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岛简介及详细资料

澎湖岛简介及详细资料,第1张

简介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的南部,由64个岛屿组成,面积约126平方公里,域内岛屿罗列,港湾交错,地势险要,是我国东海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线,自古以来就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大陆文化传入台湾的跳板。

岛屿

澎湖岛中的岛屿,按其位置可分南、北两个岛群:南岛群在八罩水道以南,有望安岛(八罩岛)七美屿、花屿、猫屿、东吉屿、西吉屿、草屿、南塭、将军澳屿、西屿坪、东屿坪、头巾屿、钟仔岩、锄头屿、大塭、白沙塭等。

几乎所有岛都为火山岛,组成的岩石均为第四纪玄武岩北岛群分布在八罩水道以北,包括有面积最大的澎湖岛和渔翁岛(西屿)、白沙岛、吉贝屿、鸟屿、姑婆屿、虎井屿、桶盘屿、大仓屿、毛常屿、金屿、目斗屿等岛屿。

历史

澎湖,古称"岛夷"、"方壶"、"西瀛"、"澶洲"、"平湖"等,16世纪西洋人进入澎湖,称澎湖为"渔夫之遍"。直到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澎湖才正式内入中国版图,距今已700多年,比台湾的开发要早400余年。然而,比起台湾来,澎湖列岛的开发速度显得十分缓慢。 不过要追溯澎湖列岛的有关历史,大概还可以更加悠久些。秦汉时期,始皇求海中神仙,寻长生不老药,有人可能就到过澎湖。史书记载,公元607年至610年,隋炀帝先后派出朱宽、何蛮、阿棱、张镇协率众到过澎湖等地。

气候

澎湖列岛与台湾本岛一衣带水,但气候差异很大。全县年平均气温为27.7摄氏度。最热的7、8月份,平均气温比台北市还低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气温比台北市还高1摄氏度。澎湖夏凉冬暖,唯雨量稀少,风力强大,全年平均风速超过6级的大风日多达144天,其中,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大风日每月超过20天。每年除6-8月为南风外,其他月份多为东北季风,最大风速可达每秒20米以上,相当于中度台风。全县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是台湾省雨量最少的地方,且分布不均匀,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0%,干旱期长达180天左右。

名字

澎湖岛又名"马公岛",是澎湖列岛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岛。在澎湖岛的西南方有一大一小两小海湾相连,风平浪静时,宛若一平静大湖,故称"平湖"。闽南方言中,"平"、"彭"两字音近,故后成澎湖之名马公之名,也是由"妈宫'两字讹音而来。 澎湖岛北即白沙岛,其间有一小屿中"中墩屿",屿的两端因海峡沙碛成浅滩。早在清代,当地居民就在这屿两端用硓(左石右古)石零填成简陋石堤,退潮时人马步行可过,涨潮时即为海水淹没。向澎湖岛的一端叫"继安桥",向白沙岛的一端叫"永安桥"。1936年,日本 *** 为军事之需,拨款改建二堤为永久桥梁,继安桥改称"弥荣桥",长1.007公里,永安桥改称"万岁桥",长500米。桥平均高度约3.5米,宽3米。1948年,台湾当局又把桥面拓宽一倍,成为双车道。

见闻

澎湖,台湾海峡中64座大小岛屿排成的群岛,因历史上多次成为"前线"而受人瞩目,也因为一首传唱多年的《外婆的澎湖湾》令人向往。10月1日中午踏上澎湖本岛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一个和想像中不一样的澎湖,没有亚热带的繁花密树,没有度假胜地的闪亮豪华,三四层高的民居、店铺沿窄长的街巷排列,静静地坦露在无遮无拦的大太阳下。澎湖多风、少水、酷热,树成了岛上的奢侈品。但这里的几乎每条街巷都能通到海,海水在澎湖湾里波澜不兴。虽然我身处澎湖的中心城市马公--县 *** 的所在地,但这里依然是一个朴素安静的地方。

