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德到杭州的高铁到了会被隔离吗

从广德到杭州的高铁到了会被隔离吗,第1张

鉴于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原则上禁止人员出行,为此提示相关人员暂缓来浙返浙;如在当地管控期间仍跨省域流动的,到达浙江省将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即先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天和第14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隔离期满检测阴性者,继续实施7天日常健康监测,期满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对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或直辖市街道(乡镇)的其他来浙返浙人员,到达目的地需核验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无证明的,就近引导至综合服务点等指定场所接受核酸检测;对检测阴性者,实施14天日常健康检测,期满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规定目前在国内没有适用人员,主要是立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机制安排进行完善。为便于公众更好地了解浙江省防疫政策,及时予以发布。同时,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被纳入健康管理的人员在浙江省已动态清零,新近跨省域流动人员只需凭“健康码”绿码即可在浙江全域自由畅行,非特殊情况无需核验核酸检测报告。

头条新闻新庄肖太徐庄归高铁新城了吗

是的。徐州又建一座“高铁新城”!这个镇要起飞了

昨天,铜山区委书记龚维芳到大许镇调研,实地查看了大许高铁南站、大许中学和大许镇综合服务中心,详细了解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其中,龚维芳提到了4点要求:

要以高铁新城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布局规划。

要服务保障好重大项目,抓好主导产业谋划。

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真正展现产业旺、环境美、百姓富。

要抓好社会治理,打造大许幸福和谐大家庭。

新闻划重点:

要以高铁新城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布局规划。要抓住高铁新城建设这一最大发展机遇,把大许镇按照城市格局高标准高定位打造,以城带镇、以镇带村,坚持基础设施先行,进一步优化发展布局,真正把机遇变成空间规划上的优势。

要服务保障好重大项目,抓好主导产业谋划。充分利用好区位空间这一最大资源,围绕高铁物流,进一步研究发展冷链物流等相关产业。立足农业基础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加工,优化农业结构,努力拉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

这意味着—— 徐州又要建一座“高铁新城”了!而且还是按照城市格局高标准高定位来打造的。而这都依托于徐州的 第6座高铁站—— 大许南站! 大许高铁新城,也是徐州第6座、市区第2座高铁新城!

大许南站是徐连高铁的重要站点之一,联通这条铁路路线的最后一段,也是支撑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周围将打造 高铁物流园区, 全国重要的千亿级物流基地。

在去年的12月,站房及站台工程主体已经完工,当时报道将于今年春节前后完工。而随着徐连高铁将于2月上旬开通,相信马上,我们就能赢来大许南站完工,并具备通车条件的消息。

而这些年随着徐州向东发展的不断拓进,东部的几个大镇进入了很多人的视野。大许镇在此前的徐州城市总体规划中,就已经是四大卫星组团的其中之一,定位于:利用其交通和用地优势,建设产业特色小城镇。

而后更是规划在大许、徐庄一带建设陇海新城,其中大许规划有东部物流新城。除此之外,根据官方回复,徐邳快轨也将经过徐庄和大许,并利用既有的陇海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为其服务,城东大道也将考虑延伸至外环,这都将大大拉动大许融入徐州中心城区。

虽然规划上可以看到,大许将要打造的“高铁新城”,从铁路方面确实名副其实,但如果想要按照城市格局,列如徐州的另一个“高铁新城”来打造,在其他方面还需要下很大功夫。

期待徐州新的“高铁新城”的崛起。

大许,徐州五大城市组团之一

大许高铁新城,正是徐州规划的五大城市组团之一。

前不久,徐州2035年国土空间规划公布,提到了建设5大城市组团,柳新(陆港)、利国、大许、张集、大彭将成为卫星城。

而最近召开的铜山区委会议和人大会议,也确定了铜山“一核一环一城五大片区”的规划。

一核:徐州高新区和铜山街道作为主城新核;

一环:各环城镇(街道)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按照主城区标准打造;

一城:大许高铁新城围绕建设全国高铁物流枢纽,打造徐州卫星城,充分带动周边片区发展;

五大片区,以“五大片区”建设带动镇区城市化:

1、 循环经济产业园片区带动大彭镇产城融合;

2、 汉王片区打造公园城市;

3、 方特乐园周边片区要打造城市东南新片区;

4、 园博园周边片区要进一步带动吕梁风景区5A级景区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文旅产业发展等。

5、 铜山经济开发区(利国)要实现更好产业转型升级。

再来看这5大城市组团,目前柳新 港务区新城 规划已经曝光,张集方特乐园周边片区 规划开始招标,加上大许高铁新城(陇海新城 包括徐庄 ),这3大组团的楼市今年或将率先启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4527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