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内湖

绿水晶2023-04-04  162

内湖区位於台北市东陲,东、西、北三面山陵环绕,南面临基隆河,中央平原低漥,形成内陆湖沼,故取名为内湖。东与台北县汐止市为邻,南以基隆河为界,与松山、南港两区相连,西与中山区相接,北以大仑头山、赤上天山与士林区分界。

内湖沿革

内湖区之「内湖」名称,始见於清乾隆13年(西元17487年)古契文「立给佃批」中的「内湖庄」,因其境内多山丘,形成多处小盆地地貌,当地漳州籍人闽南语称盆地为「湖」,故内湖是「内部盆地」之义。闽南语「内面即湖」或「内面彼湖」之称谓;所指的盆地范围系以北侧自大金面山到碧湖国小的山陵,东缘从绿大地社区、成功公园到清白新村,南边从白鹭山延伸到公馆山之山丘北坡,西方是江南街处,在其中间形成一山坳型盆地。内湖区境内尚有「畚箕湖」、「北势湖」、「白石湖」和「牛稠湖」等老地名,命名方式,亦是依地形和先民开垦事迹有关连性,而非指有水的湖泊名称。

本区封域自清领以降,直至日据时期,隶属沿革,简述於下:

清领时期

康熙23年(西元1684年)福建省台湾府诸罗县

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 福建省台湾府淡水厅

光绪元年(西元1875年) 福建省台北府淡水县芝兰一堡

光绪13年(西元1887年)台湾省台北府淡水县芝兰一堡

日据时期

明治29年4月(西元1896年) 台湾总督府台北县直辖

明治34年11月(西元1901年) 台湾总督府台北厅锡口支厅

大正9年7月(西元1920年)台湾总督府台北州七星郡

大正9年10月起(西元1920年) 台湾总督府台北州七星郡内湖庄封域范围,包含南港区

国民政府时期

民国35年1月16日(西元1946年),台北县政府正式成立。日据时期原有的「内湖庄」,於同年1月27日,调整成「台湾省台北县七星区内湖乡」,首位派任乡长为林老英先生;乡内初设11个村,分别为大湖村、五分村、内湖村、内沟村、石潭村、西湖村、港墘村、周美村、葫洲村、紫阳村、湖兴村。同年7月6日,南港由内湖乡画出而单独成立「南港镇」。

民国36年1月(西元1947年),行政区域调整,废除七星区,改并入「淡水区」。

民国37年(西元1948年),内湖乡再增加洲子及碧山二村。

民国39年10月(西元1950年),台湾全省各县市重新调整行政区域,裁撤区署而成为县署直辖,内湖乡即隶属台湾省台北县。

民国57年7月1日(西元1968年),原有「台北县内湖乡」改隶为院辖台北市内湖区;区内计有13个里计有大湖里、五分里、内湖里、内沟里、石潭里、西湖里、港墘里、周美里、葫洲里、紫阳里、湖兴里、洲子里、碧山里,175个邻。

民国58年7月16日(西元1969年),本区首届13位里长,宣誓就职。

民国61年4月(西元1972年),本区因人口膨胀,增加清白、紫星、紫云、瑞阳4个里,计17里276邻。

民国63年12月(西元1974年),再增加为行善、金龙、瑞光3个里,计20里348个邻。

民国79年3月12日(西元1990年),区里行政区域调整,再增加西安、西康、东湖、金瑞、港都、港华、港富、湖元、湖滨及乐康10个里,计30里,854个邻。

民国83年4月13日(西元1994年),裁撤洲子里。

民国91年9月1日(西元2002年),里行政区域再调整,再增加安泰、安湖、明湖、秀湖、金湖、康宁、丽山及芦洲8个里,计有37里859邻。

现因区内「湖光山色、好山好水」的优质居家环境,使内湖人口数不断增加,现为864邻。

台北内湖在哪里?

这需要拿出地图来说明,普通地图对外地人来说会比较无感,还是拿最新的台北捷运地图来说明好了。首先请找到地图右上方处的文湖线(棕线),「剑南路-东湖」这区间的北面和南面至基隆河(图上淡蓝色那条)就是内湖区大致的范围。

其中剑南路要拿出来特别说明。

严格来说,剑南路这个站是位於台北市中山区辖区内,不过它很靠近内湖中山的交界处。此外,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同属中山区的大直都是在基隆河的北侧。比起基隆河南面的中山区,大直反而与内湖区更紧密的连结,而实际上的生活圈也是如此。所以台湾网上有一句恶搞的话是这麼写著:

「大直是内湖区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内湖乡民对大直的宣言

在广东省陆丰市内湖镇。324国道682公里298米路段位于广东省陆丰市内湖镇。324国道(或“324线国道”、“国道324线”、“G324线”)是在中国的一条国道,起点为福建福州,终点为云南昆明的国道,全程2712千米。国道经过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5个省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3844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