澎湖人也处处流露出和善与纯朴,采访之余到小餐馆就餐,老板娘见我一个人,主动提议减少菜量和菜价,另一家很受当地人欢迎的"来福海鲜"食客满座,但老板没因为我点菜少而有丝毫怠慢,还在结账时看我一时翻不出40块硬币而主动免去零头街上问路,所有的澎湖人都耐心地听我的"外地腔调",认真指点在旅游工艺品店里看了这个又挑那个,问过价钱不满意要走,老板微笑着告别:"多参考几家吧"马公少有公共汽车,到县 *** 采访也是走着去,澎湖人说"比较远"或者"很远"的路程,我最多的一次走了15分钟,晚上10时依然手持地图逛街看巷,虽然街灯暗淡行人渐少,但却一路平安回到住地。这样的主人应该引得来客人,留得住客人,而澎湖人也期望靠都市的游客为生。虽然祖祖辈辈他们是海上的硬汉,"为了一日三餐,太阳也要晒,海水也得钻",但渔业资源已经衰退到无以为继的地步,澎湖只能推销自己家园的海岛风情,走出靠海吃海的另一条生路。从捕鱼到待客,澎湖人的角色转换够快也够有效率,几次到台湾驻点采访,都能在台北、高雄这样的都市里与来自澎湖的信息不期而遇,台湾旅游展、台北体验低端美食展、高雄旅游展、新竹旅游节……都有澎湖夺目的展台和推销活动,凡是能展示自己的机会决不错过此外,澎湖海鲜节,嘉年华、旅游年、海上花火季、泳渡澎湖湾的广告、海报让人不能不记住澎湖。就在从台北飞往澎湖的飞机上,当天的报纸又有澎湖举办"菊岛之恋-- *** 图文"的征稿讯息。每逢年节假日,澎湖也特别设计家庭暑期专案等送到急于出城玩的都市人面前,可称正中下怀。澎湖没有一望而令人倾心的天生丽质,但澎湖人把自己家园的点滴价值都精心捧到你面前,让你于不知不觉中赞美它朴素而深邃的美丽。比如澎湖的地貌,火山溶岩凝固成的黑灰色,乍一看少有植被,不是寸草不生,也是只生寸草,且地势平坦,少起伏变化,50多米的小丘便被当地人称为"高山"。但当我乘船前往一个因形状得名桶盘的小岛时,从海上看到组成小岛的玄武岩的剖面,是一面根根挺立、密密排列的石柱墙,面对大海,背衬阳光,有希腊神庙里那些精典石柱的匀称、光辉与神秘,火山在千万年前喷发时瞬间凝固成各种肌理的玄武岩,如今在澎湖向世人一一展现,除我最偏爱的柱状外,还有状若琴键的片状,书本般的页状,流向一个方向的瀑布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还有澎湖的那些老建筑们,令人不得不驻足欣赏。小巷里的四眼石井,居然是元朝的作品刻工繁复精细的天后宫,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台湾最早的妈祖庙,藏有台湾最早的碑刻西屿乡二坎村,百年以上闽南风格的老屋不能不看而在望安岛的中社村散步,抬眼就是海水,身边是清式的屋舍,石墙红瓦,虽然大多人去屋空,风雨飘摇,但留下来的村民会为游人指点哪部电影在此拍摄,哪位女星在哪条小巷曾经走过。村子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那些曾经精致的老屋里封存著多少的爱恨情仇?能传达多少人世沧桑?可惜它们正在一间间荒芜倒塌,我特意为此去采访县 *** ,接受我采访的民政局官员推荐我去看正在整修的二坎古屋,至于中社,我没有听出具体行动的日间表。到澎湖来的人是一定要下海的,海上游乐才是这里的主题。澎湖已经形成三条主要旅游线路,到澎湖本岛北面的4个小岛上去称为北岛游,北线的主题便是海。夜钓、潜水、乘快艇、沙滩排球、星光烤肉,都会成为假期的美好记忆。而本岛以南的4个小岛则以欣赏玄武岩造型和体会海岛风情为主,当地人称为南岛游。在澎湖本岛则是古迹之旅,称为环岛游。此次虽然没时间去北岛体验海带给人的 *** 与快乐,但就是在渤湖本岛上,穿过清朝的城门、寺庙,走过现代的咖啡屋,来到海边的坡地上坐下,身后是缀满果实的仙人掌丛林,远处有小岛的轮廓和海湾那一边的人家,剩下就"只有一片海蓝蓝"了。这时,这片澎湖湾的海,相信已流到了你的心里,记忆里。

