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登陆战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诺曼底登陆战是如何取得成功的?,第1张

盟军在战前使用了各种欺骗战术,使得希特勒根本未曾料到盟会从诺曼底登录。希特勒更多的是认为盟会从加莱等地登陆。于是希就将大部分精英摆在了那些无济于事的地方。倒是B集团军总司令 隆美尔 元帅料到了盟军的阴谋。于是沿海设置水雷等障碍物。可是这些防御顶多阻挡盟军一段时间,因此无济于事。但也正是这一阻挡也给盟军带来了不小伤亡。比如说血腥奥马哈,可谓整个诺曼底登陆战盟军最为惨烈的战役。盟军攻打的是美军第82和 第101空降师,这些人遇上了德军精锐部队,虽说胜利了,但还是伤亡千余之众……总观全局,诺曼底之战,盟军的伤亡是高出德军的。德方伤亡7.3万,盟军12万余人,其中7万多是美军。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是战略性的战役,为开辟欧洲的第二战场奠定了基础,对加速法西斯德国的崩溃以及战后欧洲局势,都起了重要作用。盟军登陆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成功组织了战略欺骗,使得德军统帅部判断错误,不仅保障了登陆作战的突然性,还保证了战役顺利进行,对整个战役具有重大影响。盟军通过海空军的卓有成效的佯动,成功运用了双重特工、电子干扰,以及在英国东南部地区伪装部队及船只的集结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德军统帅部在很长时间里对盟军登陆地点、时间都作出了错误判断,甚至在盟军诺曼底登陆后仍认为是牵制性的佯攻,这就导致了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费在加莱地区,而在诺曼底则因兵力单薄无法抵御盟军的登陆。 诺曼底的墓地

二、掌握绝对制空、制海权。这是登陆成功的重要原因。盟军投入作战的飞机达13700架,军舰9000艘,是德国飞机、军舰的数十倍。在登陆前空军对德国空军基地、航空工业及新武器研制基地等目标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严重削弱了德国的战争潜力。盟军并凭借绝对优势海空军,保障了登陆部队在航渡中的安全。在登陆前后,盟国空军对战区范围内的交通线进行了严密的空中封锁,使德军为数不多的增援部队也无法及时成建制投入反击。在登陆部队突击上陆的关键时刻,海空军更是给予了极为有力的火力支援,尤其在奥马哈海滩,完全依靠海空军火力支援才取得了成功。 三、充足的物资准备和周密的侦察保障。盟军为确保登陆成功,进行了长达近一年的准备,而且参战部队多,装备全,登陆前盟军作战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准备十分充足。在登陆后,也保障了不间断的后期补给。尤其是创造性的人工港和海底输油管线,更是在保障部队和物资的顺利上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在侦察保障中,一面作为战略欺骗对加莱地区组织了侦察,一面对诺曼底地区进行了大量水文、气象、地质侦察,为选择具体登陆时间和登陆地点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还通过空中侦察基本获得了诺曼底地区的德军兵力部署、防御设施等情况,为战役的实施起了重要作用。 四、逼真的战前训练。由于登陆作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作战样式,盟军在登陆前对参战部队的组织和行动进行了反复多次近似实战的模拟演练,以使部队尽快掌握相关的作战技能,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战后参战人员对战前训练特别是汤普森的训练基地给予了高度评价。 五、恶劣天气的影响。天气是登陆作战中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盟军不仅将登陆时间由6月5日推迟到6月6日,而且在空降作战、海上航渡、火力准备等过程中都受到不小困难。但也正是恶劣天气使德军丧失了必要的警惕,增加了登陆的突然性。 尽管盟军登陆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战斗中也暴露不少问题。如虽掌握绝对海空优势,又在敌兵力薄弱的次要防御方向登陆,却因组织指挥不得力,部队攻击力不够锐利,使得建立登陆场的速度太慢,平均每日仅1.8——2.7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役进程。又如侦察工作还不够及时周密,特别是未能迅速查明德军精锐的第352步兵师的去向,使得在奥马哈海滩登陆的美军遭到顽强抵抗,蒙受巨大的人员伤亡。再如空军兵力使用不当,造成了兵力兵器的严重浪费。在6月6日登陆前的航空火力准备中,出动2500架次重轰炸机,投弹1万吨,这种从高空轰炸小型、点状的海岸防御工事,效果很不理想。在7月7日对卡昂的轰炸中,对面积约3.5平方公里地区集中投弹达2500吨,如此猛烈的轰炸所造成的大片废墟瓦砾甚至严重阻碍己方地面部队的推进。

