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物理比热容的问题,海水晚上的温度高些,夜晚又降低。中午则感觉较凉。
这是因为沙子(就是陆地)和海水的比热熔是不一样的,沙子的比热熔较海水来说较小,因此就相同的时间来说,因沙子的比热熔较小所以吸收热量较多。所以中午你踩在沙滩上,沙子已经很热了,又去触摸温度稍低的海水才会感觉海水在中午较冷;而到了晚上,啥子与海水都分别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但夜晚气温骤降,啥子的比热熔较小因此降温快;海水降温慢,所以在沙子温度低于海水温度的情况下去触摸海水,则感觉海水是温的。
也许我的答案不全部全面,但我希望你理解了这个问题。
下午2点
表层水温的每日变化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与太阳的辐射强度有直接的关系。每天中午12点左右是每天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海水的最高温度一般会在午后2点左右出现;每天夜间海水的温度都会降低,到凌晨4点海水的温度会下降到全天最低点。
为什么每天海水的温度变化总是滞后于太阳辐射的变化呢?因为太阳辐射的热量大部分用于蒸发海水,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升高水温,由于海水的比热比空气大得多。因此,水温上升的过程十分缓慢,出现了海水温度最高值比太阳辐射最强时间滞后的现象。同样,海水降温的过程也进行得比较缓慢,形成了最低水温要比太阳辐射的最弱时间晚得多得现象。
三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温约为17.4℃,其中以太平洋最高,达19.1℃,印度洋次之,达17.0℃,大西洋最低,为16.9℃。水温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深度1000米处的水温约为4~5℃,2000米处为2~3℃,深于300D米处为1~2℃。占大洋总体积75%的海水,温度在0~6℃之间,全球海洋平均温度约为3.5℃。海水温度还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变化。海水温度常作为研究水团性质、鉴别洋流的基本指标。研究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不仅是海洋地理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渔业、航海、气象和水声等学科也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