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之所以被誉为“中国第一关”,一是从地理位置上,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再就从地理形势上,依山近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在高山大海相距7.5公里之间,长城纵贯南北,山海关城紧扼隘口。并且东有峻岭是一道天然屏障西的石河,成为一条自然壕堑,从而构成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
山海关历悠久,文化繁衍。远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已是人民劳动生息之地了。山海关南临渤海,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四海咸通,“风帆易达”。东西道口“扼其咽喉”位居要津。
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在长城最东端,临黄河入海处。此关历史上是战略要塞。山海关古称榆关、渝关、临渝关、临闾关。古渝关在抚宁县东二十里。北倚崇山,南临大海,相距不过数里,非常险要。山海关是由那些建筑组成的呢?山海关为什么又会被称会"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与长城相连接构成一整套完整的长城防御体系,在历史上堪称军事建筑的绝唱。山海关城的建筑设计真可谓因地制宜,将四方形的城池与长城相连接,并以此为关,匠心独运。城 墙外部以青砖包彻,内填夯土,城高14米,厚7米。
城墙四周封闭,有城门4个,东称“镇东门”,西称“迎恩门”,南称“望洋门’,北称“威远门”,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东门城楼上悬挂“天下第一关”的匾额。山海关之所以能声名远播,除了它的历史意义外,这块巨匾的贡献也不容小看。它大约6米长,1.5米宽,正中写有“天下第一关”五个正楷大字,笔力苍劲浑厚,气势豪壮,一看就知道出自名家之手。但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史书上并无记载。
明朝洪武十四年建设山海关,这里也是明长城东部的主要关隘,早在隋朝年间,这里便建设了关隘称为榆关,五代之后因幽云十六州被契丹所夺,这一关隘也失去了功用。
直到明朝,山海关建成之后,称为了扼守中国北方的一处要冲。作为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山海关是关内与关外的分界线,也是京畿的一道重要屏障,尤其明朝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山海关更是关乎明朝的生死。由于处在中原农耕文化和东北游牧文化的枢纽位置,山海关在明清时期的商贸地位尤为显著,中原和少数民族商旅往来频繁,山海关既是军事重镇,又是商贸重镇。
山海关扼守辽西平原,守卫华北平原,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明朝之后,逐渐赢得“天下第一关”的美称,当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也成为了历史上的最大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