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什么时候入伏 三伏天2020时间表

2020年什么时候入伏 三伏天2020时间表,第1张

2020年什么时候入伏三伏天2020时间表

2020年三伏天在7月16日入伏,8月24日出伏。

具体2020初伏中伏、末伏时间表如下:

初伏:公历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中伏:公历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末伏:公历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庚日的日期是有变化的,并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但入伏日期总是在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入伏后天气为什么热?

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时间长,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地表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支出,这就使地面一天天聚集的热量增加,温度持续增高,在三伏天期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

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七、八月份正是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

三伏天哪一伏最热?

中伏。

民间有着“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是在三九时,而最热的时候就是三伏中的“中伏”。

原因是进入到三伏天以后,就有着“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和“风速小”的特点。这个期间的温度就真的像是在一个蒸笼里一样,会让人热得透不过起来。其中尤其是在中伏的时候最热。

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

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多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初伏、中伏、末伏一般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

七月下旬有可能会进入中伏时期,那么末伏可能就是八月上旬到八月下旬之间了。

因为阴历在一直不断变化,所以,每年的入伏时间也不尽相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957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9
下一篇 2023-03-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