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郡郡治襄平,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辖区从医巫闾山以东直至朝鲜半岛北部,包括整个辽东半岛。所以,从燕设五郡开始,沈阳地区就属于辽东郡管辖。但是,沈阳归辽东郡哪个县管辖?县城在哪里?沈阳城始建于哪一年?由于缺少文献记载,使这些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
沈河区热闹路战国墓出土陶壶与陶瓮
候城在哪里《汉书·地理志》记载:“辽东郡(秦置,属幽州),户五万五千九百七十三,口二十七万二千五百三十九。县十八:
襄平、新昌、无虑(西部都尉治)、望平、房、候城(中部都尉治)、辽队、辽阳、险渎、居就、高显、安市、武次(东部都尉治)、平郭、西安平、文、番汗、沓氏。”这是辽东郡属县的最早记载。清代以来,许多研究历史地理的学者,多将候城推定在今天的沈阳附近,或定在沈阳北,或定在沈阳南,也有人认为就在沈阳市内。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将候城标注在沈阳市东南二十里古城子。但这些都是一种推测,因为历史并没有记载候城的准确位置。所以,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 只能寄希望于考古资料。1958 年和1980年,在沈阳市沈河区热闹路和大东区新光机械厂仓库院内都发现了典型的战国墓葬,在沈阳市内和郊区多处出土了大量战国刀币、布币窖藏,证明战国时期,沈阳附近已经有人类居住。1971年和1975年,先后在沈阳故宫大政殿前和盛京路北侧的沈阳市公安局沈河分局院内发现了从战国到清代的大型遗址。揭露面积分别为500 平方米和1000平方米。文化层厚达6米以上,最下面是战国、秦汉文化层,往上依次为辽金文化层、元明清文化层。这6米多的文化层就像一部凝固的史书,一页一页记载着沈阳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在最下面的战国、秦汉文化层中,发现大型建筑台基一处,夯筑坚实,平面呈凸字形。出土大批战国晚期的绳纹板瓦、筒瓦以及汉代的“千秋万岁”瓦当等建筑构件,还有陶器、钱币等生活用品。另外,还发现古井两口,一口用青砖砌成井壁,另一口用十五节釉陶井圈上下套接而成。
井底发现的遗物有井架和残破的陶罐。出土的钱币有秦半两、汉五铢、王莽货泉等。在古井附近,发现一只陶罐,里面装有一千多枚小铜钱,原来是用绳子穿系着,盘置罐中,发现时已锈结成一大块。
钱币的面文为阳文“一化”,这是战国晚期的燕国流通货币。大型夯土台基显然不是一般民居,而是官府一类的大型建筑的基址,“千秋万岁”瓦当更是官署上才有的构件。这一重要发现为考察沈阳城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有人认为这可能就是候城遗址。但当时并没有发现城墙的遗迹。
沈阳市公安局沈河分局院内出土的汉代井圈
沈阳故宫院内出土的战国陶扑满(储蓄罐)
宫后里城墙遗址发掘现场
1993年3月,在沈阳故宫北墙外的宫后里修建东亚广场时,发现了一段古城墙。城墙东西走向,黄土夯筑,最高处残高二米以上,夯层每层厚十三厘米左右,夯窝密集,清晰可见。从遗迹和出土文物可以确定,这段城墙经过三次修筑,始筑于战国晚期,汉魏时又先后两次补修。在城墙的北侧,还发现了当年的护城河遗迹,可知这段城墙属于古城的北墙。在城墙内外,还发现了大量战国、汉代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和瓮、釜、甑、豆等陶器残片,还有半两、五铢等钱币以及铜箭镞、木箭杆等兵器,这说明当时城内曾有大量的军队驻守。可惜,由于工程时间紧迫,没有允许考古工作者做充分的发掘,只是抢救性地清理了古城的北墙西段和西北角拐弯部分约一百七十余米。而且,这段可以作为沈阳城历史见证的重要遗迹也没有保留下来,已经被永久地压在东亚广场(今兴隆大家庭) 下面了。
这段城墙的发现意义重大,它为沈阳城找到了根,解决了多年来没有解决的沈阳城的始源问题。考古的第一手资料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沈阳城最早建于战国,而且城的位置就在沈阳老城区。沈阳故宫和沈阳市公安局沈河分局都发现了战国秦汉的文化层,说明当时这些地方都属于城内。据此推测,战国、秦汉时沈阳城的南墙应在盛京路以南,东墙应在沈河分局以东。这样算来,城的规模可能在每边二百米左右。而沈河区热闹路热爱里、大东区新光机械厂仓库院内发现的战国墓,其墓主都是城内的居民。这些战国墓, 无论形制还是随葬品,都与河北燕下都等地出土的战国墓相同,说明这些居民应该都是从燕国内地迁来的。
