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三江口在哪里?

三国时期的三江口在哪里?,第1张

在江苏吴江县北,吴淞江、娄江、东江分流之口也。(吴越春秋)吴太子友曰,越王将选死士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又范蠡辞越王,乘扁舟出三江之口,入五湖。

从屈原流放,登上龟山西望,到毛泽东驻足凝望龟蛇锁着的长江,历史整整跨越了2205年,龟山、蛇山,大江(长江)、夏水(汉江)见证了他们对祖国、民族同样的忧思。

楚国有国800余年,其中以纪为郢(纪郢,即首都。今江陵纪南城)计400余年。今天我们还能听到江夏这个词,江即长江,古称大江;夏指夏水,古水名。据《水经注》,故道从湖北省沙市东南分江水东出,流经今监利县北,折东北至沔阳县治附近入汉水。

自此以下的汉水,也兼称夏水。还有夏首、夏口这两个词,想来,当时的人们的概念里,并不是以汉江的整体来定义河流的,因为夏水自国都附近流出,以国都为头,于是起点就叫夏首,而汇入长江处就是夏口了。

扩展资料

历史

在清代末期、中华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一度是中国内陆最大城市,位居亚洲前列,曾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武汉更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著名的武昌起义便发生在这里。

武汉其行政区划沿革非常具有历史特色,可以说是从明代直到辛亥革命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的一个缩影。武汉在湖北省位置汉可以看作两市(汉口、武昌)一县(汉阳)的合并(故有“武汉三镇”之说)。其中汉口和武昌从明朝后期起就分别发展成相当规模的城市。

在1927年到1949年,这三地分别对应着汉口特别市(过去的直辖市)、武昌市(湖北省省会)和汉阳县。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首次将汉口、武昌、汉阳合并为京兆区,总称武汉,开三镇合并先河。因此,武汉可以说是一个直辖市、一个省会城市和一个县的紧密联合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口

三江口是如今的湖南岳阳北城陵矶的附近,古代因处岷江、沅江、湘江汇合处,故名三江口

在历史上,这里是水军争夺的要地。据《三国演义》说,三国时,曹操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及后来火烧赤壁,孙权、刘备二支水师追击曹军,都从这里经过。

三江口在辽宁辽源县东南四十四里辽河西岸。与梨树县之大民屯隔河相值。四洮铁路经之。旧时帆船纷集,上达辽源,下通铁岭及营口,为满蒙重要市场。

在吉林和龙县西南界,西豆水会图们江处。

在江苏吴江县北,吴淞江、娄江、东江分流之口也。(吴越春秋)吴太子友曰,越王将选死士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又范蠡辞越王,乘扁舟出三江之口,入五湖。

在江西南昌县南赣江东岸。清设巡司,后改主簿。

在福建莆田县东南海岸。木兰溪水自仙游县东流,经此入海,为海轮停泊之所。入县者须在此换乘小船。

在湖北黄冈县西三十里,隔江接鄂城县界,有渡。(与地纪腾)在圃团风镇之下,有江。三路而下,至此会合为一。

在湖北鄂城县西十里,右通七碳,左通团风。明初设巡司,后省。万历间设三江营,清省。

在湖南岳阳县北。洞庭水入江处也。亦名西江口。(水经注)巴陵西对长洲。其洲南麽湘浦。北届大江。三水所汇。或亦谓之三江口。(元和志)巴陵城对三江口。岷江为西江,沣江为中江,湘江为南江,四川嘉陵江入合川县界,合渠江。曰嘉渠口。又经县东南,合涪江,曰三江口。

在广东省治东,西北二江合流而东,与东江会,谓之三江口。广西苍梧县西南藤江合肃江与桂江会处,亦曰三江口。

三江口(见图)是松花江与黑龙江的汇合处,位于同江城东北4公里处,汇合后俗称“混同江”,故名为“三江口”,黑龙江自西而东流来,水呈墨绿色,平缓而坦荡;松花江泥沙较多呈黄色,黄色的松花江与黑色的黑龙江汇合后的江水汹涌澎湃,水色分明,东流数十里不混,是东北地区著名的自然奇观之一。

三江口在郡城下,从岳阳楼下乘旅游船北行7公里,即达岷江(今荆江)、沅江、湘江汇合处——三江口,也就是洞庭湖入长江之口,位于城陵矶附近。城陵矶,为长江的三矶之一,“大江环其东北,洞庭瞰其西南”。

如今的城陵矶好一派繁荣气象。船到三江口,举目望去,只见荆江滚滚西来,湘江浩荡北下,汇入万里长江,莽莽东流,波澜壮阔。早有“三江到海风涛水,万水浮空岛屿轻”之名句,赞美三江口的壮观。由于洞庭水比长江清,这里形成一种奇异现象:清浊交汇,泾渭分明,古人称为“江会”。

三江口水面宽畅,百舸争流,水鸟翔集,常有江豚、白鳍豚嬉戏浮游。在历史上,这里是水军争夺的要地。三国时,周瑜火烧赤壁,孙权、刘备二支水师追击曹军,都从这里经过。如今,城陵矶港、岳阳纸厂、岳阳电厂等新兴工业企业都设在这里。入夜,万盏明灯倒映水中,如繁星缀空,溢彩流光,水光一色。

三江口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我国的赫哲、满汉军民曾多次在此痛击沙俄对我国的侵略,故有“古战场”之称。三江口又是“三同”路的终点,经过同江市政府的独具匠心建设,已成为风景独特的旅游观光宝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7613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7
下一篇 2023-0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