底基

澎湖列岛的底基为一隆起的玄武岩方山,是经过多次海陆升降、海蚀和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一般在海拔20到30米。位于望安乡的大猫屿海拔达79米,为境内最高处。在64个岛屿中,以澎湖本岛面积最大,为64.24平方公里,其次是白沙、西屿二岛。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岛屿还有虎井、吉贝、望安等8个,其余53个岛屿的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个岛屿无人居住。

主要景点

澎湖列岛的自然景观是十分优美的,著名的"风柜涛声"、"鲸鱼洞、""望安玄武岩"、"虎井沈城"、"将军屿帆船石"、"花屿仙人脚印"、"桶盘屿石柱"等。环岛海滨帆樯林立,入夜时分,万点渔火,闪烁海面,宛若星汉落地,蔚为奇观。"澎湖渔火"乃被列入台湾八景之一。

实用信息

最佳旅游时间

澎湖一年四季都适宜出行。比较推荐4月-10月上旬,气候比较稳定,适合进行水上活动。11月是澎湖的旅游淡季,住宿费用会比之前便宜20%-50%左右,海鲜还比较肥美,想品尝鲜美海味的不妨11月来。

衣着用品

澎湖一年四季气温比较适宜,春秋两季只需穿上短袖带上薄外套就好了冬季则需要适当添加厚的衣物夏季太阳猛烈,需要做好防晒设施。

风俗禁忌

澎湖列岛上居民的习惯风俗也甚是有趣。大概是因为当地居民世世代代、长年累月地在与风浪的搏斗中生存下来,面对无情的、却又是赖以生存的大海,求"神"保佑的心理特别强烈。因此,澎湖列岛上寺庙极多,全县97个村镇,有142座寺庙。渔民烧香拜佛,常年不断。在一些僻远小岛上,至今仍像世外桃源一样,保留着迷信风味十分浓厚的习俗。

交通信息 内部交通

包车

澎湖比较大,比较推荐包车前往。一天费用大约是2500-3000台币左右。

租车

如果有国际驾照的话,可以租机动车或汽车环岛游。

外部交通

飞机

从台北、台中、高雄都有直达澎湖(马公机场)的飞机,从台北到澎湖需要50分钟,票价往返4000台币左右从高雄到澎湖需要30分钟,票价往返约3000台币台中到澎湖需要35分钟,票价大概是3500台币。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是从航空公司官网直接订票,需要提前40分钟到机场办理登机。

轮船

想坐船去澎湖只有从嘉义布袋码头(从嘉义搭乘公交或者客运到达布袋站下)过去,有5家左右的轮船公司,来回船票在1950台币左右,一般都是上午从嘉义布袋出发,下午从澎湖返回,航行时间在1个半小时左右。

另外船在行驶过程中会有颠簸,小心晕船。

澎湖湾位于台湾海峡中流,属于澎湖县,东与云林、嘉义两岛相望,西与福建厦门相对。澎湖湾总面积为126.8641㎞ 2 ,全县由澎湖本岛及周围64个岛屿组成,统称澎湖列岛,极东是查某屿;极西是花屿;极南是七美岛;极北是目斗屿;极西的花屿亦是台湾版图极西的岛屿。是台湾唯一全部以岛屿组成的县。县治设在马公市。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 :澎湖湾 外文名称 :Penghu Bay 别名 :外婆的澎湖湾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澎湖县 等 政府驻地 :马公市 电话区号 :+88607 邮政区码 :880 地理位置 :台湾海峡偏西南位置 面积 :126.8641㎞2 人口 :91785人(2006年) 方言 :汉语闽南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夏季泳渡澎湖湾 机场 :澎湖马公机场 车牌代码 :NM 其他 :64个岛屿组成 建制沿革,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人口民族,政治,经济,社会事业,文化事业,地方特产,风景名胜,旅游交通,相关文学作品, 建制沿革 澎湖自元代设治,迄今超过700年历史,自古即为东南亚与东北亚贸易交流的转运站,也是福建省通往亚太地区的“中继站”。 1945年10月台湾正式归还。-政府接管台湾,考虑到地方自治的需要,乃将日本统治时期的五州三厅,改为八县,并将日本统治时期的11市改为9省辖市、2县辖市。其中,澎湖县管辖区域:东为马公区湖西乡良文港,位于东经119°42′54″;西为望安区望安乡花屿(查母屿)西端,位于东经119°18′3″;南为望安区大屿乡大屿,位于北纬23°9′40″;北为马公区白沙乡吉贝,位于北纬23°45′41″。共辖澎湖本岛、牛母件屿、大央屿、海墘岩、测天屿、虎井屿、桶盘屿、鸡笼屿、四角屿、查坡屿、查母屿、香炉屿、雁情屿、锭钩屿、鸡善屿、白沙岛、金屿、铁砧屿、姑婆屿、屈爪屿、毛司屿、北礁、小猫屿、白沙屿(系三小岛组成)、毛常屿、南面挂屿、鸟屿、中墩屿、小屿、尖屿、坪岐屿、草屿、土地公屿、白沙屿、鸡笼屿、大仓屿、白沙礁、员贝屿、草屿(由三小岛组成)、吉贝屿、险礁屿、过屿、目斗屿、渔翁岛、小门屿、八罩岛、马鞍山屿、金瓜仔、狗沙屿、将军澳屿、船帆屿、后帝仔、大屿、头巾、西屿坪、利间、东屿坪、钟仔屿、西吉屿、东吉屿、锄头屿、花屿、大猫屿、草屿(外包括二岩礁)等64个岛屿。面积满潮时为126.8642平方千米,退潮时为164.1165平方千米,人口65529人。管辖马公、望安二区,共6乡镇(1镇、5乡)。县政府于1946年1月20日正式成立,县政府设于马公区马公镇光复里。 1946年初,撤销马公区。1946年6月,撤销望安区。1949年7月20日,大屿乡更名为七美乡。