宫后里城墙遗址西北角夯土层
候城始建于何时沈阳老城区的古城址发现后,学术界比较一致地认为,这座古城就是候城县城。但是,候城县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意见不一。一种意见是候城始建于战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候城县始见于《汉书·地理志》,在此之前未见候城县之名,所以,候城县应当始建于西汉。战国和秦在东北地区只设置了五郡,郡下面尚没有属县。这后一说法实际是不对的。《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破绾军上兰,复击破绾军沮阳,追至长城。定上谷十一县,右北平十六县,辽西、辽东二十九县,渔阳二十二县。……勃既定燕而归,高祖已崩矣。”这里记载周勃“定”上谷等五郡各若干县,是平定的意思,不是建立的意思。这就证明,五郡下面这些属县在公元前195年以前已经设立了。这里说的“ 辽西、辽东二十九县”, 与《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辽西郡十四县、辽东郡十八县只少三个县。在辽东十八县中,候城排在第六,所以,公元前195年前,已有候城的建置是没有疑义的。那么,辽东郡的这些县会不会是汉高祖在公元前195年以前设置的呢?这从秦末汉初辽东的形势来看也是不可能的。在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前后,辽东地区一直处于割据纷争局面。公元前209年,韩广被燕人拥立为燕王,控制辽东。公元前206 年,项羽封韩广为辽东王,封原燕将臧荼为燕王。不久,臧荼杀韩广兼并其地。刘邦为了拉拢臧荼,也承认他为燕王。公元前202年,刘邦击溃项羽后,臧荼立即叛汉,出兵与刘邦争夺天下。刘邦亲率太尉卢绾击败臧荼,封卢绾为燕王。
公元前195年,燕王卢绾又反叛,周勃又来辽东平叛定燕。事实上,汉朝的势力直接控制辽东,最早也只能从周勃定燕之后算起。而在此之前,辽东早已设县。所以,辽东等五郡设县,不是从汉代开始的。
沈阳市公安局沈河分局院内出土的战国板瓦
宫后里出土的战国绳纹半瓦当和饕餮纹半瓦当残件
那么,辽东等五郡下面的县是不是秦朝设置的呢?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 灭燕,二十六年(前221年) 灭齐,统一中国,采纳廷尉李斯的建议,不搞分封制,天下“皆为郡县”,分全国为三十六郡。由前面引述的《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可知,在秦时,辽东、辽西已设二十九个县。但这些县是燕设还是秦设,史无明文。不过,《战国策·秦策一》记载,燕国的上谷郡已有三十六县。另外,《资治通鉴·周纪三·赧王上》记载,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率兵伐齐,“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齐国是战国时代没有实行郡县制度的国家,乐毅“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就是把燕国所实行的郡县制度推行到了齐地。这就反证,燕国在夺取辽东等五郡后,在如此广大的区域内,不可能只设五郡而不设县。也就是说,秦朝在东北地区设置的郡县,可能是沿袭燕国之旧制而来的。著名的历史学家金毓黻在《东北通史》中就说过:“实则,战国之世,各国多设郡县,而燕设辽东、辽西二郡更有明文,秦于东北之地,不过仍燕之旧贯耳。”现在,地下考古资料又证明,在战国时期,沈阳老城区已有城池存在。所以,候城始设于战国时期,也就是秦开设置辽东郡的同时,它的上限在公元前300年。这不但有文献的根据,而且有考古资料的证明。
建平县境内的燕秦长城遗址
候城释义沈阳城初名候城,这个名称在历史上存在了几百年。
当初为什么叫候城?候,有守望、侦察的意思。在古代,长城边塞上用来瞭望敌情的设施称作“候”,又作“堠”,所以,又有“亭候”“候望”等名称,皆取此义。“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汉书·武帝本纪》颜师古注)“障者,塞上险要之处,往往修筑,别置候望之人,所以自障蔽而伺敌也。”(《汉书·李陵传》颜师古注) 从名称来源可知,候城的修筑,是与长城有密切关系的。最初,沈阳的候城可能就是长城塞上的一座障城,后升为县城。
