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在哪里

聚焦摄影2023-04-07  17

月牙泉作为敦煌八景之一,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游玩,有着“沙漠第一泉”的美誉,沙漠中能出现这样的风景,堪称奇迹。大家只听过这个名字,却并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月牙泉在哪里吧!

月牙泉在哪里

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5公里鸣沙山北麓,进入月牙泉风景区中就能看到美丽的月牙泉。月牙泉又被称为是沙井或者药泉,南北长度大概为100米,东西宽为25米。这个泉恰好就像是新月一样弯曲,所以有了这个名字。

月牙泉风景区的规划面积是212.86平方公里,76.82平方公里的风景名胜区的面积,12.79平方公里为核心区的面积。月牙泉中生长着不少的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岸边还有茂密的芦苇,所以遇到强风时不会被风沙淹没。

月牙泉的故事

传说鸣沙山中本没有月牙泉,而是有座雷音寺,有一天寺庙中正在举行浴佛节,当举行到洒圣水这一环节的时候,住持方丈将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庙门前,随后来了一名术士与方丈比试,最后雷音寺被埋在沙底,唯有寺庙前的圣水安然无恙,术士想要用沙子将圣水填满,可是怎么都办不到,随后碗周围形成一座山,圣水变成了月牙泉,之后术士变成了黑色的礁石,这就是关于月牙泉的故事。莫高窟的由来和历史大家知道吗?莫高窟也是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的成因

关于月牙泉的成因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是说月牙泉由古河道残留而成的。很久以前,那是一条党河改道,大部分的古河道都被流沙淹没了,由于月牙泉的地势比较低,最后就形成了湖,地下潜流不断补给月牙泉,所以月牙泉没有枯竭。

1、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3、月牙泉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月牙泉、莫高窟九层楼和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三大奇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

中国大地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我国江南不仅有诸多溪流湖泊,各地也遍布灵秀名泉,浙江龙井泉、江西招隐泉、湖北香溪水等都是闻名天下的名泉。一般来说,泉水源流之地都是湿润多雨气候区,但在甘肃敦煌地带,茫茫数百里沙漠中却有一湾清泉,千年不竭,滋润一方水土。

四面黄沙,一弯清泉

敦煌是丝绸之路重镇,在西汉武帝时代就已开拓,至今繁盛千年。它伫立在茫茫黄沙里,守护东西来往的商旅,被誉为沙漠明珠。在敦煌西南五里外,矗立着一座名为鸣沙山的荒丘,闻名天下的月牙泉就坐落在这里。

月牙泉东西25米,南北100米,方圆不到一里地,可能一场黄沙都有将它掩埋的可能。但就是这样一口泉眼,在茫茫沙漠中独自守护千年,在西汉时期武帝开拓边疆时就已存在,如今已成为闻名全国的网红打卡点。

千年来,月牙泉独自面对黄沙,即使在最干旱时泉水也未曾枯竭见底。每逢大旱时,周围居民不远数里地前来月牙泉取水。除了为周围居民及沙漠行旅提供水源外,月牙泉最为奇特的地方还在于它的药用效果,泉中的游鱼、岸边的七星草以及泉水都备受追捧。

月牙泉水源何来?

月牙泉以“沙不掩泉、千年不涸”的美誉闻名全国,但同时也引起大家的疑惑与好奇。在漫漫黄沙与烈风中能汇聚一眼泉水极其不容易,月牙泉又是怎么做到经过千年的取用而不枯竭的呢?要知道,普通的沙漠绿洲因沙丘流动以及风沙侵袭,不过数十年就会消弭无形,月牙泉却打破了这一规律。

这一疑问也困扰了近千年。古代先民将此视为神灵恩赐。现代讲究科学,在经过数代学者的实地考察以及探测后,月牙泉的神秘面纱已经被逐渐揭开。从形成来源上看,月牙泉属于古河道残留湖,也就是说月牙泉是地下河道显露在地表的部分,泉水是与地下潜流相勾连。

沙漠干旱少雨,且沙土渗透强、蒸发强,如果仅仅依靠雨水汇聚是难以形成稳定的泉水,水分流失的速度会远远大于汇聚的速度。月牙泉自然也是如此,它的主要水源来自地下暗流的补充。

敦煌地形条件复杂,经历过几次构造才形成了现在黄沙弥漫的状态。而在很久以前,敦煌所在的地区也是有河流和草木的,并非一片荒凉。河流名为党河,贯通数百里,是敦煌的母亲河。但随着世事变迁,在风沙的侵袭下河流随之改道,古河床也掩埋在风沙下。

月牙泉就曾是党河的分支河道,它的底部是大量的地下潜流,而幸运的是月牙泉底部是砂砾构造,潜流可以毫不费力地渗透。这也是月牙泉湖水不竭的最大秘密,有着地下水层的补给,即使是在最为炙热的时候,月牙泉也未曾干涸。

而造就月牙泉千年不竭的动因除丰沛的水源外,还有外围鸣沙山的保护。月牙泉地势低,形如弯月,被鸣沙山环绕在内部,阻挡了沙漠的烈风与黄沙。

在地形构造上,月牙泉呈现南北侧等高的特殊形态,而沙漠虽是多风沙,但风力为东西向,黄沙多由内至外,沿着山梁向上卷,底部的月牙泉并不会堆积沙尘。所以月牙泉虽被黄沙环绕,但依然安稳无恙。

渐进的危机

虽然月牙泉在千年里安稳无恙,但是在近数十年来却是噩耗不断。自上世纪70年代起,月牙泉水位就开始降低,2004年时月牙泉水位已经下降至1.3米,一眼可以见底,相比起曾经5米的水深已是远远不如。

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大规模的取水活动。敦煌地处沙漠地带,耕种不易,想要获得好的收成或是开垦种植田都要大量的水源灌溉。长时间抽取水源直接导致了敦煌一带水量陷入枯竭,地下水层也下降数米,月牙泉也失去了直接的补给,规模不断萎缩,水位更是急剧下降。

每年敦煌都会借调600多万方水直接进行补水,以维持月牙泉不枯竭。虽然这种模式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月牙泉现有水量,但却耗资巨大,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月牙泉恢复往昔的生机,还是要从生态角度入手,通过发展节水农业以及改善生态环境来进行治理。如今月牙泉已经成为敦煌生态治理的晴雨表,月牙泉安则敦煌生态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289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