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的历史来源

麻辣鸭头2023-03-28  28

乌镇的历史】在江南水乡,有不少像乌镇这样的古镇,美丽宁静得像一颗颗珍珠。乌镇除了拥有大家都具备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和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筑之外,更多地飘逸着一股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这可能是它的历史最为悠久、文化最为发达的的缘故。据谭家湾古文化遗址的考证表明,大约在7000年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了。那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戍"就由此而来。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即今市河)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 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 并一直延至1950年,以后,乌镇或属浙江的湖州、嘉兴管辖,或属江苏的苏州治理。唐时,乌镇就隶属苏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朱洪撰并书,吴晔篆额)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这一时期的另一块碑《光福教寺碑》中则有"乌青镇"的称呼。乌镇称"镇"的历史可能从此开始.当时,镇地置有镇遏使的官职。后梁,隶属不变,为吴越国地。后晋天福五年(940), 置秀州,青墩遂属嘉兴县隶秀州。 宋淳化三年(992),乌镇属乌程隶湖州。 熙宁十年(1077),析嘉兴县西境的梧桐、永新、清风等5个乡归崇德县, 青镇在清风乡,属崇德隶秀州。元丰初年,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嘉定年间,升嘉兴为军,青镇遂属崇德隶嘉兴军。宝庆二年(1226),改湖州为安吉,乌镇为安吉州乌程县地。宋代,镇地设监镇官,管火禁和酒税,并招军习武,以御盗寇。元至元十四年(1277),乌镇为湖州路乌程县地,青镇为嘉兴路崇德县地。镇地设都巡检。明宣德五年(1430),析崇德县的募化、千金、保宁、清风、永兴和梧桐六乡置桐乡县,青镇属之,隶嘉兴府;乌镇仍属乌程隶湖州府。这一隶属关系至清未变。 由于乌镇是两省、三府、七县交接处,治安环境十分复杂,所以,明清时在乌镇特别设立浙直分署和江浙分署,以一小镇而行使相当于府衙的职能。 民国元年(1912),乌、青两镇依旧分治。1950年5月,乌、青两镇终于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 隶嘉兴,直到今天。

乌镇名称是从古代马墩、青墩逐渐沿化而来的。乌镇是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遂有乌墩之名。

原因:

一直来,人们对“乌”、“青”名称的来历有各种说法。其中有一个传说很有趣。据传,一千多年前,唐宪宗元和年间,有个英勇的将军,姓乌名赞,人称乌将军。乌将军热爱国家,体恤百姓,武艺高强,勇敢善战。唐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实力渐弱,地方官吏飞扬跋扈,纷纷割据称王。当时,浙江刺史李琦,也想称霸,就举兵叛乱,至使这一带兵荒马乱,田园荒芜,百姓无法生活。皇帝为防李琦尾大不掉,就命乌赞将军同副将吴起率兵讨伐。他们穷追猛打,直打得李琦望风而逃。鸟吴二将追至车溪河畔,李琦突然挂出免战牌,要求休战。乌将军只好就地扎营,待机再战。谁知就在当天深夜,叛军突然袭击营地。乌将军奋起迎战,李琦且战且退,退到车溪河边,从一座石桥上飞快逃过。乌将军跃马上桥,跟踪追杀。刚过石桥,只听得战马长嘶一声,前蹄陷落,乌将军从马上跌下,原来李琦在桥堍设下陷阱,暗害乌赞将军。当乌将军跌入陷阱之后,埋伏在四周的叛军蜂拥而上,乌将军和他的青龙驹战马死于乱箭之中。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乌赞将军和他的战马青龙驹,就将此地取名乌镇青镇。 后人合二为一称“乌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825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