想要找到可以证明朱慈炤来过华县的证据。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大量走访调查后,刘安红虽然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却找到了很多能从侧面证明朱慈炤曾经在华县居住过的证据。

首先是在蕴空寺附近,曾经存在过另外三座寺庙,分别是扶君庙、兴国寺、大明寺,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来,这三座寺庙的名字很不一般,非常容易让人联想到反清复明。

另外,在蕴空寺的西南面,有一个村子叫做方寨村,曾经是驻扎官兵的地方,而在方寨村的侧面,曾经存在过一个非常大的马场,只不过马场在1950年被拆除了。

反清复明、军寨、养马,这些线索单个提出来,可能说明不了什么,但如果结合到一起,就可以从侧面证明,“佛塔悬棺”里葬着的,很可能正是崇祯四皇子朱慈炤。

根据刘安红推测,当年朱慈炤从皇宫逃出后,为了躲避清兵的追捕,只能被迫改换了姓名,然后几经辗转来到了华县。

而在到达华县后,朱慈炤表面上以普通人的身份生活,但暗地里却利用崇祯四皇子的身份,不断招兵买马,意图反清复明。

后来,朱慈炤发现匡扶大明无望,于是他驱散了手下,独自一人来到蕴空山,并在这里出家为僧,伴着青灯古佛度过了余生。

如果刘安红的推测是真的,那似乎一切就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华县的县志上之所以没有关于朱慈炤的记载,是因为他来到华县时,就已经改名换姓了。

而华县之所以会流传朱慈炤的传说,则很可能是那些被朱慈炤驱散的手下,后来将朱慈炤的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子女,然后一直流传至今。

然而,就在人们开始逐渐认可刘安红的推测时,一位名叫闫广勤的老人站了出来,直接将刘安红的推测全盘否定。

闫广勤是华县地方志办公室的一名老职员,专门负责华县地方志的编撰工作,可以说当地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华县的 历史 了。

而据闫广勤所说,蕴空寺根本不是朱慈炤建的,它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建成了,只不过当时叫云祭寺,后来才改成蕴空寺,这是明确记载在明朝华州志上的。

另外,在明朝华州志上,不仅能找到关于蕴空寺的相关记载,还能找到刘安红所说的扶君庙、兴国寺、大明寺这三座寺庙的相关记载。

而明朝华州志是在公元1581年编撰完成的,距离明朝灭亡的1644年,整整差了60多年,也就是说,这三座寺庙与朱慈炤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方寨村和马场,则是因为明朝时期的潼关驻军发现这里野草丰盛鲜美,于是就派遣部分士兵来这里蓄养战马,所以方寨村和马场同样与朱慈炤没啥关系。

因此,闫广勤认定,关于崇祯四皇子朱慈炤隐居华县的传说,真的就只是传说,“佛塔悬棺”与朱慈炤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那如果“佛塔悬棺”里葬的不是朱慈炤,又会是谁呢?棺材又为何会悬在佛塔下面?至今为止,这些谜团依然没有解开,我们如今只能期望考古专家们,可以继续寻找线索,早日为我们解开谜团。

文/西凉烟雨

武夷山悬棺位于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区九曲溪第四曲,悬棺是古代的一种丧葬风俗,悬棺一般安放在临江面水的高崖峭壁上,

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的亘古之谜,武夷悬棺穿过了岁月的风雨,作为一种文化遗存,对历史学和考古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由于武夷悬棺均处于悬崖绝壁的洞窟中,安葬搁置难度极大,各种假设均无法自圆其说,成为千古之谜,引起世界各地考古工作者的关注和讨论,形成了独特的“武夷悬棺搁置学”。

武夷悬棺的最早记载,是在距今1400多年前的南朝时期,《太平寰宇记》转引萧子开《建安记》载“有悬棺数千”。1978年9月,福建省考古队从武夷山取下的“武夷2号船棺”,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武夷悬棺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C14测定距今3750至3295年,约为中国历史上的商代,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早的悬棺。

武夷悬棺在历史上分3条线路向世界传播,对世界悬棺葬俗产生深远的影响。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考察后认为,武夷山悬棺是世界最早的悬棺,武夷山是世界悬棺葬俗的发祥地。

据了解,当地境内的武夷山遇林亭窑址、闽东北廊桥——武夷山余庆桥也同时成为第6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1、 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市南郊,按照“北孔(孔子)南张(张天师)”的说法,曾是张天师修炼宝地的龙虎山就是我国道教的发祥地。龙虎山的区域内有99峰、24岩,蜿蜓流淌于群山之间的是水色清漪的仙水溪。 悬棺遗址位于仙水岩一带。仙水岩诸峰峭拔陡险, 龙虎山古悬棺-表演

岩壁光滑平展,岩脚下便是泸溪河。 临水悬崖绝壁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岩洞,里面有一百多座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岩墓悬棺,其葬位高度为20-50米。在大片岩壁上,洞穴星罗棋布,从泸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可隐约望见洞口或钉木桩,或封木板,“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处可见。因这些洞穴高不可攀,无人入内,其中所藏之物,多少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直到七十年代末,江西考古工作者利用吊篮和云梯进洞,才将这个谜解开。考石工作者入洞后,对悬棺葬进行了科学清理,出土了大批遗物。其葬制盛行崖洞合葬和群葬。在水岩、仙岩、仙女岩、谷子岩等处,每处都有十几座到数十座不等的崖洞墓。这崖洞墓中,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和联洞群葬等几种类型。其中如79十二号墓,洞宽50余米,墓室规模巨大,内置十副棺木,显然是大家族几代人的聚葬之所。悬棺棺具形制有扁圆形、圆筒形、长方形、顶盖式和屋脊形等几种,多用巨木刳割挖空而成。木料多为楠木。随葬品多用仿铜礼器、兵器、陶器、竹木、骨玉和石器等。忌用金属器皿。贵溪悬棺是武夷山地区悬棺葬的代表,所处年代为3000年以前的春秋晚期,是当时生活在彭蠡泽东部水系的干越人的古老葬俗,且是流行于中国长江以南许多省区以及台湾和一些太平洋岛屿的悬葬的起源。这里悬棺数量多,随葬品丰富,其科学研究价值之巨大,素为海内外学者瞩目。

2、位于山西省宁武城西70公里处小石门村西极为幽僻的山谷内,峡谷深处有一个幽僻的巷弯,入口石壁如门,巷内林木葱翠,古建专家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考古专家认为石门悬棺是长江以北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处崖葬群,极具考古研究价值。

3、在曹营乡海棠村邓家河北岸。山峦重叠,上筑有不少古堡山寨,悬棺即位于与之对峙的苏麻湾岩壁。现存悬棺42具,其中7具置于天然洞穴和岩墩上

4、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 僰人悬棺

在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地。以将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悬崖绝壁上为特征。共保存有悬棺265具,是目前门内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置棺高度,一般距离地表 10米~ 50米,最高者达100米。置棺方式,一为木桩式,即在峭壁上凿孔2~3个,楔入木桩以支托棺木;二是凿穴式,即在岩壁上凿横穴或竖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间的天然洞穴、裂缝盛放棺木。棺木头大尾小,多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头固定。采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尸身,随葬品置脚下两侧,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铁器和麻织品,其中麻织品最多,有少量的丝织品。悬棺葬的族属,学术界争议颇大,比较集中的有僰人说、僚人说。其时代,上启未知,下止明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302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