1950年台湾省调整各县市行政区域,澎湖县行政区域照旧。县政府设于马公镇。管辖马公镇及湖西、白沙、西屿、望安、七美等5乡,合计6乡镇。人口74126人,面积126.8641平方千米。管辖区域:东为湖西乡查母屿东端,位于东经119°42′54″;西为望安乡花屿西端,位于东经119°18′3″;南为七美乡七美屿南端,于北纬23°9′40″;北为白沙乡目斗屿北端,位于北纬23°45′41″。 1981年12月25日,马公镇改制为县辖市马公市。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澎湖群岛位于台湾海峡偏西南位置,(东经119°37.8'、北纬23°34.2')。古称“平湖”,现时约9万人口。由64个岛屿组成,其中44个为无人岛,岛屿中以马公面积最大。其它依次是西屿、白沙、望安和七美。极东是查母屿,极西是花屿,极南是七美屿,极北为目斗屿;本岛与白沙岛、西屿岛呈环状连线,三岛中间就是著名的澎湖。 澎湖县位于台湾海峡中流,东与云林、嘉义两倒相望,西与福建厦门相对。是台湾唯一全部以岛屿组成的县。县治设在马公市。 地形地貌 澎湖火山活动与地壳运动,造就了澎湖精彩的地质景观,海底火山喷发出玄武岩流,经过多次海水面升降变化侵蚀作用,玄武柱状岩、海蚀台等。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澎湖群岛的岩石是由玄武岩流组成的熔岩台地,经过千百万年海水的侵蚀与岩盘的升降,才形成今日的地貌景观。除有海崖、碎石崖锥构成的海岸之外,也有沙滩或砾石滩构成。 其中,玄武岩显出柱状的节理,排列整齐,形成相当奇特的地形景观,绵延于海崖。 岩石柱状节理,是火山岩区所特有的地质景观。成因是岩浆喷出地表或贯入岩层后,温度逐渐降低,岩体因冷却收缩而形成柱状节理。在澎湖,柱状节理又分成直立、弯曲、辐射状节理。 澎湖最知名的矿物石种,当属文石。文石生成于玄武岩形的孔穴中,因为结晶、矿物沉淀等作用,由钙、镁、铁、锰的碳酸盐及蛋白石、褐铁矿等所组成,各色交间之美丽纹彩,经琢磨加工可制成各种装饰品。 气候特征 澎湖列岛与台湾本岛一衣带水,但气候差异很大。由于澎湖群岛地势平坦,无高山遮蔽,每到冬天,岛上总是吹着强劲的东北季候风,狂风挟带着海水中的高度盐份,澎湖人又称之为“咸水烟”。到了夏天,则转为西南风。由于澎湖平坦的地形,很难产生地形雨,因此年降雨量只有1,000毫米。稀少的雨量却也造就了丰富多变的植物物种,在阳光下展现迷人风采。 全年平均气温为27.7摄氏度。最热的7、8月份,平均气温比台北市还低;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气温比台北市还高1摄氏度。澎湖夏凉冬暖,惟雨量稀少,风力强大,全年平均风速超过6级的大风日多达144天,其中,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大风日每月超过20天。每年除6-8月为南风外,其他月份多为东北季风,最大风速可达每秒20米以上,相当于中度台风。