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指的是今四川广元市境内剑门一带的栈道。
但是李白写《蜀道难》是因朋友离开长安去往蜀地,借蜀道之难行,抒发自己心中由于仕途坎坷、人生艰难而致的郁闷之情。所以这个蜀道并不是绝对的,也可指巴蜀通往秦陇的那些山间栈道,包括褒斜古栈道。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
原文节选: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译文:啊!何其高竣,何其峭险!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
扩展资料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全诗二百九十四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感情强烈,一唱三叹。
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气象宏伟,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创作背景:对《蜀道难》的创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
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丁,此诗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
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琯)、杜甫也都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显然错误。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章仇兼琼镇蜀时一直理想去长安做官。相对而言,还是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接近于作品实际。
有学者认为这首诗可能是天宝元年至三年(742至744年)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开元年间李白初入长安无成而归时,送友人寄意之作。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道难
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指的是今四川广元市境内剑门一带的栈道。
但是李白写《蜀道难》是因朋友离开长安去往蜀地,借蜀道之难行,抒发自己心中由于仕途坎坷、人生艰难而致的郁闷之情。所以这个蜀道并不是绝对的,也可指巴蜀通往秦陇的那些山间栈道,包括褒斜古栈道。
扩展资料:
因为有五丁开道、李白“蜀道难”这些知名的传说、典故,对于蜀道,很多人形成了一种误解,认为古代蜀地的交通如何如何不便利。
但实际上,四川作为连接关中中原与西南地区的重要媒介,虽有一定的地理条件的限制,但交通却是四通八达,是古代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蜀道,广义而言包括了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有自三峡溯江而上的水道,有自云南入蜀的僰道,也有自甘肃入蜀的阴平道。
狭义的蜀道,就是专指翻越秦岭和巴山的道路,包括汉中以北的故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以及汉中以南的洋巴道(又称荔枝道、间道)、米仓道、金牛道。
这些蜀道如同一张斜织在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中的大网,连接着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这两个古代的天府之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蜀道难
蜀道难写的是蜀国,指的是今四川广元市境内剑门一带的栈道。
《蜀道难》是南朝诗人阴铿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起笔两句先从歌咏前人赴蜀之事入手,引出对蜀地山川险阻的描写。中间四句,写蜀道险要难行,从大处写意着笔,岷山高耸,终年积雪,栈道连桓,深谷万丈,九折路使车毁坏,七星桥阻挡坐骑。
结尾两句通过对蜀中山川险阻的具体描绘,发出“功名讵可要”的感慨,这正是生当乱世、屡历仕艰的诗人内心矛盾的自然流露。全诗以洗练的笔墨勾勒了自然形势的高险,缘景生情,融入了诗人的身世之悲,使此诗在思想意义上有所突破。
作者简介:
阴铿,字子坚,梁朝左卫将军阴子春的儿子。幼年聪敏有智慧,五岁能诵读诗赋,每日千言。到年长,博涉史书传记,尤擅长写五言诗,为当时所推重。初任梁朝湘东王法曹参军。天寒冷,阴铿曾与宾客朋友宴饮,见传酒者,便回以热酒而赠赐他,在座众人都笑他,阴铿说:“我辈终日酣饮,而持酒器者却不知酒味,不合人情。”
到侯景作乱,阴铿曾被贼所擒捉,有人救了他使他获免,阴铿问此人为何救他,原来他就是过去的传酒者。天嘉年中,阴铿为始兴王府中录事参军。世祖曾聚宴群臣赋诗,徐陵对世祖说及阴铿。世祖当日即召阴铿参加聚宴,命他为新落成的安乐宫赋诗,阴铿提笔即成,世祖十分赞赏他.又改任招远将军、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不久即死。有文集三卷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