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是甘肃省地级市。
陇南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甘肃省东南部,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接区域,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又因地貌俊秀,气候宜人,素有“陇上江南”之称。
陇南市位于甘肃南部,地处东经104°01′19″至106°35′20″,北纬32°35′45″至34°32′00″。北与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武山县、甘谷县接壤;南抵四川盆地,与广元市、青川县、绵阳市平武县和阿坝州九寨沟县毗连;西依甘南高原与迭部县、舟曲县和定西市的岷县;东接秦巴山地,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略阳县、勉县和宝鸡市凤县为邻。
全市东西长约237千米,南北宽约230.5千米,土地面积27800平方千米 ,占甘肃省面积的8.67%。
陇南的风景名胜和美食
陇南气候温和,风光秀美,山资水色兼有北国之雄浑奇峻,南疆之灵秀旖旎。有全国三大天池之一的文县天池,西北最大的溶洞武都万象洞,国家级重点保护、甘肃唯有的具有北亚热带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观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被赞誉为“甘肃的西双版纳”;分布于全市各县的官鹅沟、三滩、梅园沟、云屏三峡等自然景点,被人们称作“陇上小九寨沟”。
陇南人民依托多样化的农作物和农业特色产品,融入独特的地域文化物质,创造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各色小吃争奇斗艳,主要有武都洋芋搅团、面皮、米皮、康县面茶、罐罐茶、礼县热面皮、徽县清真九碗三行子、成县油茶麻花、两当莜面窝窝、宕昌红军锅盔、文县豆花面、咂杆酒、西和杠子面、西和锅盔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陇南 (甘肃省辖地级市)
陇南,是甘肃省辖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陇南市的行政、文化中心,省域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陇蜀之城、橄榄之城。截至2019年末,全市辖1个区、8个县,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
陇南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甘肃省东南部,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区域,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又因地貌俊秀,气候宜人,素有“陇上江南”之称。
境内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文县尖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文县天池、宕昌官鹅沟、成县鸡峰山)、2个国家湿地公园(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
扩展资料:
甘肃,简称“甘”或“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兰州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总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
甘肃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气候类型从南向北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四大类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陇南
百度百科-甘肃省
陇南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东南部,秦巴山区、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处。东与陕西、南通、四川接壤,是陕、甘、川三省的枢纽。素有“秦龙锁钥,巴蜀咽喉”之称。因其地貌优美,气候宜人,被誉为“陇上江南”。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雨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文县尖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文县天池、成县宕昌官鹅沟、鸡峰山),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文县林晃沟国家湿地公园、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陇南还是中国中药材和橄榄油的主要产地之一,享有“千年药都”、“天然药库”、“中国橄榄油之乡”的美称。陇南是秦人的发祥地,也是古代中国西部边、羌人活动的核心区,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文县白马人被称为“东亚最古老的部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陇南既是各种政治军事力量激烈角逐的战场,也是中原中央政府与西北少数民族接触的前哨。族群的进攻、征服、衰落与互动,构成了陇南社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