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在哪里

丹阳在哪里,第1张

丹阳在江苏省镇江市。

丹阳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旅游资源独特,科技教育发达。坚实的农业基础,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便捷发达的交通条件,现代化的邮电通讯,充足的供电状况,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优美整洁的城市容貌,构成了丹阳经济巨大的发展优势和开发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丹阳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初步形成新兴轻工业城市的雏形,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之一,属江苏省十强县(市)之一,在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小康县(市)及全国科技百强县(市)中的位置也名列前茅,还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教育先进市。

丹阳市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属海洋性气候。由于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春季和秋季为冬、夏季风转换季节,冷暖气团相互争雄,旋进旋退,寒暑干湿变化显著;夏季受温暖潮湿的海洋气团控制,天气炎热多雨;冬季多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具有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丹阳市共有河道96条,计长464公里,其中以京杭运河、鹤溪河、九曲河、香草河、丹金溧漕河为主脉,沟通丹阳市水系,形成丹阳市水系系统。

丹阳市属于江苏省镇江市。

丹阳市,江苏省辖县级市,由镇江市代管,位于江苏省南部,介于北纬31°44′~32°08′、东经119°23′~119°53′之间,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丹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截至2019年,丹阳市辖2个街道、10个镇。常住人口80.63 万人。

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山海经》中有一条河叫“丹水”,即丹江,根据“山水阴阳,水北为阳”的理论命名丹阳。1987年12月,丹阳撤县设市,为丹阳市,由镇江市代管。沪宁高速公路(G42沪蓉高速)、312国道、122省道、338省道等是通过公路出入丹阳的主要干道,水运有京杭大运河纵贯丹阳,大港港口是对外开放的长江第三大港。

扩展资料:

1、丹阳天地石刻园

丹阳是南朝齐梁帝王故里,是一座拥有6000多年文明史、2400多年建城史文化古城。亚洲最大的石刻文化游园——天地石刻园就坐落在这里。湖光山色环抱中的天地石刻园,景色宜人,明净的湖水倒映着青山白云,晴空树影,整体建筑以凤凰为原型。

构筑设计与地形高差相结合,形成了几条飘带,每一条飘带都是一个主题展览馆,以走廊的形式展现,相连成环,每个馆大大小小的展台,都被镶嵌在墙壁之中。沿走廊游览,是犹如梦幻的光影与石刻珍品的炫目交错。

2、中国(丹阳)眼镜城

中国(丹阳)眼镜城位于京杭运河与沪宁城际铁路之间,中山路与站前路交叉口,紧临丹阳火车站与汽车站,该项目总面积为4531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919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5亿人民币。中国眼镜城大厦总体规划布局由交易区、配套商务酒店组成。

交易区面积约6万平方米,以眼镜销售批发为主,南侧的商务酒店面积约2万平方米。既能满足眼镜城的商务办公、旅游接待等配套功能,又是该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展现出了城市的名片形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丹阳市

丹阳江苏省镇江市的城市,位于江苏省南部,介于北纬31°44′~32°08′、东经119°23′~119°53′之间,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丹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山海经》中有一条河叫“丹水”,即丹江,根据“山水阴阳,水北为阳”的理论命名丹阳。

民俗文化:

从总体上说,丹阳的方言属吴语区太湖片常州小片。

丹阳方言历来有“吴头楚尾”之称。其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县内各地方言分歧较大,人称“四门八音”。二是方言归属难定,就以代表话一城关话来说,它在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既有吴语特征,又有许多官话痕迹。

丹阳方言复杂性的形成,有其地理与历史的原因。丹阳县位于北方方言和吴方言两大方言区的交汇处,其疆域与武进、金坛、扬中、丹徒4县相邻,而武进、金坛属吴方言区,扬中、丹徒则属于典型的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次方言区。因此,两大方言对丹阳方言都有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2190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31
下一篇 2023-03-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