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三百多公里的高铁,它究竟是怎么制动的?

时速三百多公里的高铁,它究竟是怎么制动的?,第1张

脑洞大的小伙伴在坐高铁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如果高铁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失灵了,会发生什么事?跑得快不算什么,停得住才算本事,对吧。

我们要说的是,高铁制动的核心方式。首先,高铁动车有ATO系统,代替司机操纵列车自动牵引、制动。

此外,动车组刹车,至少采用两种以上的制动方式。中国的高铁大部分都是动力分散式的动车组,在刹车的时候会优先采用再生制动,把发动机反转,变成发电机,也就是说,给动车组提供动力的发动机停止工作,把列车的动能转化成电能,送回到接触网。

要是再生制动失灵,一般是高铁列车停电了,这时候还有安全制动帮忙。也就是转向架上的制动盘,卡钳抱住车轮摩擦摩擦,把动车组的动能变成热能消耗掉,降低列车的速度。

除了这两种制动方式,国内的CRH380AM试验车还有风阻制动,德国ICE3和日本新干线还有涡流制动等方式。

就算以上制动装置全部失灵,只要高铁路段上没有异常情况,可以依靠自身的重量慢慢停下来。设计高铁时,在重载实验的情况下,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紧急制动距离是6500米。如果没有刹车,这段距离会远得多。

总结一下,高铁刹车失灵不可怕,有多种制动装置同时保障乘客安全。真正可怕的是相邻的动车组发生调度事故,追尾才是真正的灾难。

只要不是传感器没有检测出轨道异常,而造成出轨.翻车.追尾的特大事故。那些情况都不碍事。列车会自动减速至下一车站再停止运行罢了。而如果是前面所叙的情况并且突然发生,这一车的人就大难临头了。原先设计时候,应该把这些都考虑到的。正常的情况不会。至于来自高铁本身以外的不可抗因素就不好说了。毕竟是时速三百公里阿。比高速公路上的车快多了。连普通的安全带都不一定顶用。人在车厢里就可以成肉酱了。

除了遇到铁路损毁、大型障碍物、桥梁断裂、涵洞堵塞等极为特殊情况,火车是不能急刹车的,火车急刹车一般都会带来严重的运行事故,如车辆脱轨、倾覆,路基、铁轨损坏等。

火车刹车距离和车辆类型、载荷、当时速度有很大关系,不是一个确定值。

一般对客车来说:120km/h以下的都是要求800m,160km/h的是1400m,200km/h的要求是2000m,而高铁全速运行时的刹车距离大约6000米。

大秦重载列车的刹车距离,我估计要5000-10000米。

动车组安全刹车距离是1500米。

列车制动就是人为地制止列车的运动,包括使它减速,不加速或停止运行。对已制动的列车或机车解除或减弱其制动作用,则称为“缓解”。为施行制动和缓解而安装在列车上的一整套设备,总称为列车“制动装置”。“制动”和“制动装置”俗称为“闸”。施行制动常简称为“上闸”或“下闸”,施行缓解则简称为“松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7035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7
下一篇 2023-0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