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7点55分,从日本机动部队的航空

母舰上起飞的183架飞机,向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基

珍珠港发动偷袭。顷刻间,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当日清晨7时许,由183架飞机组成的首批攻击机群猛烈攻击港内美国舰队。1小时后,日军出动191架飞机编队,实施第二次攻击。结果共击沉美战列舰5艘,击伤3艘,毁损其他舰艇10艘;击毁飞机188架,击伤291架;美军官兵死2408人,伤2000余人,美太平洋舰队受重创。日军仅损失微型潜艇5艘、飞机29架,战死者不足百人。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暂时取得太平洋区域的军事优势,乘机大举南进,侵略东南亚诸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疑被日本帝国主义者视为进一步侵略扩张的天赐良机。这一轮,他们把目标定在东南亚岛国,欲猎取的有英军占领下的马来亚、新加坡,美军占领下的菲律宾等。对中国沿海岛屿的侵占,已为他们提供了夺取东南亚岛国的跳板,现在的障碍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日本军阀已被在中国的得手冲昏了头,下一个对手竟然选中了美国,但这种疯狂的念头又是以军事经济背景为依托的。日本的工业很早就立足于进行一场全面战争,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拥有比当时的美国更优良的军事装备,它的航空母舰以及从舰上起飞的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战斗机是当时世界上同类飞机中最先进的。重要的是,日本还有作战顺序的考虑:只要日本进攻菲律宾等地,日美之战便不可避免;与其如此,不如先一举击溃太平洋舰队,再进攻菲律宾等地。为此,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制定了奇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计划。

山本五十六是个美国通,他曾就读于哈佛大学,担任过日本驻美同使馆的海军武官,并广泛考察过美国工业。他明白,美国有丰厚的军事潜力,生产一旦扭上战争轨道,很快就能成为谁也打不倒的军事巨人。因此,只有在它还在懒洋洋地打盹时,一下打得它缓不过劲来。

日本以北的千岛群岛。一个偏远的,常年笼罩着迷雾的锚地,帝国海军的主力从不同的港口悄悄汇集于此。1941 年11月26日,一支庞大的舰队在南云忠一中将的指挥下,从这里启航出海。它拥有6艘大型航空母舰,载有360架飞机,由一支由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组成的舰队护航。它的目标地域是珍珠港。

夏威夷群岛是太平洋中部的交通要冲,由大小20个火山岛和珊瑚岛组成,其中仅有10个岛上有居民,而日裔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群岛的首府为火鲁奴奴。瓦胡岛距火鲁奴奴10公里,该岛的西端有一处深水良港,是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海军基地,它的名称为珍珠港。

早在日本特遣舰队出发之前,美日关系已经十分紧张了。为此,日本把一个“亲善使团”派到了华盛顿,此时,距日本特遣舰队出发仅有12天。

11月17日,日本特使来栖和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在美国国务卿赫尔的陪同下,谒见罗斯福总统。罗斯福要求日本马上从中国撤军,日本特使拒绝了罗斯福。美日双方实际上已经谈崩了。

11月20日上午。国务院。日本特使来栖向赫尔递交照会,要求美国解除对日本的经济制裁,停止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并表明这是日本的最后立场。

11月22日。海军部。美国海军截获并破译了东条英机外相给野村大使的电报。这份电报把野村大使递交给赫尔的照会称为日本的“最后通牒”。并说这是防止发生“某件事情”的“最后努力”,其期限为一个星期。美国海军部认为,这份电报表明,11月29日之后,美日关系中将会出现“某件事情”--也就是战争。这份电报作为急件,送到了总统那里。

11月27日,日本特遣舰队出发的第二天,日本特使在赫尔的陪同下,再次谒见罗斯福。罗斯福通过这位特使向日本发出警告:“如果日本奉行希特勒主义,最终会导致失败。”日本特使走后,罗斯福对左右的人说,预计在几天之内,日本就会挑起战争行动。

罗斯福没有说错,这时日本特遣舰队正全速驶向珍珠港。12月6日是星期六,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天,海军部又截获了一份日本政府给野村大使的电报。这份电报长达14段,后来被称为“14段电报”。海军部的密码专家把它破译了出来,其主要内容是通知美国政府,日本政府拒绝美国政府的建议,并着重说明“谈判实际上已经破裂”。

“14段电报”的前13段破译出来后马上送入白宫,罗斯福读完之后说:“这么说,是要爆发战争了。”很快,电报的最后一段被破译出来。它要求野村大使于1点钟整,准时将电报转交给美国国务卿赫尔。海军部认为,所说的1点钟,就是日本发起进攻的时间。破译出来的这段文字又马上送入白宫,这份电报不仅表明了日本方面要不宣而战,而且给出了具体进攻时间,但美国最高当局没有采取任何紧急措施,甚至也没有向前沿部队打声招呼,以至海军前哨仍处于麻痹状态之中,没有采取任何应变措施。

