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时是一个什么时辰?

茂时是一个什么时辰?,第1张

茂时正确的说法是卯时卯时是5点至7点。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为古时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故又称点卯。因为时正值朝暝冉冉东升,故又谓之日出。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23点至1点为子时,1点至3点为丑时,3至5点为寅时,5至7点为卯时,7至9点为辰时以此类推。

凌晨五点是什么时辰

1. 早上五点是“毛时”(从五点到七点)。茂时、日出,又称太阳开始、黎明、旭日等,是指太阳刚刚出现和升起的时间

2. 在古代,一昼夜分为十二小时,即子、丑、寅、卯、辰、司、午、卫、申、酉、戌、亥。每小时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十二生肖中动物的时间来命名每一个小时。午夜23-1:00,1-3:00周诗,3-5:00阴诗,5-7:00茂诗,7-9:00陈诗,9-11:00思诗,中午11-13:00,13-15:00伟诗,15-17:00申诗,17-19:00游诗,19-21:00许诗,21-23:00海诗

现在的一刻是15分钟,至少北京、天津如此,5:45

古代也是如此,详见下文:

天监九年(公元510年)始行祖冲之《大明历》。历既不可改,梁武帝令祖暅作《漏经》,更制刻漏。《隋书·天文志上》云∶

至天监六年,武帝以昼夜百刻,分配十二辰,辰得八刻,仍有余分。乃以昼夜为九十六刻,一辰有全可八焉。

中国古代以刻漏计时,传统的做法是将一昼夜分成一百刻,作为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用百刻制原不会产生问题。但百刻制与另一种时间计量制度——时辰制之间没有简单的换算关系,从而带来诸多不便。这种不便在梁武帝之前至少已经存在了好几百年——只有汉哀帝时曾改行过一百二十刻——又在梁朝之后继续存在了一千多年,直到明末清初西洋天文学入华。参考资料:http://www.shc2000.com/txws/no8.ht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8079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4
下一篇 2023-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