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娘娘庙庙会时间

岳伦2023-03-27  27

西山群山之中的妙峰山景区,山势陡峭,花草秀美。有日出、晚霞、雾凇等时令景观。

除此之外,还有京城最盛的庙会,此处被誉为北京周边最具文化底蕴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妙峰山传统庙会起源于明朝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主要活动区域为山顶的娘娘庙和香道茶棚两部分,曾经是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庙会。庙会每年举办两次,农历四月初一至四月十五为春香,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为秋香,其中以春香为盛。

期间有民间花会表演,包含五虎少林、中幡、高跷、秧歌、文场、旱船等。除传统民间武会表演外,庙会中还有文会施粥、布茶、舍馒头、舍缘豆,以及香客进香服务。

旧时的妙峰山庙会,虽把朝拜碧霞元君作为主要活动,但实际上庙会已经扩展成为了一项包容甚广的民俗娱乐活动。因此,妙峰山传统庙会有“中国民俗学的摇篮”之称,并一度成为许多民俗学家的研究对象。

景区地址:地图搜索金顶妙峰山

景区门票:40元

附近其他景区:北京神泉峡景区、妙峰山森林公园玫瑰谷、龙潭谷景区、灵溪风景区、京西古道风景区、北京凤凰岭景区、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京西十八瀑等。庙会

庙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

庙会又称“庙市”,是在寺庙及其附近定期举行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一些大型庙会在唐代已有相当规模,至今仍传承不绝,影响广泛。北京这几个庙会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啦,一起了解一下吧!

妙峰山古称“妙高峰”,地处北京西郊。妙峰山传统庙会每年举办两次,农历四月初一至四月十五为春香,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为秋香,其中以春香为盛。庙会活动区域分娘娘庙和香道茶棚两部分,娘娘庙建在山顶,由灵官殿、惠济祠、回香阁、玉皇顶等建筑构成。

妙峰山庙会是华北最重要的庙会之一,它始于明代中后期,至清代香火旺盛达于巅峰,每年要迎接数十万香客。香会共有三百余档,门派各不相同。会首是香会的组织者、指挥者和主要传承者,仅北京市就有会首两百多人,会中的各种规矩、礼仪、技艺均由会首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下去。

妙峰山庙会保留了华北庙会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民间吉祥文化,是研究华北地区民众世界观和生活情状的重要依据,在民俗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兴于清代康熙,盛于乾隆。民国七年(1918),经市政当局整顿后,正式确定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以厂甸和海王村公园为中心举办庙会集市,成为旧时京城唯一的官办春节庙会。

厂甸庙会历时四百多年,历经由祭祀而庙市,转而书市渐成文商并举的春节逛厂甸民俗活动的演变过程,被誉为“雅俗相济、商娱相融”。 历史 上的厂甸庙会,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以新华街、海王村、火神庙、吕祖祠为核心地带,又以“厂东门”即琉璃厂东街为主。由于厂甸庙会离市中心最近,是京城各阶层男女老幼旧历新年争相光顾的场所。光绪年间《厂甸记》中说:“平时空旷,人迹罕至;至正月则倾城士女、如荼如云、车载手挽,络绎于途。”

2001年,新世纪的第一春,厂甸庙会在阔别京城37年后,又以崭新的面貌、深厚的文化内涵、高雅的文化品位出现在京城百姓面前,一举成为北京标志性庙会,使这一 历史 悠久的文化活动继续得以传承。

东岳庙庙会是北京 历史 上最早的庙会之一,它在元代即已出现雏形,至明代正式形成,入清后达于鼎盛。庙会以北京东岳庙为依托而展开,逐渐形成包含信仰、商贸、 娱乐 等多方面内容的群体性系列活动。 历史 上东岳庙庙会的会期主要在春节、农历三月十五至三月二十八的东岳大帝诞辰日和每月的朔望日。

庙会期间,人们到庙中祭祀东岳大帝和民间吉祥神,以祈福迎祥。各地民间香会在此行善助善,各行业也利用这一机会举办活动。除此以外,还有规模极大的庙市,出售节令用品、地方土特产、风味小吃及日常生活用品等。

如今东岳庙庙会主要在春节期间举办,在继承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增加了展览、讲座等活动内容,使东岳庙庙会成为新时期文化庙会的典型代表之一。

丫髻山位于平谷区刘家店镇,海拔361米,清代成为皇家祭祀的重要场所。

每年农历四月初一,丫髻山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有“京东第一庙会”之称,距今已有近五百年的 历史 ,2021年被列入了国家非遗名录。

丫髻山庙会随着丫髻山主要庙宇的复建,神像的再塑,已然愈来愈红火,影响力逐年提高,不断展现平谷民俗风情及特色文旅资源。

来源 | 北京 旅游 网综合

妙峰山进香者多是个人独行、一家一户或朋友结伴而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为进香结成团体的香会组织,这些组织少的有二、三人,几十上百人,多则有成千上万人。庙会开始前,京城的香会就已开始行动,直到庙会结束,他们是庙会中最活跃、最突出的成员。香会组织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自建庙开始,村民就组织香会队伍参加庙会。

组织和职员,香会由村中德高望重、富有组织能力的老人担任会头,名都管。其他村民在会中各任其职。门头沟区千军台、庄户村的“天仙会”,自明朝以来历时500~600百年。天仙会走会一般从本村开始,前有铜锣开道,后是手持锤、锏的壮士,依次行进的是灵官旗、五虎少林会、小车会、秧歌会、地秧歌会、打击器乐班、大鼓会等,还有若干面神幡和村名幡穿插队伍中。“娘娘神驾”行在队伍中,后跟“号佛会”,神旗殿后。走会队伍一般有400~500人。自清初开始,京城及四邻的香客成为妙峰山娘娘庙会的主角。这些香客多依村、街、行业、衙门组成各种各样的香会。香会组织细密、分工具体。会首(或称会头)正式名称为都管,下有副会头及其他负责人。康熙二年(1665)妙峰山引善老会的职名包括:钱粮都管、请驾都管、车上都管、苦行都管、陈设都管、中军吵子都管、号上都管、揆子都管、厨房茶房都管、拉面都管、饭把都管、净面请茶都管、司房都管和本会香首。乾隆五十二年(1787)妙峰山献供斗香膏药圣会的职名有:香首、副香首、都管、中军上、揆子上、执事上、口号上、吵子都管、钱粮上、厨房都管、司都和信女。光绪三年(1877)妙峰山净道圣会的职名为:引善都管、催粮都管、钱粮都管、车把都管、司库都管、中军把、净道都管等。其他香会组织还有裱作把、陈设把、大车把、中伙把、神堂把、司事房、承房把、粥茶把、承办都管、买办把、值棚都管等职名。与京西山乡的天仙会不同,上述香会中的妇女不担任会中职务,也不参加走会表演,单列为信女一项,随队前进。进香全盛时期,妙峰山的香会组织近千,按照在庙会中自愿承担的任务,形成不同的专业分工。按大类区分有文会、武会之别。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754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