12月7日,星期天。静谧的早晨。珍珠港北面25英里处,有一个正在运转着的雷达站。刚刚值完夜班的二等兵约瑟夫-罗卡特和乔治-艾里奥特正在等待交接班。

7时02分,他们在雷达萤光屏上发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片移动着的亮点,它表明有大批飞机正飞米。方向北,距离1 37英里。他们对这批神秘的亮点进行了跟踪,并向在情报中心值班的军官作了汇报。

值班军官判断,这批飞机是从一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或者是从加利福尼亚飞来的B-17型轰炸机。他说,用不着担心,这是自家人。

但他说错了。它们是从日本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轰炸机,起飞地点为珍珠港北边270英里处。

7时55分,354架日本作战飞机偷袭了珍珠港,重创太平洋舰队。7时58分,珍珠港电台用明语喊话:“空袭珍珠港。警报,这不是演习。再重复一遍,警报,这不是演习。”

9时30分,空袭结束。美国的8艘战列舰有4艘被炸沉,4艘长期失去作战能力。另有18艘大型舰艇被炸沉、炸伤,100多架飞机仅剩一堆冒烟的残骸。美军官兵被炸死2403人,炸伤1176人。日方仅损失29架飞机。

但珍珠港的损失并不象所想象的那么惨重。日本海军偷袭时,美国通常停泊在珍珠港的3艘大型航空母舰不在港内,它们和11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组成一个编队,外出执行任务去了。因此,遭到打击的只是停泊在港内的战列舰和其它舰艇,即便如此,泊在港内的5艘巡洋舰和29艘驱逐舰亦幸免于难。同时,港口设施损失不大,造船厂和栉比林立的油罐基本上完好无损。这就是说,太平洋舰队还没被打瘫,它还保存着充裕的报复手段。

下午2时,日本特使来栖和野村大使到美国国务院,向国务卿赫尔递交了备忘录。尽管罗斯福事先对赫尔有所叮嘱:对他们冷淡,不要发作。但赫尔还是抑制不住。他看了一眼备忘录,说道:“在我50年的公职生活中,从未见过这样厚颜无耻、充满虚伪与狡辩的文件。”说完向门的方向抬了抬下颚。

下午3时,消息流传开来,并由反应最敏捷的美国报界传播到美国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下午4时,忧心忡忡的官员们汇聚到白宫,记者们注意到,马歇尔的愁眉间倒透出几分恬然。白宫的这次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

12月8日,美国异常安静,人们在等着总统说点什么。这时,他们想起了总统竞选时留下的活话--“除非美国首先遭到进攻”。这种被认为不可能的事居然出现了。投向珍珠港的炸弹,把弥漫于美国的孤立主义炸得无影无踪,把一个工业巨人炸醒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做了件罗斯福想做而一直未曾做到的事情,怀有深刻分歧的美国人团结了起来,准备投入到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争中去。

这天的中午,罗斯福向国会发表演说:“1941年12月7将成为国耻日。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海军蓄谋的突然袭击,我请求国会宣布,由于日本发动了突然的进攻,美国和日本已处于交战状态。”

马歇尔边回忆着,边不紧不慢地向国会调查珍珠港事件委员会说:“12月7日的早晨,我起床之后吃早饭,翻翻星期天的报纸,骑马。几点到达作战部的,回想不起来了。一到那里,布雷登上校便给了我截获的电报,其中包括日本的‘14 段电报’。诸位可以想象得出来,电报很长,有些段落还得读两遍……”他几乎回忆出了那天早晨的每一个细节,也叙述的很详细,却始终无法回答一个尖锐的问题,早在珍珠港事件的半个月前,美国就截获了破日本称为“最后通牒”的电报。而以后的事态表明,日本要发动突然袭击已是确凿无疑,“14段电报”不仅是又一份“最后通牒”。而且给出了日本下手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军方为什么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罗斯福和马歇尔回答不了这一问题。因而美国历史学家们始终有一个猜测:在孤立主义甚嚣尘上时,罗斯福和马歇尔无法使国家进入反法西斯战争轨道,因而只好采取一个没有办法时的办法。这就是明知战争迫在眉睫,也松驰下来,把珍珠港赔出去,而把同家紧急动员起来。当然。这种说法仅仅是猜测,但不管这种猜测是否准确,美国确实是这样走入战争的。

幸运的是,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在开战前夕驶离了珍珠港,从

而保住了日后向日本讨还血债的本钱。但是,8艘战列舰被炸沉

5艘、损伤3艘。总计有40余艘舰艇沉没或毁坏。瓦胡岛上的美

军机场全部被毁,陆海军的飞机损失250架,死伤者达3700多人

返回航空母舰后,日军飞行员为他们的赫赫战绩而开怀大笑。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赢得了这场赌博,日本暂时拥有

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入侵东南亚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9:30。

根据巴菲特在《纪录片》中透露,他每天早上会在9:30去买早餐,而且自己的早餐费不会超过3.17美元。

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是经济学硕士,也是全球著名的投资家,主要投资品种是基金行业、股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219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