全县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是台湾省雨量最少的地方,且分布不均匀,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0%,干旱期长达180天左右。 自然资源 光照、风能、热能资源 台湾的澎湖湾及其周边地区日照充足,平地地区年日照时数为2619小时。光热、风能等气候资源及水资源相对丰富,为各类生物的繁衍和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为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有效风能密度都在500W/㎡左右,年平均风速为6. 5m/s。受到中小地形的影响,蔽风地形风速减小,狭管地形风速增大,与盛行风方向一致时,风速较大。当有效风能密度都在500W/rr12以上时,风速≥3m/s的风累积为8000h。平均每天有21h以上时间的风速≥3m/s。 水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 风大、雨少为澎湖气候的两大特色。澎湖年降雨量只有约一千公厘左右,降雨季也分布不均,强劲的东北季风是最主要的气候特征,当通过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管状地形风力便会加速,让澎湖笼罩在冷冽的季风下,每年约有三分之一处于暴风下,尤其是十月到三月之间,平均风速约八米;但最大风速每秒可达二十米以上。 季风不止影响农林植物的生长,也对土壤有很大的影响。澎湖地表平坦,缺少地形的高低变化,植被只有矮草和灌木,主因是气候的关系。因此,本地的树木高不过附近的建筑物,是因为风切压住它的高度。而由海面往陆上吹的强风挟带大量的盐分,使得土壤盐份偏高,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澎湖的生物资源相当丰富,除了每年12月至翌年3月成群海豚随海流游巡至此外,澎湖还划有锭钓屿、鸡善屿、小白沙屿等自然保留区,以及望安岛绿蠵龟保护区、猫屿鸟类保护区,都是稀有动物的净土。 其他资源 澎湖岛原为火山喷出之熔岩台地,既无高山,但渔产丰富,且品类繁多。桃色珊瑚和澎湖文石为其特产,用以加工制成的戒指、项链、耳环、领带夹等饰物畅销海内外。 澎湖只有一些旱田,甘薯、落花生、高梁曾列名为三大作物。农产品以瓜果类居多,其中哈密瓜、嘉宝瓜、澎湖丝瓜都颇负盛名,后两者尤为澎湖特产。 人口民族 根据2006年人口普查数据统计,人口为91785人,人口密度为723人/km。 早期居民为广东省、福建省、台湾岛迁徙居民。本地语言为汉语闽南方言,官方语言为国语(国语)。 澎湖群岛有早期移民的传统聚落,为顺应环境而发展出的特殊空间地景,有异国统治时期殖民与军事防御的空间地景。 政治 澎湖群岛位于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由于具有先天地理与港湾的优越特殊条件,自古即为军事要冲及重要的移民中继站,是台湾开发最早的地区,有“台湾海峡之键”的称号。 1945年10月,台湾正式归还。