秦开北破东胡,东逐朝鲜之后,在设置五郡的同时,又修筑了长城以拒胡。但这道长城在什么位置,走向如何,却没有明确的记载。
司马迁关于燕长城的记载也只有“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寥寥十几个字而已。造阳,即燕上谷郡治,汉代称沮阳,地在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十公里大古城子;襄平,辽东郡治,遗址在辽宁省辽阳市旧城。司马迁所说“自造阳至襄平”,不是指长城从造阳城到襄平城,而是以造阳和襄平代表上谷郡和辽东郡。也就是说,燕长城的西端起点应在上谷郡的西部边界,东端起点应在辽东郡的东部边界。考古工作者经过近几十年的调查,已经基本搞清了上谷、渔阳、右北平和辽西四郡的燕长城的走向和结构,但辽东地区却始终没有发现长城的准确遗迹。辽西的南北两道燕秦长城从朝阳地区到阜新后,即无踪迹可寻。长城再从阜新向辽东的走向和结构,现在还没有从考古学上得到确认。过去有种观点认为,辽东长城从阜新来,然后“经彰武、法库、铁岭、开原一带,跨越辽河,再折而东南,经新宾、宽甸,向东直至当时国界”。如果是这样走向的话,沈阳就离长城比较远。近年来,考古发现的一些新线索暗示,长城可能离沈阳不会那样远。如,与沈阳比邻的铁岭新台子镇邱家台砖场在取土时发现一大型遗址,出土大量燕、秦、汉时期遗物,包括大批燕国明刀钱。这很可能是长城附近一个颇具规模的居住址,也可能是一座城址。在沈阳市东陵区高坎镇沿浑河北岸一带发现了几处汉代烽火台,当地村民过去在平地时,曾在有些汉代烽火台上发现过战国的刀币,说明这些烽火台很可能早到战国时期。另外,在沈阳新乐遗址附近,也发现一座烽火台,经考古工作者发掘,证明始建于战国时期。
另外,在沈阳北部和东部郊区,还有许多与烽火台有关的地名,如“大台子”“二台子”“三台子”,原来都可能有这个时期的烽火台。在一些明代烽火台附近常常发现战国的货币,很可能这些明代烽火台利用了早期的烽火台。根据这些发现,有人提出,燕秦长城很可能是从法库县叶茂台一带向东南来,经铁岭南,然后向南,在沈阳北部转向东,沿浑河进入抚顺境内。
沈河区滨河路汉墓出土陶俑
20世纪80年代以来,抚顺市博物馆在抚顺境内的浑河及其支流苏子河沿岸一百五十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五十余座汉代的烽火台。在这些烽火台上和台周十几米或几十米方圆内,普遍发现有汉代遗物,常见的有绳纹板瓦、简瓦和各种陶制器皿,有时还可采集到铁农具和兵器。考古学家孙宋道先生经过研究,认为这些烽火台就是汉代辽东长城的列燧遗迹。如果上述这些论断能够成立,战国燕长城确实是从沈阳境内通过的话,候城一名的来源就比较好解释了。
候城位于辽东郡首府襄平北六十公里的浑河北岸,临近长城,确有瞭望敌情、守护边境的作用。西汉时,候城又成为中部都尉治,负责辽东郡中部一线的长城防卫。可见,候城最初的设置主要在于军事方面,但由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县一级建置,成了一个地区的政治中心,这就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辽东郡。
西汉时期,已有史书称之为“候城”,隶属汉辽东郡(辽阳),为辽东郡中部都尉的治所,说明“候城”在西汉时期已经规模颇大。唐代改称“沈州”。五代时期,辽太祖移民到此,修筑土城,生产随之发展。金代时期,金太祖攻占沈州,沿用“沈州”之名。
沈阳,简称“沈”,别称盛京、奉天,是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扩展资料:
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清朝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 。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皇太极建盛京城,并在此建立中国清朝,这是沈阳历史的转折点,从小小的军事卫所一跃变为清代两京之一的盛京皇城,开始成为东北的中心城市。
沈阳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等称号,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化融合示范区,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之都,全力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