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泰山的游记

有关泰山的游记,第1张

时隔两年再次造访泰山,故地重游,更有种别样的感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心情,让我的心躁动不安。想步前尘,有新悟。已往的我,只感受到泰山的雄浑与苍重,体味了欣喜与淡然的心情,这次不知会有什幺收获,只记得上次登顶,俯瞰一切的感觉甚爽,便兴冲冲的奔向山顶。

十分疲惫,几丝欣慰,顶着驼背,感到颓废,终算未白费。我已在顶,俯瞰万物缥缈,深感天高地远,茫茫宇宙孑然一身,万物尽空之感顿生。

山中有二题字,看后觉得甚妙。这两字便是“果然”。何谓“果然”,题字有意说泰山之名不虚传,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之下,所见实胜所闻,心中感叹,实非数字所能表达,急中生智,便有“果然”二字。山果然,水果然,旭日果然,落霞果然。二字概括了山下所有的题字,亦是作者对临途所见题字的肯定。对于游者,一路至此便有种前后照应之感,一路风景,一路心境,到此终融会贯通,大有豁然开朗之感,果然,果然。

古往今来之名人,皆在此留下几点痕迹,故此,泰山又是历史的见证者,苍苍泰山,浑浑天地,确是人类永远的神。

境由心生,形由心役,有心者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全神贯注于一点之中,大有无往不利之势,可破万重山,行千里路,获得的是,经历通过心的消化形成的境界,磨砺通过形的感受产生的力量。

感由空而发,身由空而逸,无心者无得无失,离化万物,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大有远离尘嚣之感,可乐于山色,逸于跋涉,获得的是,恬然通过形的消化形成的活力,景色通过心的体味产生的顿悟。

泰山之行,使我感受了有心与无心两种状态,亦是一种人生的体验。

上山之时,如临大敌,有时限,拼速度,泰山之路匆匆而来匆匆而过,心为登顶绝无他念。景致转瞬即逝,在心中留下无数背影等待回味。泰山之景的零距离接触和飘然飞逝在我心中产生了更多的遐想与神秘。但经历了苦与累,看到了挑山人的肩与背,品察了泰山古老的石阶,一个接一个,令人头晕,令人目眩。数千阶的石梯倚靠在苍重的泰山上,自然的宏大激发了我的力量,登泰山之巅是现在我唯一的目的。茫茫远眺,历历在目,城市与山群分在泰山之巅的两侧。我身心俱惫,但步伐依然不慢,穿梭于山顶的一些角落,享受小天下的感受。

我心中激情已逝,恬淡由心而生,眼中所见顿显人身之渺小,人心之巨大。如果说那边山峦的迭起是泰山的威严,那这边城市的崛起便是人类的威严。泰山如茶,既苦涩又清淡。上山时只尝到了石阶的苦涩,下山时终品到了山气的清淡。没了心情的紧迫,没了腿脚的酸软,没了来时的匆匆。一路闲散而下,缓缓而行,大饱眼福,领略了来时忽略的景致,清淡中包含苍重的泰山令我的心如沉水,静流无音。时至山脚,心中不免又升起一番离愁别绪。

没有云海,没有日出,没有晚霞,未见世间所谓奇观丽景,却见到了一个真实的泰山,一个看似普通的泰山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封禅的泰山是权力的象征,雨中的泰山是文人的向往,古老的泰山是中国文明发展的巨证。然而泰山对于我们又是什幺?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不同,每个人对它的印象都在不断地变化。但毫无疑问,在每个人的心中,泰山永远是个谜一样的身份。

驾车路线:全程约26.4公里

起点:徂徕山

1.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行驶520米,右转

2.行驶2.2公里,左转进入S244

3.沿S244行驶10.3公里,左转进入泰化路

4.沿泰化路行驶2.3公里,过右侧的东掌村,左前方转弯

5.行驶300米,左前方转弯

6.行驶1.6公里,右转

7.行驶4.6公里,右转

8.行驶4.2公里,右前方转弯

9.行驶27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太平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6860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7
下一篇 2023-0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