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是指几点呢?

都市yy小说2023-03-27  38

7点到11点。

日上三竿是“辰”至“巳”时,指7到11点左右,日上三竿是汉语成语,意思是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了,形容时间不早了。

日上三竿,是从太阳升起的那一时刻算起的。一竿两个时辰,一个时辰一般是两个小时。因为太阳每天的升起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从三点钟算起,3-5点第一个时辰,5-7点第二个时辰,7-9点是第三个时辰。

古人之所以将“日上三竿”作为一个时间节点,主要原因是这个时间点是农村吃第一餐饭的时候。唐代以前,农村一日两餐,没有早餐而只有午餐、晚餐。每天,农民日出而作甚至日未出就开始工作,到日上三竿时收工回家准备午饭。

基本解释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详细解释

1、【解释】: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2、【出自】:《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

3、 【示例】:及~,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

日上三竿具体是指“辰”至“巳”时(7-9点到9-11点),这是个时间段,没有具体说明那个时间点

日上三竿,汉语成语,拼音是rì shàng sān gān,意思是指的是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出自《南齐书·天文志上》,《岁华纪丽·春》。

理由如下:

1:唐·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

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露水已经消失了。

2: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

这里可以从皇帝上朝的时间来推断“日上三竿”具体为哪个时段。古代皇帝上朝时间为卯时(5-7点)。

古代天子讲究“勤政”,所谓“夙兴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旧时官衙卯时开始办公,吏役按时到官府里报到,听候点检,称为应卯。

所以日上三竿的具体时间可以推断为:“辰”至“巳”时(7-9点到9-11点),肯定不到“午”时(11-13点)。

扩展资料:

日上三竿的例句:

1、每天日上三竿才醒,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2、此刻虽已日上三竿,但天色仍不见大亮,街面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连空气里都飘浮着刺鼻的麻辣味道。

3、已经日上三竿,路上人潮涌动,熟悉的街道已经盖头换面,市中心两座高架桥飞贯南北,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4、都日上三竿了,该起床了。

5、都日上三竿了,你们还不起来赶路。

日上三竿”,是古代人计时外的一个成语,意思是说时间不早了的意思。竿指的是竹竿,古代人计时的器具,三竿意思是三根竹子的长度,意思是太阳已经升起到三根竹子的高度。日上三竿指的是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

日上三竿具体是指“辰”至“巳”时(7-9点到9-11点)。

可以从以下推断

1、唐·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 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露水已经消失了。

2: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 。

古代皇帝上朝时间为卯时(5-7点) 古代天子讲究 "勤政",所谓 "夙兴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

旧时官衙卯时开始办公,吏役按时到官府里报到,听候点检,称为应卯。 所以日上三竿的具体时间可以推断为:“辰”至“巳”时(7-9点到9-11点),肯定不到“午”时(11-13点)。

扩展资料:

【成语】: 日上三竿 

【拼音】: rì shàng sān gān

【解释】: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 《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

【举例造句】: 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

【拼音代码】: rssg

【近义词】: 日已三竿

【反义词】: 半夜三更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太阳升得很高

【英文】: the sun is three poles high (it's late in the morning)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上三竿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784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