1946年初,撤销马公区。 1946年6月,撤销望安区。 1949年7月20日,大屿乡更名为七美乡。

1950年台湾省调整各县市行政区域。 1981年12月25日,马公镇改制为县辖市马公市。 经济 当地经济主要依托旅游业、渔业发展,一首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让大陆人民知道了这个地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大陆游客逐步走出来了解各地美的不同。台湾就是比较理想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澎湖湾至此开始发展旅游行业经济。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鼓励渔民将渔船改为休闲海钓娱乐船,以减少沿海、近海的“过渔”现象,鼓励发展海洋休闲渔业之后,休闲渔业蓬勃发展。 社会事业 近期,澎湖湾与大陆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地区已基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旅游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民间团体和组织与大陆组织进行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 文化事业 澎湖的原味已展现国际化的魅力,春夏国际海上花火节火树银花,绽放著热情与浪漫;菊岛海鲜节的美馔邀请各方宾朋前来,一起品尝澎湖海洋的顶级美味;夏季泳渡澎湖湾、秋季马拉松、冬季风帆船比赛等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澎湖常年沉浸在热闹非凡的节日气氛中。 澎湖除具有海洋岛屿环境所培育出的坚毅,淳朴的民情风俗以外,海洋文明与中华文明交汇而成的澎湖聚落,更获美国运通基金2004年世界文物守护计画评选为“全球百大守护标的”之一,堪称为人类文明的精品。 地方特产 质色均美,可制成印章、装饰品的文石,在世界上除了义大利出产外,只有澎湖一地开采。澎湖文石色泽优美,花纹繁复,且质地坚实,为举世公认最佳文石。 珊瑚形似海树,色泽分深红、粉红、纯白等三种,澎湖所产主要为粉红色,可供加工制成装饰品,其光润如珠,坚实如玉,深受喜爱,而澎湖乃全世界四大珊瑚产地之一。 风景名胜 “澎湖湾”不但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海鲜美食更是别具风味,令人如置身世外桃源。为招揽游客,澎湖常年举办各种精彩节庆活动,令游客有天天过节的感觉。澎湖的管治亦堪称楷模,多项调查显示,澎湖居民的光荣感居全台之冠。 境内的天后宫,是台湾最古老的妈祖庙,还有文石书院、观音亭、七美人冢、西台古堡等,均有历史可考。著名的澎湖跨海大桥、桶盘屿、通梁榕树等景观,亦各有特色。受自然条件影响,澎湖观光季集中在4~9月间,皆以观海赏涛、从事水上活动及吃海鲜为主。 澎湖湾 白天,澎湖风景如画,动感澎湃;晚上,观音滨海园区的澎湖最新地标“西瀛虹桥”别样丰姿,亮起的彩灯如彩虹飞架。为期70天的澎湖花火节火秀,辉映着桥上的霓虹,为夜幕洒上缤纷色彩。 夏天由沙港出发,乘船出海,往员贝屿驶去,天上繁星点点,海风徐徐吹来,约十多分钟航程,一座大型的海上钓鱼台赫然出现,平台上的旅客正在钓小管(鱿鱼一种),实地体验渔家生活。刚钓上来的小管晶莹剔透,做成鱼生,令人食欲大动。旅客一到澎湖,从白天到夜晚,都有精彩活动。 旅游交通 台湾与澎湖本岛之间的交通有航空与海路两种,班次密集,七、八月旅游旺季,机票几乎都被旅行社预订一空,因此若自行前往得提前二个月预订。 航空

1.台北、台中、嘉义、台南、高雄、屏东等地都有班机往来马公机场,高雄还有班机直飞七美及望安。

2.航空公司航线:台北←→马公有远东、复兴、立荣;台中←→马公有华信、立荣;嘉义←→马公有复兴、立荣、远东、华信;高雄←→七美有华信、立荣航空;高雄←→望安有立荣;马公←→七美有立荣及华信航空。

3.机场至马公市区可搭乘公车或计程车,后者车资约350~400元,若事先向车行叫车,则在300元上下。 海运

嘉义、高雄两地分别有船班往来澎湖;海王星号/嘉义(布袋)←→锁港,航程约90分钟,此航线冬季停航;台华轮/高雄←→马公,航程约4小时。 岛际交通

马公与望安、七美之间有固定交通船往来,其余离岛则有私人经营的船班。 陆上交通 澎湖本岛有公车行驶,但班次不多,加上岛内公路网简明易行,路况极佳,一般游客多租汽机车或包计程车代步。其中,本岛风景线从马公市出发,先经风柜,到林投公园、果叶村,再至白沙、通梁古榕、跨海大桥、西屿等地,全程约74.5公里。若想租车,须备身份证及驾照,马公市区租车行林立;欲知公车详细路线可洽澎湖县公共车船管理处,包车则可洽计程车同业公会。每周六及周日车管处会发四班旅游公车,停留地点包含马公机场、澎湖水族馆、北海游客服务中心、通梁风景区、西屿西台古堡,惟班次不多,最好先电洽发车时间。 相关文学作品 澎湖湾有关艺术作品:著名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附歌词: 晚风轻拂澎湖湾 白浪逐沙滩 没有椰林缀斜阳 只是一片海蓝蓝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 一遍遍怀想 也是黄昏的沙滩上 有着脚印两对半 那时外婆拄著杖 将我手轻轻挽 踩着薄暮走向余晖 暖暖的澎湖湾 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 消磨许多时光 直到夜色吞没我俩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湾 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阳光 沙滩 海浪 仙人掌 还有一位老船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2786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